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行业综合技术实力需持续提升分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内燃机行业综合技术实力需持续提升分析 一、 内燃机行业综合技术实力需持续提升 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近年来,终端客户对于相关产品的精度、功能、可靠性及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准度、恶劣环境适应性、智能化、物联网化等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对行业内企业的综合技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行业技术升级、迭代速度加快。 二、 中国内燃机出口价格回升 从内燃机整机出口数量来看,2019-2021年我国内燃机整机出口均价波动变化。2021年全年出口均价为243美元/台,比2020年平均水平高31美元/台;2022年1-8月平均出口价格增长至288美元/台,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内燃机出口商品主要包含内燃机整机、内燃机零部件和内燃机发电机组三大类。2021年。内燃机整机出口额为51.58亿美元,占比26%;内燃机零部件出口额为105.08亿美元,占比52%;内燃机发电机组出口额为43.62亿美元,占比22%。 目前,中国内燃机出口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产品上,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依靠同质低价竞争。近年来,随着国内内燃机配套产业机械加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使国内内燃机企业的制造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中国内燃机行业面临着重大的产业升级机遇。出口产品开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产能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是内燃机制造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内燃机行业出口主要受到政策因素、企业竞争力、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国际贸易形势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来看,我国内燃机产品出口市场,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市场,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 新形势下的企业绿色化转型探索 在国内外环保政策逐渐收紧的背景下,随着2019年7月1日我国部分省市率先实施国六标准以来,我国商用车市场也全面进入了国六时代。面对严苛的国六排放标准,内燃机行业龙头企业早已超前布局、抢占先机,满足行业政策、市场以及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2018年10月由玉柴生产的柴油机K08机型在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通过了我国重型车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认证,成为国内第一款拿到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认证报告的国六柴油发动机。到2018年底,国内内燃机行业代表企业已经陆续完成国六达标产品布局。 从我国内燃机产业生产制造企业区域分布来看,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其次是在江苏、河北、浙江等地区,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0家;其余地区,如贵州、海南、青海、西藏等省份虽然也有企业分布,但是数量极少。 在汽油机细分市场,主要参与企业是大型汽车整车厂商或其下属子公司。从多缸汽油机企业销量来看,2020年销量前十的企业依次是一汽大众、浙江吉利、上通五菱、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动力总成、长安汽车、蜂巢动力、东本汽车、上通武汉、北京奔驰,其前十名销量占其总销量57.86%。其中,一汽大众市场占有率为10.79%,浙江吉利市场占有率为6.84%,上通五菱市场占有率为6.69%,东风日产及上海大众动力总成占有率分别为6.27%、5.98%。反映出汽油机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 在柴油机细分市场,主要参与企业是国内独立的大型内燃机生产制造企业,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从多缸柴油机企业销量来看,2020年销量前十的企业依次是潍柴控股、云内动力、玉柴集团、解放动力、安徽全柴、江铃控股、福田康明斯、浙江新柴、东风康明斯、蜂巢动力,其前十名销量占其总销量79.16%。其中,潍柴市场占有率为18.65%,云内动力市场占有率为11.47%,玉柴集团市场占有率为9.77%,解放动力及安徽全柴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31%、7.11%。整体反映出柴油机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 四、 产业发展历程 在1949年建国以前,国内的内燃机主要依靠进口;建国以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内燃机的需要日益增加,自行制造内燃机是国家制造业迫切需要发展突破的领域。沿着仿制旧型,改造旧型,进而自行设计新型内燃机的道路,国内内燃机制造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环保、节能意识逐渐加强,内燃机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新时期。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内燃机技术体系、产品谱系和产业体系。 根据国家近几年相继出台的内燃机相关政策,重点聚焦在行业减排环保等方面。2022年12月1日,国内将正式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标准即《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对内燃机的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推动内燃机减排,一方面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另一方面也助推内燃机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 内燃机上游主要生产原材料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等,上游零部件包括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等,细分产品品类较多,覆盖范围较广。受益于国内完善的工业产业链布局,目前国内内燃机上游原材料市场整体供应充分,但少部分精密部件产品对进口市场仍有一定程度的依赖。 从内燃机下游各应用领域销量情况来看,2020年乘用车领域的销售达到1862.64万台,占比40%;其次是摩托车领域销售1546.73万台,占比33%;农业机械领域总销售421.33万台,占比9%;商用车领域的总销售390.21万台,占比8%;其他工程机械、船舶、发电机组、园林机械等领域总销量占比约为10%。 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我国内燃机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内燃机行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主机及配附件企业超过1000家,但规模以上企业在近几年有所下降。 根据内燃机工业协会资料,2020年全国内燃机工业共有575家独立核算的规模以上企业,具体包含466家内燃机及配件制造业和109家汽车发动机制造业。 2015-2020年中国内燃机行业销量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020年全年销量为4681万台,同比增长6.8%,2021年1-9月份累计销量为3671万台,同比恢复性增长12.8%。分不同内燃机类型来看,2016-2020年,全国柴油机销量占比逐年上升,而汽油机销量占比逐年下降,主要是由于以乘用车为代表的汽油机电动化替代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1-9月,在全国内燃机销售市场中,柴油机销量占比13.1%,而汽油机销量占比96.9%。 五、 中国内燃机出口金额有所增加 2019-2021年我国内燃机商品出口金额有所增加,2021年全国内燃机商品出口总金额为200.28亿美元,同比增长39.7%。2022年1-8月我国内燃机商品累计出口金额为140.3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六、 内燃机是机械动力主要类型之一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机器内部燃烧产生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内燃机是机械动力主要类型之一,具有体积小、移动灵活、热效率高和操作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在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小型发电设备等领域。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内燃机上游主要包括钢材、有色金属、机械零部件等生产制造企业;中游是内燃机制造企业,按照燃料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等;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商业车、乘用车、农机、工程机械、船舶、核电等。 内燃机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等原材料和缸体等核心组部件。其中钢铁行业代表企业宝武钢铁、沙钢股份等,核心组部件代表企业有长源东谷、飞龙股份等,单个企业可能会生产制造多种类型的内燃机零部件;内燃机中游柴油机制造代表企业有潍柴动力、玉柴集团等;汽油机制造代表企业有一汽大众、浙江吉利等,部分企业两种类型的内燃机都能生产,例如蜂巢动力等;内燃机下游主要是商用车、乘用车等制造企业,代表企业有吉利商用车、中通客车等等。 七、 内燃机分类 内燃机是一种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使用方便的热力发动机,通过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内燃机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和国防装备的主导动力设备,是当今热效率高、应用广的动力机械。 八、 中国内燃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智能化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将获得更多的赋能,其控制面会更广,控制精度会更高,智能化水平会更强。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相关产品自我诊断、自我保护、自我调速、远程控制等功能。内燃机电子控制由单独控制向综合、集中控制方向发展,由控制的低效率及低精度向控制的高效率及高精度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内燃机融合了电子、信息、环境、能源、石油化工、新型材料和智能制造等诸多高新技术,已成为融合多学科、跨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内燃机行业也将步入内燃机电子智能化时代。 (二)绿色化 《中国内燃机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中重轻型柴油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以及船舶等内燃机产品提出了更高功率、更低油耗的技术要求。此外,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燃油消耗率法规,促使发动机厂商及零部件供应商不断改进技术,向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低油耗、低排放、高热效率的新型发动机已成为各个发动机厂商及科研机构的研究重点。 解决碳排放的有效方式就是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内燃机行业应当加速致力于提升热效率,依托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数据,用新技术赋能,使内燃机获得新生。此外,天然气、醇类、植物油等代用燃料将为内燃机增添新的活力。未来几年,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提升内燃机技术水平、发展清洁化的绿色动力将成为今后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分工专业化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全球各大非道路移动机械厂商和发动机厂商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和优势业务的发展,逐步提高零部件外部采购比例,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和投资门槛不断提高,专业化有助于其进行标准化、品牌化的建设,以及市场需求的提升。 (四)物联网化 随着5G等新基建的广泛应用,制造业将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为抓手,分行业、分区域、分企业开展大规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控制器作为核心工业模块,随着数字化变革升级,将基于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积累与生态能力的整合,物联网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