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废水处理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举报
资源描述
工业污废水处理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一、 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竞争格局 (一)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竞争格局 从企业竞争格局角度出发,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一方面竞争性强、成熟度及市场化程度高,另一方面该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在1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大、中型项目的建设上,总体企业规模小于生活垃圾处理企业。 我国渗滤液处理行业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其资产规模较小,兼具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大型企业稀缺。目前我国渗滤液处理行业可以分为三个竞争层次:高新技术为主的行业龙头企业,例如维尔利、万德斯、厦门嘉戎、天源环保等;区域性企业,例如北京洁绿、江苏天雨环保、广州环境等;以及其他轻型民营企业。我国渗滤液处理行业企业竞争愈发激烈,新增企业数量在受疫情冲击前的数年保持高速增长,近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明显放缓,但随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新增企业数量预计将恢复增长趋势。 从渗滤液处理企业所处的地区来看,江苏省和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远超其他省市地区,截止至2021年4月分别有403家和382家,共计占全国渗滤液处理29.11%。其他区域竞争较为分散,行业内企业多为地方性民企。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渗滤液处理行业也将逐渐成熟,有实力的区域性优势企业有机会进一步成长成全国性的专业型企业,使得行业头部一线企业竞争加剧。而竞争加剧会促使企业加快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加快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寻求技术突破。 (二)废污水处理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企业、集体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性质企业数量占整个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比例达到98%。从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企业目前市场份额最高,其次是其他性质企业,企业在中国污水处理市场近几年的份额略有下降。随着我国对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行业快速发展,2018-2020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CR4、CR6、CR8行业集中度逐年下降,2020年CR6的集中度为49.9%,首次小于50%。 (三)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竞争格局 由于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而市场上从业的企业数量不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目前涉足餐厨垃圾处理的企业主要是区域环境集团型企业和以提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企业,且单个企业的处置规模较小,还没有出现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龙头。当前中国餐厨垃圾处理相关约有200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江苏、广东等地,因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餐饮业也较为发达。餐厨垃圾处理主要分为两大主体:1)大型垃圾处理商:餐厨垃圾处理的流程复杂,系统的稳定性要求高,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因此已经在垃圾处理领域积累工程经验,在工艺设计、系统集成、设备选型和项目调试等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包括维尔利、启迪桑德等,由于目前国内处于垃圾处理厂扩建期,新建项目的需求预计在五年内会释放,因此大型垃圾处理商的短期业绩弹性大;2)垃圾处理投资商:该类企业多为垃圾焚烧业务向前端延伸,包括上海环境、伟明环保等。因为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具备高度的协同性,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可与垃圾焚烧共用一套系统,且处理餐厨垃圾产生的残渣处理最后同样也需要以焚烧的方式进行,所以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受到垃圾焚烧的青睐,此类企业以投资商的身份切入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市场。 二、 环保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环保行业国家政策支持保障 环保行业作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政策的先头兵,将会受益于国家积极推行的环保政策,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而水污染治理作为环保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地位将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并提出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及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例如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提出了加强环境健康风险监测评估、大力提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的、打造环境健康专业人才队伍等五项重点任务;《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13号)提出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827号)提出到2025年全国预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在国家环保政策不断落地的大背景下,环保行业未来发展的利好因素将得到有效保障,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将不断扩大,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环保行业行业监管制度不断完善 我国环保行业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行业内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尚未完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的加强,相关污水处理行业的制度和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十四五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实施方案》(环环评[2022]26号),健全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构建了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等文件使得城镇及农村的污水处理体系有了更标准化的操作及考核标准。 行业内标准的修订与新制度的出台使得我国对废污水的处理要求逐渐增强,项目的新建以及老旧项目的提质改造需求加大,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三)环保行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活环境质量的好与坏是决定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让舆论监督成为企业加大环保投资的有效助推力,促进了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品牌形象、商业信誉及社会责任感逐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公众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使得舆论监督大背景下很多企业愿意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避免因企业环境污染行为被社会公众谴责,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三、 固废处理的六个细分领域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依据固体废物的主要类型,固废处理产业主要分为六个细分领域,包括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农林废弃物处理行业、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工业固废处理行业、污泥处理行业、危废处理行业。 四、 垃圾生活无害化处理持续发展 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生活垃圾通过垃圾分类后运送至垃圾处理工厂,工厂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和焚烧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2020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20年无害化处理厂数量达到1287座。前瞻结合工厂新增建设情况预估,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量超过1400座。 垃圾填埋设施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一些填埋场环保、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不高,大部分填埋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渗滤液处理不达标、防渗系统薄弱、日常作业不规范等环境隐患突出,对周边环境构成潜在威胁。一些填埋设施库容渐满、服务年限陆续到期,改造难度大成本高成为推进封场整治的主要制约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厂数量自2018年后开始下降,2018年填埋无害化处理厂数量为663座,2020年数量下降至644座。根据我国政策对于垃圾填埋的严格治理,前瞻预计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厂数量继续减少,约为630座。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垃圾焚烧与集中供暖供热、余热发电等设施衔接方面已经较为成熟。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新增处理能力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发展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2020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厂数量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2015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厂数量仅为220座,到2020年数量已提升至463座。前瞻预估,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厂数量保持增加,其数量达到约570座。 五、 中游产业链 针对于城市生活垃圾,一次性物品的大量消耗和废弃,垃圾总产生量持续快速增加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如2006年《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回收系统和集中处置设施,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水平。2013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表明重点仍然是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2021年5月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支持建设城镇,加快补齐生活垃级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设施短板。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与无害化处理率逐年上升,2021中国城市无害化处理能力为99.49万吨/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9%。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属于处理垃圾的环保项目,将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燃烧反应,使其变成无机物,焚烧处理可减容80%-90%。焚烧法可以将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使得土地占用率大大降低。较垃圾填埋场来说,垃圾焚烧项目占地小。中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逐年上升,2021年垃圾焚烧处理高达77.39万吨/天。然而我国是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量非常低,垃圾焚烧项目属于用水大户,因此垃圾焚烧项目建设需要考虑节约水资源。通过焚烧发电会产生有害物质二噁英,以及焚烧过程中产生废水、垃圾渗沥液、灰渣和粉尘等,这些还需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标准控制排放力度。 中国生活垃圾填埋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是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最主要的方式。然而填埋易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潜在着极大危害,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根据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垃圾填埋达2.2亿吨。 城市垃圾堆肥法作为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途径,一些新的堆肥化技术相继出现,目前较多堆肥厂正在建设。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大局限性,堆肥量的年处理量与所占比例都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我国城市混合收集的垃圾杂质含量高,为保证产品质量采用复杂的分离过程,导致产品成本过高。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是很难正常运行下去的。另外精堆肥产生的垃圾堆肥肥效低,经济效益差。 六、 企业竞争格局: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 中国积极的环保政策给垃圾处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中国垃圾处理行业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存续和在线企业超过1.5万家,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其次为浙江省。四川省、陕西省、山东省、广东省分布较为广泛。 七、 产业发展思考:变废为电成为将主流趋势、绿色金融发展将助力垃圾变废为宝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属于处理垃圾的环保项目,通过垃圾焚烧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和稳定化处理,将垃圾的内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热能用于发电,实现生活垃圾的能源化利用,同时满足城市土地紧缺而无法建设足够多的填埋场的需求。在碳达峰、碳中和和垃圾分类的双重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不仅可以实现固废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可以实现绿色发电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