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 A.心境状态 B.应激状态 C.激情状态 D.热情状态 2.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3.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经常在教室、校园以外进行,目的在于(  ) A.实践课堂所学知识 B.扩大学生生活范围 C.协调各方面教育力最 D.利用课外教育资源 4.班主任在课余和学生聊天以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访问法 C.问卷法 D.作品分析法 5. 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主要是(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掌握概念 6.德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 ) 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教育 7.“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 A.强度的特点 B.新异性的特点 C.变化的特点 D.对比的特点 8. 提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杜威 C.马卡连科 D.赫尔巴特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 A.A.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 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制约 10.同一班的学生,听同一节课,每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  )。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自发性 11.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的是(  )。 A.A.热爱学生 B.热爱教育事业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12.我国颁布的“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反映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是( )。 A.田径和体操 B.田径和球类 C.体操和游戏 D.田径和游戏 13.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 14.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 A.《教育漫话》 B.《教育论》 C.《大教育论》 D.《论演说家的教育》 15.教师借助由字母、单词、数字等组成的“纲要信号”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法是(  ) A.导学式教学法 B.“掌握学习”教学法 C.情境教学法 D.沙塔洛夫教学法 16.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气质具有安静、稳重、踏实、情绪不易外露的特征.(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7.个体在行为上听从他人支配,接受他人指挥的心理现象是(  )。 A.从众 B.服从 C.顺从 D.暗示 18. 第 23 题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 19. 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  ) A.罗复克墨迹测验 B.句子完成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0.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二、填空题(20题) 21.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2.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3. 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24.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25.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26. 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7.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8.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9.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30.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31.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3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3.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4.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35.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6.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37.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8. 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9.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三、简答题(5题) 41.简要说明教师的劳动特点。 42.如何转化后进学生? 43.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4.简述考试焦虑的危害及矫正方法。 45.简要说明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四、论述题(5题) 46. 47.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48.联系实际,论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德育原则。 49.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50.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五、辨析题(5题) 51.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52.百分制记分法是目前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记分方法,它也是唯一的成绩评定方法。 53.后进生是班级里最差的学生,无法转化。 54.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 55.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六、(0题) 56.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_______和习惯化了的_______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D 6.DD [解析]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7.D 8.C 9.C 该题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理解“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社会生产方式、人的发展需要。根据这三点,再看四个选项,A、D两项没有,可以不考虑,而B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不变的,C项“社会生产方式”是不断变化的,其变化就引起了教育目的的变化,所以正确答案应是C。 10.A 11.D 12.A 13.D 此题容易混淆,一旦确定某个事物时,就已经是知觉了,而不是感觉,所以选D。 14.A 15.D 16.DD [解析] D抑郁质的含义,感受性低而耐受性低,不随意反应性低,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具有较低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慢,内倾性明显,所以答案选D。 17.C应了解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 18.D 19.D 20.D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21.社会 家庭 2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24.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25.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26.强化强化 27.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8.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29.随意运动 克服内外困难 30.制度文化 31.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32.稳定,统一 33.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4.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35.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36.认识 37.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38.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9.概念,判断,推理 40.生活化生活化 41.(1)复杂性、创造性。 (2)连续性、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范性。 注意要对教师的每一个劳动特点给予简单的解释。 42.(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2)弄清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3)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4)抓反复,反复抓。 43.(1)传递与保存文化的功能。(2)活化文化的功能。(3)交流融合文化的功能。(4)选择文化的功能。(5)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44.考试焦虑的危害:(1)严重的考试焦虑会降低学习效率。(2)严重的考试焦虑会影响考试成绩。(3)严重的考试焦虑会形成焦虑性人格。考试焦虑的矫正:(1)自信训练。(2)放松训练。(3)系统脱敏。 45.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特质是个体反应环境刺激时的一种内在倾向。它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对个体行为具有动机的作用。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种,即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①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②个别特质揭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别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③在奥尔波特后期的工作中,他将人格特质分为两个极端,如端正一畸形;活泼一呆滞;支配一服从等等。根据具有两个极端的特质,可以制成测量人格的量表,用它来确定人的人格特质。 46. 47.(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48.(1)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系统连贯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这一规律提出来的。 (3)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第二,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第三,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