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器产业市场前瞻

举报
资源描述
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器产业市场前瞻 一、 内燃机是机械动力主要类型之一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机器内部燃烧产生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内燃机是机械动力主要类型之一,具有体积小、移动灵活、热效率高和操作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在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小型发电设备等领域。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内燃机上游主要包括钢材、有色金属、机械零部件等生产制造企业;中游是内燃机制造企业,按照燃料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等;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商业车、乘用车、农机、工程机械、船舶、核电等。 内燃机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等原材料和缸体等核心组部件。其中钢铁行业代表企业宝武钢铁、沙钢股份等,核心组部件代表企业有长源东谷、飞龙股份等,单个企业可能会生产制造多种类型的内燃机零部件;内燃机中游柴油机制造代表企业有潍柴动力、玉柴集团等;汽油机制造代表企业有一汽大众、浙江吉利等,部分企业两种类型的内燃机都能生产,例如蜂巢动力等;内燃机下游主要是商用车、乘用车等制造企业,代表企业有吉利商用车、中通客车等等。 二、 内燃机行业概况分析 内燃机是一种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使用方便的热力发动机,通过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内燃机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和国防装备的主导动力设备,是当今热效率高、应用广的动力机械。 内燃机按燃料类型可分为柴油机、汽油机和新能源及替代燃料内燃机,其中新能源及替代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气、沼气、垃圾填埋气、页岩气等。我国内燃机市场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汽油机,汽油机销量占比维持在85.00%以上。 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汽油机销量4,435.06万台,占内燃机总销量的87.87%;柴油机销量610.84万台,占内燃机总销量的12.10%;新能源及替代燃料内燃机占比较少。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提升内燃机技术水平和发展清洁化的绿色动力将成为今后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内燃机按应用领域划分,可分为道路用内燃机和非道路用内燃机。其中,道路用内燃机主要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商用车等领域,非道路用内燃机主要应用于农用机械、发电机组、工程机械、船用等领域。 近年来,受终端市场中乘用车、摩托车市场销量持续下滑的影响,道路用内燃机销售量逐年下滑,导致内燃机销量略有下降,但总体在4,600万套以上高位运行。2020年因疫情影响,各产业对应急备用电源的需求急剧上升,同时,促进经济复苏的各项政策及5G等新基建的蓬勃发展,刺激了农林机械、发电机组、工程机械、船用等非道路用内燃机的市场需求。2021年新年伊始,全国电力供需总体趋紧,各地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产业对应急电源需求随之上升,拉动了非道路用内燃机的需求增长。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非道路用内燃机增长稳定,销量为1,207.18万台,同比增加36.91%。 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进了亚欧非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拓展和实施国内重大公共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工程、推广农业现代化以及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建设。此外,国家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刺激经济。以上政策和措施将为我国内燃机行业的发展带来持续利好。未来,随着内燃机燃烧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内燃机行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内燃机是一种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好、使用方便的热力发动机,通过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和国防装备的主导动力设备。内燃机分类多样,种类较多。内燃机按燃料类型可分为柴油机、汽油机和新能源及替代燃料内燃机;机按应用领域划分,可分为道路用内燃机和非道路用内燃机,按用途划分,可分为汽车用、发电用、工程机械用、船用、农用等。 近年来受终端市场中乘用车、摩托车市场销量持续下滑的影响,道路用内燃机销售量逐年下滑,导致内燃机销量呈现下滑态势,到2020年下降到最低点,为4681.31万台。 进入2021年,在国家一系列促消费、稳经济政策措施的实施下,各行各业加快了发展步伐;同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加快,上下游供应链逐渐畅通使得各终端市场有所活跃,促进了对内燃机的需求。2021年我国国内内燃机总销量为5047.4万台,比上年增长7.9%,与2019年相比增长7.0%;全年总功率达到了27.52亿千瓦。 进入2022年,由于终端汽车行业但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乘用车和商用车同比仍为下降态势,工程机械、农机等市场也均处于下行调整态势之中,从而造成内燃机需求低于同期水平。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内燃机累计销量1751.41万台,同比下降16.86%。累计功率完成103353.13万千瓦,同比下降23.14%。 从应用领域来看,非道路用内燃机占据大部分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非道路用内燃机增长稳定,销量为1,207.18万台,同比增加36.91%;占比76%。 从燃料类型来看,我国内燃机市场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汽油机,汽油机销量占比维持在85.00%以上。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我国汽油内燃机销量1556.53万台,占内燃机总销量的88.87%;柴油机销量194.33万台(其中乘用车用7.40万台,商用车用78.12万台,工程机械用37.60万台,农机用56.16万台,船用1.69万台,发电用12.69万台,通用0.68万台),占内燃机总销量的11.1%。 目前气体燃料内燃机仍处于研发阶段,占比比较少。但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内燃机行业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升,内燃机动力和新能源动力呈现出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趋势。预计随着国家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提升内燃机技术水平和发展清洁化的绿色动力将成为今后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用途市场来看,目前我国内燃机主要用在乘用车、摩托车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我国乘用车用内燃机销售655.86万台,占内燃机总销量的37.45%;摩托车用内燃机595.23万台万台,占内燃机总销量的33.99%。 从产品来看,单缸柴油机、多缸柴油机、多缸汽油机、小汽油机是我国内燃机市场上主要品种,但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我国单缸柴油机累计销量22.76万台,同比下降40.62%;多缸柴油机累计销量170.38万台,同比下降37.04%;多缸汽油机累计销量671.05万台,同比增长下降13.80%;小汽油机累计销量374.48万台,同比增长下降7.46%。 三、 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概况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电力行业是把各种类型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设备转换成电能,并且把电能输送到最终用户,向最终用户提供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可靠性要求的电能以及其他电力辅助服务的一个基础性行业。从产业链角度看,电力行业可划分电力生产、电力供应两大系统和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六个基本环节。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全国发电装机总量指标高位运行。 随着城镇地区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乡村地区电网薄弱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电力工业对配电环节可靠性、安全性、连续性的要求逐步提高。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相继出台多项文件促进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推动我国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持续发展。根据能源局规划,通过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国家有效加大配电网相关资金投入。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随着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战略规划落地实施,未来城市和乡村将持续快速发展,十四五配电网电力需求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电能替代、新基建等将成为全社会用电负荷新的增长点。此外,智能配电建设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智能电网建设于2010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由此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安全高效的输电网、可靠灵活的主动配电网以及多种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互动的微电网建设。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电力体制机制、新型电网和创新支撑体系,促进多能互补和协同优化,引领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同时,《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将智能电网列为重点推广的产品及服务,要求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及智能电网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智能变电站成套装备、输变电设备状态诊断、变电站智能巡检、配电网自动化、主动配电网等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促进上下游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互联网与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高可靠性、智能化、免(少)维护的配电网设备产品市场需求稳中有升。根据数据统计,我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销售收入由2012年的2.61万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4.0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77%。未来,随着新基建周期的启动和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近年来,我国配电及控制设备向着智能化、环保化、小型化、定制化方向发展。用户不断追求产品的可靠性,乃至产品的少(免)维护性能,最大限度提高系统和产品的运行质量和供电质量,达到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少(免)维护型产品的技术需求必将快速增长。此外,随着对经济性能的追求及资源稀缺等因素影响,配电设备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减少体积及占地面积、低能耗和低材耗等目的。 随着新能源发电(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与传统能源发电(如柴油机发电,燃气机发电等)的结合,为可靠连续地供电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的微电网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智能微电网能够独立运行,可以迅速补足大电网的供电需求,保证重要用户的不间断供电,并且在灾害发生地通过组建不同形式与不同规模的智能微电网,实现灾后供电系统的快速恢复,提高电网整体的抗灾害能力与应急供电能力。 四、 新形势下的企业绿色化转型探索 在国内外环保政策逐渐收紧的背景下,随着2019年7月1日我国部分省市率先实施国六标准以来,我国商用车市场也全面进入了国六时代。面对严苛的国六排放标准,内燃机行业龙头企业早已超前布局、抢占先机,满足行业政策、市场以及用户的不同需求。例如,2018年10月由玉柴生产的柴油机K08机型在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通过了我国重型车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认证,成为国内第一款拿到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认证报告的国六柴油发动机。到2018年底,国内内燃机行业代表企业已经陆续完成国六达标产品布局。 从我国内燃机产业生产制造企业区域分布来看,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其次是在江苏、河北、浙江等地区,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0家;其余地区,如贵州、海南、青海、西藏等省份虽然也有企业分布,但是数量极少。 在汽油机细分市场,主要参与企业是大型汽车整车厂商或其下属子公司。从多缸汽油机企业销量来看,2020年销量前十的企业依次是一汽大众、浙江吉利、上通五菱、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动力总成、长安汽车、蜂巢动力、东本汽车、上通武汉、北京奔驰,其前十名销量占其总销量57.86%。其中,一汽大众市场占有率为10.79%,浙江吉利市场占有率为6.84%,上通五菱市场占有率为6.69%,东风日产及上海大众动力总成占有率分别为6.27%、5.9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