发动机缸体行业发展概况

举报
资源描述
发动机缸体行业发展概况 一、 市场规模承压,竞争格局微调 受全球疫情影响,叠加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贸易摩擦升级等宏观因素,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转型压力。《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根据各厂商2020年汽车配套营收,发布了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德国博世位列第一,前十大供应商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交换了位置。从各大公司2020年汽车配套业务营收来看,受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百强榜中的绝大多数公司2020年营收出现下滑。 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度高、全球同步配套的特点;行业内涌现出一批以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德国采埃孚、加拿大麦格纳等公司为代表的销售收入超百亿美元的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力量,引领着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前十强企业主要被传统零部件巨头占据,前五强排名有所波动。 二、 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一)汽车发动机发展概况 汽车发动机是通过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现代发动机融合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化工技术和新型材料等诸多技术,成为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决定了汽车的性能和品质。汽车发动机行业是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行业。 (二)我国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行业发展情况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自主研发水平代表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程度。汽车整车厂商为掌握核心技术,大力研发汽车发动机。进入21世纪,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自主品牌汽车整车厂的成长推动汽车发动机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发动机厂家通过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逐步提高研发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汽车发动机自配率逐步上升。 在乘用车发动机技术方面,国内汽车整车厂商仍较为依赖进口技术,目前发动机行业仍处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阶段。在发动机制造方面,目前95%的国内汽车整车厂可实现发动机自配。以自主品牌中研发水平较高的汽车整车厂吉利汽车为例,其引进了日本丰田的技术并进行转化;奇瑞汽车则采用自主正向研发的方式,从德国、意大利引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汽车发动机生产线,生产出一系列发动机产品。从动力来源上看,受制于柴油发动机造价高、油品不佳、噪音抖动影响舒适性等因素,我国乘用车绝大部分使用汽油发动机。 在商用车发动机技术方面,我国商用车发动机的制造水平较乘用车制造水平要高。目前,我国商用车发动机市场,约97%的发动机由自主品牌供应。商用车发动机主机生产企业,如潍柴动力、东风动力、上柴股份、锡柴动力等发动机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具备领导地位。从动力来源上看,因商用车使用过程中对于燃油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低速爬坡启动需要高扭矩等要求较高,因此我国商用车绝大部分使用柴油发动机。伴随汽车行业发展,国内汽车发动机自配率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发动机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近三年发动机产量呈上升趋势。 三、 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规模快速回升 在汽车零部件出口方面,随着汽车零部件采购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结束了面向单一客户、面向单一市场的局面,加大了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出口。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已基本覆盖到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随着近10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已经奠定了以发达国家为主,以新兴市场及次发达国家为辅的基本格局。近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总额呈现总体上升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756亿美元,同比增长33.7%。 在汽车零部件进口方面,我国进口的主要是高端汽车电子系统、变速箱等国内不具备制造能力的关键零部件。此类汽车关键零部件进口受到国际形势以及关税等影响较大,近几年进口额呈现较大波动。受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规模呈现出下降趋势,但随着国际防疫趋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规模呈现快速回升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总额为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四、 汽车零配件行业发展概况 (一)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历程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工业发展初期,汽车零部件生产主要作为汽车整车制造的附属产业,由汽车整车厂的下属部门完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汽车零部件工业独立化生产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专业分工的需要,国际大型汽车整车制造商逐渐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在大型汽车集团的推动下,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诸多企业逐步从汽车整车制造商分离出来,汽车零部件工业逐渐脱离整车厂商,迈向独立化、专业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分工专业化,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介入程度亦越来越深。 2、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1)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呈金字塔型分布 汽车零部件的供应链是由零件→组件→部件→系统→总成形成金字塔式配套体系,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体系下,整车企业全力进行车型开发设计、整车组装和终端品牌经营,零部件企业负责零部件的模块化、系统化开发设计和制造,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常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汽车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配套商之间形成金字塔型的产业链结构。 (2)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承压,竞争格局微调 受全球疫情影响,叠加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贸易摩擦升级等宏观因素,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转型压力。《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根据各厂商2020年汽车配套营收,发布了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德国博世位列第一,前十大供应商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交换了位置。从各大企业2020年汽车配套业务营收来看,受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百强榜中的绝大多数企业2020年营收出现下滑。 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度高、全球同步配套的特点;行业内涌现出一批以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德国采埃孚、加拿大麦格纳等企业为代表的销售收入超百亿美元的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力量,引领着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前十强企业主要被传统零部件巨头占据,前五强排名有所波动。 (3)汽车零部件行业跨国巨头在各自专业领域形成垄断地位 在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上,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如爱信精机、德国采埃孚、JATCO(加特可)株式会社在变速器领域,本特勒在汽车底盘领域,博世、大陆在车身稳定系统和制动系统领域,江森自控、美国李尔集团、弗吉亚在汽车座椅领域,均已各自形成一定垄断地位,并控制着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核心技术。 3、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1)汽车零部件行业采购全球化 为增强竞争优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全球采购优势,在开发、生产、采购、物流等多方面压缩成本。整车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对所需的零部件按性能、质量、价格、供货条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择优采购,改变了只局限于采购本国内部零部件产品的做法。而零部件企业也将其产品面向全球销售,不再局限于国内。 (2)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更加紧密,合作模式不断进化 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需具备同步开发能力、加工技术和大批量及时交付能力,促进汽车零部件企业与下游整车厂的协作不断加深,合作模式不断进化。此外,汽车零部件企业与上游供应商间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通过生产计划及时共享及原材料库存统筹安排提升交付能力与竞争力。如华为目前正积极与主机厂商赛力斯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在技术与产品层面共建联合技术开发中心。为提升售后服务质量与销售体验性,赛力斯与华为建立了渠道、用户及数据共享机制。赛力斯可借力华为销售体系,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可以通过华为汽车智能终端,实现数据共通共享。 (3)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加速汽车零部件行业核心技术突破 全球市场大力推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加速了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突破,助力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TomTom、博世和戴姆勒宣布联合研发了一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预测性动力总成控制(PPC)系统,可以帮助将每辆卡车的燃料使用量减少5%;日本精工株式会社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研发了一款超高速滚柱轴承,有望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减少功耗等;天纳克(TennecoInc)研发了一种创新耐磨材料,能够让各种发动机材料在高温下工作,从而减少对钴材料的依赖;本田技术研究院与Autodesk合作,利用创成式设计(generativedesign,生成设计并迭代设计)可以极大地改变传统的设计规范,成功将发动机曲轴的重量减轻一半。 汽车行业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汽车厂商对于零部件轻量化的要求也大幅提升,对汽车零部件厂商的制造水平和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1、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保持韧性增长 2010-2017年,在汽车行业平稳增长的带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趋于良好,汽车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18年,汽车消费市场转冷,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3,741亿元,同比下降13.04%;2019年以来,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及物流环节受到重大影响;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在疫情控制上有了良好进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保持韧性增长,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为37,400亿元,同比增长3.89%。 (2)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规模快速回升 在汽车零部件出口方面,随着汽车零部件采购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结束了面向单一客户、面向单一市场的局面,加大了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出口。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已基本覆盖到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随着近10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已经奠定了以发达国家为主,以新兴市场及次发达国家为辅的基本格局。近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总额呈现总体上升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756亿美元,同比增长33.7%。 在汽车零部件进口方面,我国进口的主要是高端汽车电子系统、变速箱等国内不具备制造能力的关键零部件。此类汽车关键零部件进口受到国际形势以及关税等影响较大,近几年进口额呈现较大波动。受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规模呈现出下降趋势,但随着国际防疫趋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规模呈现快速回升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总额为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1)国家将长期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鼓励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政策措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突破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等先进汽车电子以及轻量化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以颠覆性创新燃烧技术为目标,开发新一代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智能燃料喷射系统、高效增压和电动增压及关键传感器;开发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实现内燃机高强度、高效率、低噪音和轻量化。 (2)技术产业化成为趋势,融合创新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 全球疫情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产业化保持快速发展。如比亚迪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已应用在比亚迪新款车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