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单元综合训练卷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举报
资源描述
第1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单元综合训练卷 一、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市1月空气质量变化([PM10]和[PM2.5]浓度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该市1月空气质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生活燃煤 B.产业转移 C.天气状况 D.城市化进程 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我国北方地区空气质量的是(   ) ①提倡戴口罩出行②增设城市通风廊道③推广新能源汽车④安装工厂除尘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地面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产生臭氧,臭氧浓度达到100ug/m3即可能产生臭氧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夏季臭氧浓度和太阳总辐射强度的典型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城市可能是(   ) A.乌鲁木齐市 B.成都市 C.杭州市 D.哈尔滨市 4.下列应对臭氧污染措施可行的是(   ) A.限制电能汽车出行 B.午后锻炼强身健体 C.实行污染监测管控 D.关闭所有的化肥厂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地区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有(   ) ①西北地区总体污染较严重②南方地区以农村水污染为主③黄土高原地区以工矿区水污染为主④华北地区地下水整体水质较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黑吉两省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A.沙质地貌,地表水下渗量大 B.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弱 C.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D.建筑密集,排水系统不健全 7.工矿区水污染治理可采取的最为直接的途径是(   ) A.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 B.向地下水体中投放化学试剂,吸附和消耗有害物质 C.通过技术手段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污水排放量 D.修筑跨流域调水工程,依靠水循环稀释地下水 近年来华北地区灰霾天气产生强度和出现频率明显增加,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千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 A.果林园艺及乳畜业 B.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C.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 D.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 9.重霾天,人们期盼冷空气来临,是因为(   )。 A.降温能消霾 B.大风能消霾 C.高压能消霾 D.干冷能消霾 为脱贫致富,2015年云南省元谋地区在干热河谷北部荒坡地引种台湾青枣(属常绿小乔木,植株生长极为旺盛),三年后土地出现了问题。2019年当地采用台湾青枣——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近4个月)间作栽培新模式,缓解了出现的土地问题。4月份对青枣主枝进行回缩修剪和芝麻播种是台湾青枣——芝麻间作栽培技术的关键。下表为当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均降水量 降雨集中月份 年蒸发量 年平均温 613mm 5—8月 3911mm 21.9℃ 10.推测当地引种台湾青枣后坡地出现的主要土地问题是(   )A.黑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渍化 C.土壤失水严重 D.土地沙漠化 11.间种草本植物选择芝麻,主要因为芝麻(   ) A.可以改善次生盐渍化 B.生长期与雨季相一致 C.产量高利于当地脱贫 D.收割后秸秆可以还林 12.与传统单一种植台湾青枣比,该间作栽培新模式能够(   ) A.增加地表径流量 B.增加区域降水量 C.增加地下径流量 D.减少下渗量 读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在平均时速小于35km时,汽车尾气中NOx的排放量和车速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系 D.等比关系 14.下列各项措施中较为合理且能有效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是(   ) A.改善道路状况,适度提高汽车行驶速度 B.大力发展货车数量,限制公共汽车数量 C.增加公共汽车站,减少市民候车时间 D.建立绿化隔离带,实行人车分道行驶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影响d曲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 16.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下图为2015年世界铁矿石主要流向及流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根据上图,对铁矿石资源分布及供需描述合理的是(   ) ①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中国、日本都属于铁矿石资源大国 ②铁矿石主要消耗地区集中在亚洲和欧盟 ③澳大利亚是第一大铁矿石输出国,中国是第一大铁矿石输入国 ④铁矿石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主要依托海运,其次才是铁路运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交通枢纽中,与201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关联最密切的是(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曼德海峡 D.龙目海峡 祁连山地区现代冰川分布面积广,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m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的两倍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他各项服务价值。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远大于北大河流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地形 20.冰川的服务价值除气候调节外,还包括(   ) ①径流调节②淡水供给③旅游科考④生物多样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监测发现,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西部地区高,其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   ) A.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 B.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大 C.海拔较高,冰川面积较小 D.海拔较高,冰川面积较大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读某时段我国因不同原因造成的耕地减少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生态退耕指因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22.影响建设用地用途的最主要因素是土地的(   ) A.数量 B.肥力 C.区位 D.潜力 23.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有利于保持水土②减少蒸发量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增强地表水下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3月到8月,湟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从1960年的28523吨,下降到1970年的4957吨。2004年湟鱼在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努力,在2015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21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关于1960年后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 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 ③周边生态保护,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 ④人类过度捕捞及污水排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下列关于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拆除水坝②修建过鱼通道③阻止鸟类捕食④封湖育鱼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6.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中下游地区过度用水,影响到上游地区的供水 ②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③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酸化 ④工农业发展造成流域水体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具体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属于基础和前提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类型是(   ) A.供给服务 B.支撑服务 C.文化服务 D.调节服务 28.属于自然环境供给服务的是(   ) A.良好的空气 B.舒适的气候 C.优美的风光 D.多样的矿产 29.自然环境的(   ) A.各种服务功能是能够同时存在的 B.服务功能只能存在一种或两种 C.服务功能在利用上能够持续存在 D.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食物供应方面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我国正在实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 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D.属于气候资源 31.根据材料,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说明了(   ) A.具有空间差异性 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 C.具有利用的发展性 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 32.天然气分布的主要制约条件是(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地质作用 二、综合题 33.环境保护 近年来,渤海近海海域水体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渤海环境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利用功能严重减退,近乎成为“死海”。 指出渤海污染的直接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34.读下面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源分布看:①地区常规能源中________丰富,②地区常规能源中________丰富,③地区新能源中________、________丰富。 (2)图中实线和箭头为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在能源工程,A是________工程,B、C、D是________工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C线路的电力比B线路优越,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 (3)简答开发④地区水电基地的有利条件。 (4)A、C线路能源调运对开发⑥地区有什么战略意义。 (5)2003年全国19省拉闸限电的过程中,有些省份能源丰富,试分析2003年④⑤两省发生“电荒”的主要自然原因。 (6)简要分析⑥⑦地区能源供应长期紧张的主要原因。针对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回答解决⑥⑦地区“电荒”的主要措施。 (7)我国优先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是 ①水能蕴藏量世界第一,开发前景广阔 ②对水能资源优先开发利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③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加快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④目前我国能源供应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人均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能源发展受到了资源污染问题的约束,而我国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不到达25﹪,利用好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我国能源政策的必然选择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5.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是神秘的雪域高原,也是许多人向往的“净土”,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区域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发育了大片沼泽,是黄河源区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材料三: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以发展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药材、心灵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 健康产业发展。 (1)据图,描述青藏高原地区林地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2)分析黄河源区沼泽形成的原因。 (3)分析“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4)据所学能源知识,推测青藏高原发展的主要清洁的新能源,并说明理由。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神农架西南边陲,区内有亚高山草甸和多种蕨类沼泽,平均海拔1730米,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降水量约15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