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行业产值近年来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举报
资源描述
我国物流行业产值近年来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一、 我国物流行业产值近年来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统计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从2008年的89.9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00.10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0.56%,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反映出我国物流行业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14.9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约2.05%。2020年,在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物流行业依然处于较高速度增长的发展阶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同时,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也保持整体增加趋势。社会物流总费用是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用于物流活动的总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物流的总需求和总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从2008年的5.5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90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8.38%,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反映出我国物流行业在总体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费用规模也不断扩大。 二、 物流下游需求 (一)电子商务 2021年,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不断深入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疫情冲击线下渠道,加速了渠道端向线上转移,庞大的网民规模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加速我国数字新基建建设、打通国内大循环。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7.21万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42.93万亿元。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 2022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97920亿元,增长3.6%。扣除价格因素,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1.3%。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33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0560亿元,下降3.0%。 (三)制造业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制造业增长4.4%。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9%。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三、 现代物流市场现状 (一)社会物流总额 2021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两年年均增长6.2%。从年内走势看,由于受下半年散发疫情和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走势前高后低。一季度同比增长24.2%,上半年增长15.7%,前三季度增长10.5%。 (二)社会物流总收入 2021年物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适应市场物流需求变化,物流供给服务保持快速增长,支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全年物流业总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从年内走势看,各季度物流业总收入均保持15%以上增速,两年年均增速在8.5%以上,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四、 现代物流支撑体系 (一)信息平台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在机架规模、市场规模、用电规模等方面均保持高速增长。在机架规模方面,截至2020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400万架,大型及超大型大数据中心占比75%以上。在市场规模方面,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714.5亿元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2238.7亿元,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2803.9亿元。 (二)智能物流装备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制造向高质量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物流装备行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劳动力成本上升,物流行业基层人员用工荒,继续推动物流业机器换人,物流机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将继续获得快速发展。2019年我国智能化物流装备市场规模约1440亿元,同比增长24.14%,预计2022年智能化物流装备市场规模达2010亿元。 五、 物流新兴业态 (一)冷链物流 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速,中产阶级还在扩增,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步伐在加快,并且生鲜电商带动的国内农产品、冷链食品的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市场重塑,冷链需求正在快速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为3729亿元,比2019年增长338亿元,同比增长9.97%。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二)电商物流 由于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运动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在各大电商平台,与冰雪运动相关的商品及奥运会衍生商品如滑雪装备、防寒服、速干衣、冰刀鞋、奥运吉祥物冰墩墩等的销量快速增长,有效刺激了电商物流总需求的增长,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上升0.3个点,超过去年同期3个点,带动总指数止跌回升。但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电商物流部分供给端分项指数表现不佳,人员指数、成本指数和库存周转指数有所下降,但物流时效指数回升明显。后期来看,3月份电商物流需求有望继续保持上涨态势,供给端表现也将随着物流从业人员全面复工实现止跌回升,总指数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 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现状 (一)智能物流成本端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15-64岁人口比重自2011年开始下降,由2011年的74.4%下降到2021年的68.3%;绝对数量也自2014年开始出现负增长,由2014年的10.1亿人下降到2021年的9.6亿人。而老年人口数量则稳步增长,占比由2011年的9.1%上升到2021年的14.2%,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这种人口结构转变趋势在劳动力市场上将反映为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成本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十年全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010年的3.1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9.2万元,2010-2021年CAGR高达10.4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010年的4.1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11.0万元,2010-2021年CAGR高达9.52%;由此可见,制造业及物流运输业人力成本上升速度较快。在劳动力人口数量及占比双降的背景下,未来人力成本必然保持上升趋势,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选择自动化物流系统替代人工将成为长期必然选择。 (二)仓储指数走势 我国仓储行业持续繁荣,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我国仓储指数表现良好,基本维持在荣枯线以上,维持在扩张区间。2022年7月,我国仓储指数为53.1%,对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整体企业库存水平上升。 (三)智能仓储市场规模 据统计,2021年国内智能仓储市场规模为1126亿元,同比增长16.6%。随着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智能物流在各行业的渗透率提升,智能物流市场规模亦将稳步增长。 七、 物流行业上游货物 (一)农产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农产品行业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食用植物油成品产量724.8万吨,同比下降10.8%。糖产量达518.7万吨,同比下降6.7%;鲜、冷藏肉产量达535.4万吨,同比增加24.9%;乳制品产量达490.2万吨,同比增长4.5%。 (二)钢材 近年来,中国钢材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17年出现小幅下降后2018年恢复增长。2021年12月全国钢材产量为1.14亿吨,同比下降5.2%。2021年全国钢材产量为13.37亿吨,同比增长0.9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