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特电机行业认证壁垒

举报
资源描述
微特电机行业认证壁垒 一、 微特电机行业认证壁垒 微特电机是机电产品的关键部件。出于使用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考虑,很多大型客户要求生产商需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体系认证,对于各类产品还根据不同销售区域的法规及客户质量要求需要取得CQC、UL、VDE等认证。各类产品根据客户要求,需持续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经CNAS/CMA合格认证)对有害物质、产品性能的检测并出具合格报告。 二、 电机行业市场容量及竞争格局 随着高能效电机在汽车、农业、空调和洗衣机等领域的广泛使用,全球的电机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增长。据统计,2019年全球电机市场的规模为1220亿美元。2020年全球电机市场规模达到1505亿美元,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1640亿美元,而2021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6.4%的速度。2028年销售额达到2325亿美元。 电机是用电量最大的终端耗电设备,根据统计,电机的总用电量占全社会的64%左右,其中,工业领域的电机用电量占工业用电的80%左右。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产品,加快完善电机能效标准体系,大力开展工业节能监察,推动低效电机加快淘汰,推动我国电机能效水平显著提高。当前我国高效电机市场占有率已比2013年约提高20个百分点。 据统计,发达国家每个家庭平均拥有的电机数量是80到130台,而我国大城市家庭平均拥有的电机数量大约在20到40台之间,目前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国内的电机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21年,尽管全球疫情带来国际海运、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电力供应紧张等多重困难,我国电机行业以完整的供应链、庞大产能、效率与价格优势,仍展现出较强的行业韧性与活力,电机产品出口总额破200亿美元,创历年新高。受益于各国制造业明显恢复,国际市场需求普遍增长,2021年我国电机行业出口的持续增长。据我国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电机产品出口额约为213.9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创近年新高;进口额约53.3亿美元,同比增长19.9%。贸易顺差约160.5亿美元,同比增长42%。 三、 电机分类 根据用途不同,分为非控制电机和控制电机。非控制电机用于电动工具、家电和其他通用小型设备中,侧重电机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的力能指标;控制电机可以对电机的转速、位置和转矩进行精准控制,更侧重于高精度和快速响应,因此多用于自动化设备中。常见的控制电机包括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两种。步进电机利用电脉冲信号进行控制,并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也称脉冲电机;伺服电机利用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通过改变控制电压改变电机的转速和转向。伺服电机在精度、可靠性、噪音、过载能力、能量转换效率等方面性能优于步进电机,但是成本较高,因此两者呈互补关系。 电机核心指标为转速、功率、扭矩等。电机参数指标是选择电机的重要参考,包括:输入功率,输出功率,额定电流,堵转电流,额定转速,加速度,减速度,震动,噪音,功率因素,效率,堵转转矩,额定转矩,最大转矩,转动惯量,相间绝缘电阻,相对地绝缘电阻等。其中,重要参数以及含义分别为:1)额定功率:电机设计时的理想功率也是最大功率;2)额定电压:该电机的建议工作电压,电压决定了转速和一系列参数,超过电压可能会出现局部过热问题,不可以长期运行;3)额定转速:额定功率下电机的转速;4)额定转矩:力矩=里×力臂,相当于电机的力气,在机器人领域,转矩一般用于使得机器人移动或者使得机械臂完成各种动作;5)电机效率:电机输出的机械能与消耗的电能的之比;6)噪音:电动机在空载稳态运行时的分贝数;7)物理参数:尺寸、重量、固定孔的位置等;8)寿命;9)价格。此外,控制电机还需考虑控制精度和响应时间等。1)响应时间:电机的转速从零开始增长的过程。为了满足自动控制快速响应的要求,转速变化时间应尽可能短,即电机转速变化应迅速跟上控制信号的要求。2)控制精度:电机运行的实际位置与控制器输出位置之间的偏误程度。不同应用场景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关注的核心指标也有差别。例如汽车电机更侧重功率密度(单位体积对外输出密度),机器人电机更侧重控制精度,重型机械电机更侧重扭矩等。 四、 伺服电机:控制精度高,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 伺服电机是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应用最广的电机。伺服来自英文servo,指系统跟随外部指令进行人们所期望的运动,实现对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力矩的精准控制。伺服电机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加减速度快、速度不受负载影响等优点,且转速范围宽、高速性能好、低速运行平稳,同时抗过载能力强,能承受3倍于额定转矩的负载,适用于对有瞬间负载波动和要求快速起动的场合。 伺服系统一般由驱动器、电机、编码器构成。①伺服驱动器(指令装置)属于驱动层,又称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一般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改变控制电压可以变更伺服电机的转速及转向。②伺服电机属于执行层,伺服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把输入的电压信号变换成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③编码器(反馈装置)通常内置在伺服电机末端,用来测量电机的转角、转速和位置,对控制精度具有关键作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达到伺服控制的目的。 伺服电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1)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①有刷电机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但维护方便(换碳刷),产生电磁干扰,对使用环境有要求(无尘、易爆环境不宜),通常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②无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力矩稳定转动平滑,控制复杂,智能化,电子换相方式灵活,可以实现方波或正弦波换相,电机免维护,高效节能,电磁辐射小,温升低寿命长,适用于各种环境。2)交流伺服电动机又分为异步伺服电动机和同步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机优点在于速度控制特性良好,在整个速度区内可实现平滑控制,几乎无振荡,90%以上的高效率,发热少,高速控制,高精确度位置控制,额定运行区域内可实现恒力矩,惯量低,低噪音,无电刷磨损,免维护。缺点在于控制较复杂,驱动器参数需要现场调整PID参数确定,需要更多的连线。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大多采用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驱动器多采用快速、准确定位的全数字位置伺服系统。 伺服电机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零部件,市场规模随产业自动化升级稳步增长。1)替代需求:在机床、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和包装机械等领域,伺服电机相比步进电机具有精度、扭矩、过载等性能方面的优势,渗透率不断提升;2)新增需求:工业机器人、电子智造装备等行业对精度性能要求较高,其迅速增长为伺服电机市场贡献较大增量。根据GrandViewResearch与MIR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伺服电机市场规模367亿元,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539亿元。我国伺服电机起步较晚,尚处于成长阶段,2020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149亿元,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225亿元。 伺服电机的核心难度,即导致各国差距之处,主要在于电机的基础性研究、高精度伺服驱动器和编码器。1)基础性技术研究:包括高端电机的结构设计、产业化制造技术、生产工艺的突破、性能指标的实用性检验,导致高端伺服电机的性能、质量和稳定性的差异;2)材料,特别是适应高温的材料;磁材和绝缘性材料等,国内的磁材总体性能差,伸缩长度会发生变化;3)驱动系统:目前的伺服系统标准仍然依靠国外定义,包括共目线结构体系,先进的控制算法,自适应振动抑制,自适应参数整定,齿槽转矩补偿,磁饱和控制,弱磁控制、安全控制等,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大量的数据逐步实现各项功能;4)编码器:目前高精度编码器严重依赖进口,小型化仍待突破,而编码器对定位精度影响很大。 伺服电机行业65%份额为外资品牌,高端市场基本被外资垄断。根据MIR数据,我国伺服电机竞争格局中外资品牌占65%,国产品牌占35%。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目前主流品牌可分为欧系、日系和国产品牌等类别,其中欧系日系占据中高端市场,国产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①欧系品牌占比20%:如西门子、伦茨、博世力士乐等,过载能力高、动态响应好、驱动器开放性强,但价格昂贵、体积重量大;②日系品牌占比45%:如安川、三菱、松下等,品牌性能和价格相对低、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和稳定性强,但动态响应能力较弱、开放性较差低,总体上性价比更高,最适合中端需求;③国产伺服占比35%:如中国台湾台达、汇川技术、华中数控等,产品基本成熟,精度和可靠性较差,中小功率居多,中低端伺服系统已实现大规模量产,但高端伺服系统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产能力。 五、 步进电机:经济性更高,适合低精度要求场景 步进电机也是一种控制电机。步进电机源于自英语单词Step,意为走一步,是一种形象的翻译。步进电机能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直线位移,并且位移量与脉冲数成正比,转速或线速度与脉冲频率成正比。通过调整电脉冲信号或脉冲频率就可以实现对电机的运动控制。步进电机能根据控制脉冲的要求迅速启动、反转、制动和无极调速;工作时能不失步,精度高,停止时能锁住。步进电机包括VR、PM、HB三种。1)VR步进电机,即反应式(VariableReluctance),由绕组、转子由软磁材料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动态性能差,效率低,发热大,已逐步被欧美国家淘汰。2)PM步进电机,即永磁式(PermanentMagnet),由永磁材料制成,动态性能好,体积相对较小,但精度较差,输出力矩较小,是一种成本较为经济的选择。3)HB步进电机,即混合式(Hybrid),综合了前两者的优点,可以实现精确的小增量步距运动,转子和定子上有多个小齿以提高步矩精度,输出力矩大,动态性能好,步距角小,但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步进电机控制方式类似于伺服电机,包括驱动器和编码器。驱动器在负载能力的范围内,通过改变脉冲频率来调速;编码器信号检测转子位置,进行控制信号的反馈和电流调节。作为开环的控制系统,由于过载能力较低、调速范围相对较小、低速运动有脉动、不平衡等问题,一般应用于小型或简易型机器人中。步进电机VS伺服系统,可靠性低,经济性高。步进电机相比伺服电机,不足之处在于:精度略低;开环系统的低可靠性,低速存在共振区;运行噪音较高;无过载能力,易失步;能量转化效率低,自身损耗及发热较高;动态响应慢,加减速低;优势在于:调试较为简单,伺服驱动器涉及的参数多、使用手册长,且不同品牌的驱动器区别可能很大;成本更低;精度方面,在大多数场合,步进的分辨率已远高于机械要求的精度,对于高要求场合,通过细分驱动、添加闭环控制等方式,也可以达到很高的控制精度。因此,伺服电机更适用于要求高效率、高速高响应、高可靠性的场合,步进电机用于要求不高、成本敏感的场合,控制系统的设计须综合考虑控制要求、成本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控制电机。 六、 行业特征:市场容量万亿级,诞生细分领域龙头 电机的下游应用市场极为广泛,空间千亿美元。电机作为必不可少的关键基础机电部件,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信息处理器、视听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发达国家微特电机的家庭平均拥有量为80-130台,而中国大城市家庭平均拥有量大约在20-40台;汽车为最主要电机细分市场,一辆商用车采用超过40个电动机,从低功率到高功率不等。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研究数据,2020年全球电机市场规模为1427亿美元,预计2021-2028年全球电机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40%。从下游细分市场来看,汽车占比最高,占40.5%,其次为工业机械、HVAC设备(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空调、运输、家电等。 电机需求分散化和长尾化,选型考虑因素众多。电机的选择取决于终端产品设计,电机选型贯穿于工程师设计和生产产品的全过程中,与产品特征和工程师设计理念紧密相关,因此其需求表现出极强的分散和长尾特征。 七、 电机行业市场重要的驱动源 电机行业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