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辽源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吉林省辽源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在教育史上,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这说明学制具有(  ) A.永恒性 B.继承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2. 第 24 题 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为(  ) 3. 第 21 题 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 4.教育者运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 B.榜样示范 C.陶治教育 D.指导自我教育 5.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 D.成绩评定 6.植物和单细胞动物反映形式是(  )。 A.反映 B.感应性 C.感受性 D.知觉 7.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 A.阶级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相对独立性 8.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 A.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9.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是(  )。 A.A.小组 B.班级 C.年级 D.教导处 10.下列内容不属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是( )。 A.图书馆 B.办学体制 C.教育内容 D.教育领导体制 11.在人格差异中,其有核心地位的是( ) A.气质差异 B.能力差异 C.兴趣差异 D.性格差异 12.学生效仿教师提供的示范操作动作,在头脑中形成有关操作活动的动觉映像,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  ) A.A. 操作整合 B. 操作模仿 C. 操作熟练 D. 操作定向 13.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神话 B.生产劳动 C.本能 D.无意识模仿 14.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 A.《教育漫话》 B.《教育论》 C.《大教育论》 D.《论演说家的教育》 15.高级神经活动强、平衡、不灵活,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6.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7.主题统觉测验的编制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艾森克 D.莫瑞 18. 儿童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大致是以(   )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A.自我 B.父母 C.老师 D.社会 19.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红与专相结合 20.根据动机的性质及社会价值的不同,可把动机分为(  )。 A.生理性与社会性的动机 B.长远与短暂的动机 C.高尚与低级的动机 D.主导性与辅助性的动机 二、填空题(20题) 21.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2. 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23. 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24. 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5.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26.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7.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28.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9.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30.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31.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3.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34.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35.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6.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7.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38.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39.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40.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三、简答题(5题) 41.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 4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3.什么是个性心理特征?其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44.简述情绪的性质。 45.比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四、论述题(5题) 46.联系实际,论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德育原则。 47.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 48.什么是意志?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49.结合教育实践,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50.如何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 五、辨析题(5题) 51.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52.—般说,知识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53.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54.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55.霓虹灯的一亮一暗,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它亮。 六、(0题) 56.教育起源于( )。 A.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 B.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C.生产劳动 D.阶级的产生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B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6.B 7.B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相始终,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教育。如果没有教育,那么社会发展将会停滞。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社会普遍的、永恒的现象,具有永恒性。 8.D 9.B 10.C 11.DD [解析] 本题可以看出气质差异、能力差异、兴趣差异都是外在的,只有性格差异具有内在性强一点,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12.B 13.B 教育的起源学说包括: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 14.A 15.C 16.A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个体本身的力量决定的,即是内部原因;而任务难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助等则是由个体之外的力量决定的,即是外部原因。能力和任务难度等因素是稳定的,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等因素是不稳定的。 17.D 主题统觉测验是投射式人格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瑞编制的。 18.A 19.C 20.C 21.生活化生活化 22.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23.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24.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25.混合课混合课 26.社会 家庭 27.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28.识记 保持 29.随意运动 克服内外困难 30.壬寅学制 31.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32.稳定,统一 3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4.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35.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6.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37.认识 38.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39.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40.制度文化 41.(1)知觉自己的情绪状态。 (2)转移自己的注意。 (3)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4)主动运用语言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42.(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3.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个人身上在心理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其结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特征、气质特征、性格特征等。 44.情绪为刺激所引起;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情绪与动机关系密切。 45.(1)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短,长时记忆保持时间长。 (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容量无限。 (3)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到干扰而遗忘,长时记忆的信息因受到抑制而使信息提取困难。(4)短时记忆以言语听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以意义编码为主。 46.(1)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系统连贯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这一规律提出来的。 (3)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第二,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第三,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 (4)联系实际论述。 【解析】联系实际题属于论述题中中等难度类型的题目。考生在回答此类论述题时可以采取以下策中的任何一个。策一:先把题目中要求论述的主题(如某原则、某规律等)的要点及其解释论述清楚,然后再联系实际、举例加以说明。该策效率较高,但对举的例子要求较高,应能够代表主题所涉及的几个要点。策二:对主题所涉及的要点,一方面进行理论解释,一方面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考生可视自己的情况,灵活采取一种策。 47.(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 (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该题要把含义和贯彻要求联系起来记忆。从含义上说,有两个要点:一是学习动机上,要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二是在学习方法上,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思考。贯彻要求也是围绕这两点来展开的。在联系实际时,可以举一些自己或者别人在某门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原则的事例。 48.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和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叫意志。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2)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49.(1)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 ①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越明确、越高尚、越具有社会意义,对行动的推动作用就越大。 ②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加强目的性教育,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青少年是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