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品类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

举报
资源描述
酱品类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 一、 豆制品行业竞争格局 从豆制品行业前50强企业分布看,我国豆制品行业前50强规模豆制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分布于华东、华中、东北和西南地区。2021年全国50强规模豆制品生产企业中,华东地区占比39.71%;华中地区19.12%;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均占比11.76%。 二、 豆制品行业发展趋势 (一)豆制品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大豆生产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豆数量和销量大幅增长,产品品种越来越多样化,质量稳步提高,大豆产业化进程加快;行业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品牌意识增强;豆制品的技术和设备水平不断提高,相关食品特别是外资逐步进入豆制品行业,缺少龙头企业的存在,豆制品行业竞争加剧。 1、豆制品行业产品种类细化,品牌建设加速 近年来,经济能力的提升使得消费者希望获得高层次、专业的消费体验,为了迎合客户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豆制品企业产品种类呈现出不断细分的趋势,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含有文化、服务附加值的豆制品产品市场需求也相应提升,并形成了一批知名的、质量上乘的地方性品牌,如上海的清美、杭州的祖名、安徽的金菜地等,这些品牌占据了当地城市的市场主流,对全国豆制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2、规模化生产优势明显,豆制品行业资源逐渐集中 由于保质期短、运输能力限制及消费传统的区域性差异,豆制品生产商基本以产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辐射半径取决于产品保质期及物流运输能力,在物理空间上降低了不同区域间豆制品企业的竞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同时,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地区消费习惯差异,全国存在大量小作坊、小企业采用传统手工生产,无法保障食品安全性,且销售半径短,市场竞争力较弱。2015-2021年,中国食品加工行业大豆投豆量从1150万吨增加至1530万吨,同期50强规模企业大豆投豆量由100万吨增长至185万吨,50强企业市场占有率由8.73%提升至12.10%,行业竞争呈现出资源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未来市场重心将向大型规模化企业倾斜。 3、豆制品行业生产工艺不断成熟,技术设备水平日渐提高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规模企业的扩张,我国豆制品企业生产的工艺技术、设备水平和企业的自主研发水平不断提高,核心技术及重大装备的国产化能力不断加强,如大豆食品挤压膨化设备、智能豆腐干(油豆腐、腐乳)多功能生产流水线等设备。这些新设备的推出,对中国传统大豆食品行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中国大豆食品设备企业自主创新、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调味酱品类发展趋势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我国调味酱行业产销增长较快,行业整体发展平稳。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对产品品质要求的提升,调味酱行业呈现出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中高端产品消费者接受度良好。 未来,消费者对多元化和健康化、时尚化产品的需求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不同地域饮食口味的差异,对调味酱品的主体需求也存在差异。未来,调味酱品产品将会逐渐发展至更细分的品类,有机绿色健康时尚等元素将会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企业集中度将会不断提高,企业会增强运营能力来增加对渠道的控制,并且不断通过技术升级来研发新的口味,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三、 豆制品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豆制品行业上游包括大豆等原材料种植业和糖、油、食盐等辅料加工业、包装材料制造业以及豆制品加工机械行业;豆制品行业下游为农贸市场、商超、批发经销商、餐饮机构等销售渠道,最终面对终端个人消费者。 我国种植和食用豆类的历史悠久,豆类相关制品有上百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从原材料大豆行业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2020年,全国大豆产量从1236.74万吨提升至1960.18万吨,2021年由于播种面积的减少,产量也随之下降,为1639.54万吨,较2020年下滑320.64万吨。 四、 豆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豆制品行业需求刚性,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的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豆制品行业前50强的投豆量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185.09万吨,同比上升2.65%。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豆制品消费需求提高,豆制品行业较好地契合当前绿色健康的消费潮流,发展前景光明。据豆制品专业委员会数据,2015-2021年期间,我国豆制品行业前50强销售额从167.94亿元增长至327.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76%。 五、 大豆加工行业竞争格局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大豆加工行业格局分散。豆制品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豆制品行业50强规模企业投豆量从2016年的120万吨增长至180万吨,TOP50企业投豆量占比仅12%,行业集中度低。 六、 豆制品行业展望 豆制品是我国传统饮食的瑰宝,其市场需求巨大,从厨房到工厂,从小吃到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价值。近年来,伴随着饮食结构的升级、健康理念的深入,豆制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尽管我国豆制品产业发展加快,但我国大豆产业现在面临供给不足、国外进口原料成本低等情况,国产大豆振兴刻不容缓。在豆制品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创新改变蛋白粒子结构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和品质。未来,豆制品等传统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加工生产、技术创新并完善供应链,即把握食品的功能点,找准应用点。 虽然我国豆制品生产、加工历史悠久,但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时间却不长。新中国成立后,前店后厂、手工制作的生产模式和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采购和销售模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1992年,全国副食品市场全面放开,整个食品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虽然我国豆制品生产、加工历史悠久,但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时间却不长。新中国成立后,前店后厂、手工制作的生产模式和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采购和销售模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1992年,全国副食品市场全面放开,整个食品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习惯、消费场所、消费理念的全方位改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近十年以来,我国豆制品行业发展迅猛。 豆制品行业作为农副产品加工,有利于上游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且作为健康消费食品,其发展历来得到国家重视及大力支持。近些年,在产业政策方面,国家积极推进传统食品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休闲食品、健康食品等产品,出台了多项重要文件,对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积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豆腐、豆腐皮、豆腐干、素鸡等豆制品消费量看涨,不少豆制品企业年货订单一路增长,整体消费趋势向好。在拥有14多亿人口的中国,豆制品的消费者基础极为庞大。 七、 豆制品行业市场规模 (一)豆制品行业市场规模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人的消费观也在不断变化,对于食品的营养健康口感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媒体宣传以及科普,豆制品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开始变得广为人知,为豆制品的消费带来了新机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提出,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有助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与救治,其中提到的豆制品富含蛋白质,大豆食品蛋白质丰富,且具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含有维生素B1、B2和纤维素。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健康饮食宝塔中豆制品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每天至少摄入100g,我国也先后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文件,强调了豆制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020年7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发布并启动了餐餐食豆,健康驾到与早晚两杯奶:一杯豆奶,一杯牛奶两个行业集体宣传语。在一系列政策刺激、行业协同努力下,豆制品已经是日常生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根据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1中国大豆食品行业状况、趋势》数据,2021年用于食品工业的大豆量约1530万吨,比2020年增长5%左右,其中用于豆制品加工的大豆用量约为940万吨比2020年增长5.62%左右;2021年豆制品行业前50强规模企业的投豆量为185.09万吨,销售额为327.30亿元。假设豆制品产品相同投豆量对应的销售额保持一致,经测算,2021年我国豆制品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超过1,662.23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16.24%,豆制品市场空间广阔且稳健扩容。2012-2021年豆制品行业50强企业投豆量及销售额2022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显示,2022年起,随着国家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预计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有望达到1.4亿亩以上,总产达到2000万吨,未来10年,在大豆振兴计划等政策强力支持下,中国将在盐碱地扩种大豆、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方面开拓大豆种植的空间潜力,有望在保证粮食安全不受影响的同时,解决中国大豆自给率偏低的问题。 (二)调味酱品类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100强数据统计,2020年主要调味酱生产企业(32家)的总产量为96.55万吨,调味酱行业产量始终保持正增长,优质企业品牌效应也逐渐显现。2016-2020年百强企业调味酱企业销售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调味酱行业销售收入达到83亿元左右。 随着调味酱行业的多元化和健康化发展,餐饮业和家庭消费双双发力,调味酱行业将以10%的复合增长率继续稳步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135亿元。 八、 豆制品行业发展环境 豆制品行业作为农副产品加工,有利于上游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且作为健康消费食品,其发展历来得到国家重视及大力支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在2017到2021年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涨,人均消费水平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而上涨不明显或者略有下降。2022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5万元,消费支出为1.18万元,随着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都会回升,通常情况下,传统风味休闲食品的消费与居民的收入水平息息相关,收入水平越高,相关的消费开支也越大。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带来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催生出了传统风味休闲食品行业总体稳健的发展趋势。同时,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在随之逐步发生改变,在市场推广不断深入的影响下,传统风味休闲食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法规政策,包括201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意见,2019年发布的《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等产业政策,2014年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利好大豆食品发展的营养消费政策。 近些年,在产业政策方面,国家积极推进传统食品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休闲食品、健康食品等产品,出台了多项重要文件,对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积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对食品的需求开始向营养、健康、安全、美味、方便等方向发展,而豆制品具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并且含有维生素B1、B2和纤维素,豆制品的消费在百姓饮食消费中不断增长。 豆制品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2021年豆制品行业50强规模企业的投豆量为180.31万吨,较2016年的120.43万吨增长了49.7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94%;2021年豆制品50强规模企业的销售额为327.3亿元,较2016年的185.86亿元增长了76.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2%。 我国东部、中部及南部地区具有豆制品消费的传统且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特点,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因此豆制品生产相对发达。而往西往北,经济水平逐渐走低,人口密度变小,豆制品产量、技术水平和种类均呈下降趋势。 辐射半径的限制减弱了不同区域范围的生鲜豆制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