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渗滤液治理工程建造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

举报
资源描述
生活垃圾渗滤液治理工程建造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 一、 环保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环保行业行业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尽管我国政府近年来对于环保行业以及所细分的水污染治理行业的监管政策逐步健全,但是这些政策与法规多为宏观层面的指导性文件,缺乏相关实施细则及具体标准的设立,例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暂时没有一个标准的评判标准体系,导致一些具有良好效益的先进技术推广难度大,应用率低等问题,不利于本行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环保行业行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垃圾渗滤液及污废水处理行业内的企业数量众多,且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导致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鱼龙混杂,具有技术领先和服务专业的龙头企业带头效应较弱,使得部分地区存在众多小规模环保企业恶性竞争的情况,需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带动整个行业有序竞争发展。 二、 产业现状分析:无害化处理量能力稳步上升,垃圾焚烧发电成为生活垃圾处理重要手段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一方面,垃圾焚烧处理成为解决垃圾围城的重要手段。近10年来,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能力每年增长20%左右,截至2022年4月30日,生态环境部自动监测数据显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模已达87万吨/日。2021年初,《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2021年,中国垃圾焚烧累计装机容量为1729万千瓦时,2021年新增装机容量为390万千瓦时。 三、 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竞争格局 (一)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竞争格局 从企业竞争格局角度出发,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一方面竞争性强、成熟度及市场化程度高,另一方面该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在1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大、中型项目的建设上,总体企业规模小于生活垃圾处理企业。 我国渗滤液处理行业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其资产规模较小,兼具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大型企业稀缺。目前我国渗滤液处理行业可以分为三个竞争层次:高新技术为主的行业龙头企业,例如维尔利、万德斯、厦门嘉戎、天源环保等;区域性企业,例如北京洁绿、江苏天雨环保、广州环境等;以及其他轻型民营企业。我国渗滤液处理行业企业竞争愈发激烈,新增企业数量在受疫情冲击前的数年保持高速增长,近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明显放缓,但随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新增企业数量预计将恢复增长趋势。 从渗滤液处理企业所处的地区来看,江苏省和广东省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远超其他省市地区,截止至2021年4月分别有403家和382家,共计占全国渗滤液处理29.11%。其他区域竞争较为分散,行业内企业多为地方性民企。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渗滤液处理行业也将逐渐成熟,有实力的区域性优势企业有机会进一步成长成全国性的专业型企业,使得行业头部一线企业竞争加剧。而竞争加剧会促使企业加快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加快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寻求技术突破。 (二)废污水处理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企业、集体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性质企业数量占整个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比例达到98%。从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企业目前市场份额最高,其次是其他性质企业,企业在中国污水处理市场近几年的份额略有下降。随着我国对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行业快速发展,2018-2020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CR4、CR6、CR8行业集中度逐年下降,2020年CR6的集中度为49.9%,首次小于50%。 (三)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竞争格局 由于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而市场上从业的企业数量不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目前涉足餐厨垃圾处理的企业主要是区域环境集团型企业和以提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企业,且单个企业的处置规模较小,还没有出现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龙头。当前中国餐厨垃圾处理相关约有200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江苏、广东等地,因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餐饮业也较为发达。餐厨垃圾处理主要分为两大主体:1)大型垃圾处理商:餐厨垃圾处理的流程复杂,系统的稳定性要求高,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因此已经在垃圾处理领域积累工程经验,在工艺设计、系统集成、设备选型和项目调试等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包括维尔利、启迪桑德等,由于目前国内处于垃圾处理厂扩建期,新建项目的需求预计在五年内会释放,因此大型垃圾处理商的短期业绩弹性大;2)垃圾处理投资商:该类企业多为垃圾焚烧业务向前端延伸,包括上海环境、伟明环保等。因为垃圾焚烧和餐厨垃圾具备高度的协同性,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可与垃圾焚烧共用一套系统,且处理餐厨垃圾产生的残渣处理最后同样也需要以焚烧的方式进行,所以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受到垃圾焚烧的青睐,此类企业以投资商的身份切入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市场。 四、 产业链概述 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 生活垃圾主要产生于家庭、商业场所等,在上游由物业公司、社区居民委员会、经营单位、施工单位等政府所规定的管理责任人对垃圾分类服务与保洁工作进行负责。中游环节中,需要对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进行定期收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可回收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进行监督管理。部分市区设有害垃圾暂存点。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有害垃圾的运输、处理等进行监督管理。其他垃圾与厨余垃圾将会被运输到相关的处理场所比如厨余垃圾处理厂、焚烧厂、填埋厂等。在下游可以利用焚烧垃圾进行发电、将厨余垃圾制成沼气、油脂、有机肥等。 五、 固废处理的六个细分领域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依据固体废物的主要类型,固废处理产业主要分为六个细分领域,包括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农林废弃物处理行业、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工业固废处理行业、污泥处理行业、危废处理行业。 六、 环保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环保行业国家政策支持保障 环保行业作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政策的先头兵,将会受益于国家积极推行的环保政策,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而水污染治理作为环保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地位将不断提升。 十四五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并提出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及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例如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提出了加强环境健康风险监测评估、大力提升居民环境健康素养的、打造环境健康专业人才队伍等五项重点任务;《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13号)提出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827号)提出到2025年全国预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在国家环保政策不断落地的大背景下,环保行业未来发展的利好因素将得到有效保障,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将不断扩大,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环保行业行业监管制度不断完善 我国环保行业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行业内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尚未完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的加强,相关污水处理行业的制度和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十四五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实施方案》(环环评[2022]26号),健全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构建了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等文件使得城镇及农村的污水处理体系有了更标准化的操作及考核标准。 行业内标准的修订与新制度的出台使得我国对废污水的处理要求逐渐增强,项目的新建以及老旧项目的提质改造需求加大,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三)环保行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活环境质量的好与坏是决定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让舆论监督成为企业加大环保投资的有效助推力,促进了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品牌形象、商业信誉及社会责任感逐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公众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使得舆论监督大背景下很多企业愿意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避免因企业环境污染行为被社会公众谴责,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