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9)

举报
资源描述
全国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试题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 1.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 2.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卒不去,故及于难 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3.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 C.项伯即入见沛公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再别康桥》中,“夕阳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 A.西天的云彩 B.河畔的金柳 C.软泥上的青荇 D.康河的柔波 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手势运用时的基本要求( ) A.适度原则 B.幅度不宜过大 C.速度要快 D、姿势要要优雅 6.古人的婚礼是在什么时间举行( )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D、凌晨 7."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中的" 我" 是指(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汪伦 8.佩戴首饰需要注意什么( ) A.与社交场合的气氛相适应 B.特立独行 C.越多越好 D、越贵越好 9.在为他人做介绍时,应遵守( ) A." 尊者优先了解情况" 原则 B." 尊者决定" 原则 C." 以右为尊" 原则 D、从熟悉到陌生 10.( )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 对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分析, 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道路, 以及制定用于实施的教育计划、发展计划, 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A.职业意识 B.职业生涯规划 C.自我评价 D、职业道德 11.下列不属于积极态度的构成部分是( ) A.乐观 B.热情 C.懦弱 D、坚持 12.沟通的关键技巧是( ) A.可以随时打断对方的谈话, 帮助对方分析问题 B.倾听和尊重对方 C.随意的表态 D.表达自己观点 13.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有些河南来京的打工人员当上了门卫,有些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所有的武术学校的学员都获未获得就业许可证. 如果上述情况就是真的, 无法断定为真的选项就是( ) A.有些河南来京打工人员就是武术学校的学员 B.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C.有些门卫有就业许可证 D、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 14." 三分长相, 七分打扮" 体现的是仪容的( ) A.内在美 B.修饰美 C.自然美 D、打扮很重要 15.____是一种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修养, 是一种软实力. ( ) A.职业技能 B.职业素养 C.职业规划 D、职业操守 16." 一门父子三词客" 提到的" 三父子" 是指(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17.中国最早的叙事诗是:( ) A.格萨尔王 B、栏辞 C、孔雀东南飞 D、长恨歌 18.著名水城威尼斯共有几个小岛: ( ) A、116 B、118 C、120 D. 12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 ) A、西汉 B、春秋 C、东汉 D、大唐 20. <掷铁饼者> 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 ) A.艺复兴时期 B、古希腊时期 C、古罗马时期 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二、填空题(共15分)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_____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2、____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3、_____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4、最简单、最直接的心理研究方法是______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______。 6、我国最大、流行最广的戏曲剧种是什么? 7、我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是指哪种形式?现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有多少种? 8、除《西厢记》之外,中国十大古典喜剧还有哪几个?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理解(一) 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马伶日:“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A.马伶的这一番经验之谈说明了什么? B.写出文中具有讽刺意味的语句。 C.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 阅读理解(二) ①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 心. ②说不清楚这是因为什么.当然也可能是: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段岁月,英雄终将迟暮的惺惺相惜,想到死的同时就想到了爱. ③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④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它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 ⑤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 ⑥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⑦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有一个老农夫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脊上走进了太阳.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就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 ⑧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 ⑨这个起伏的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⑩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我心知,凡是她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都代替不了家园. 关于这个,一切的学术解释都是肤浅、似是而非的.只能说:家园就是家园.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霭(ǎi) B.舐(shì)犊 C.浸(jìn)透 D.给(gěi)予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惺惺相惜:指性格、才能或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理解、同情. B.热泪盈眶:眼睛因为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泪水充盈. C.随心所欲:做事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D.似是而非:既是对的,也是不对的. 3.下列对第⑦、⑧两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小狗嬉戏、老牛舔犊,表现了农家落日自然背景中特有的风情. B.作者写老农和他的马,突出了老农的率真自然,以及马的顽皮可爱. C.作者“热泪盈眶”,因为老农的从容旷达让他感到惭愧并滋生敬意. D.作者认为人生的暮色虽然漫长,但难以忍受的痛苦只有短暂的瞬间. 4.下列对第⑨中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园的风景,因为大同小异而略少新意. B.家园的风景,因为难以描绘而更加单纯. C.家园的话题,因为永恒不变而更有魅力. D.家园的话题,因为简明单一而平常无奇. 5.下列句子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不同于其他三旬的一项是( ) A.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B.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段岁月 C. 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 D.凡是她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 6.下列对本文中省略号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段和第⑦段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表示列举的省略和状态的延续. B.第⑤段和第⑧段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表示列举的省略和状态的延续. C.第⑦段和第⑧段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表示语意未尽和思维的延伸. D.第⑦段和第⑨段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表示语意未尽和思维的延伸. 7.对本文的主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独抒性情,意在表明落日比朝阳更迷人. B.作者观察细腻,意在提醒人们欣赏落日之美. C.作者感受深刻,意在咏叹落日英雄迟暮般的悲壮. D.作者满怀激情,意在抒发对故乡落日风景的厚爱. 8.下列选文中的语句,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 A.那个太阳 B.丘陵落日 C.家园落日 D.我的太阳 四、作文(25分) 以“财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BBC 6-10:CBAAB 11-15:CBACB 16-20:BCBAB 1、答案. C,快,急速。A 嫉妒。B 锐利。D 憎恨。 2、答案. C,比得上,赶得上。A 追上,赶上。B 遭受。D 涉及,牵连 3、答案. B,接近,靠近。A 如果。C 当时。D 立即,马上 二、填空题: 1、心理现象 2、反射 3、感觉 4、个案法 5、集中 6、京剧 7、南宋时温州一带产生的戏文:有365种 8、十大古典喜剧还有《救风尘》、《墙头马上》、《李逵负荆》、《看钱奴》、《幽闺记》、《中山狼》、《玉簪记》、《绿牡丹》、《风筝误》 三、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一) 参考答案: A、答:马伶的这一番经验之谈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学习;在事业上要有所成就,必须要能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 B、答:文中具有讽刺意味的语句是:“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廉者,严相国俦也’ C、答: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语言描写来描写人物。 阅读理解(二) 答案1-8:DDDC CADC 四、作文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