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敬修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敬修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物代谢的描述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青蛙从25℃的室温中被移到5℃的环境中,其耗氧量将减少 B.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糖尿病人多尿的直接原因是葡萄糖随着尿液排出的同时带走了大量的水分 D.玉米胚细胞中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参考答案: B 2. 右下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针对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不应该有结构2和8 B. 结构10中正在形成染色体    C. 结构5、6、7、9都能合成有机物    D. 结构3能将无机碳转变成有机碳 参考答案: C 3. 下列有关方向性的描述,合理的是    A.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时,水分子的扩散是单向的    B.动物细胞合成分泌蛋白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    C.高等动物受到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生物进化时,变异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参考答案: B 4. 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这是因为动物细胞     A.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       B.渗透压远高于细菌或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C.没有成熟大液泡,渗透压调节能力差           D.生长缓慢,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渗透压要求不同 参考答案: A 5. 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参考答案: D 6. 将一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最可能是       (    )        A.人的白细胞     B.鸡的红细胞     C.蛔虫的体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参考答案: D 7. 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将细胞内合成加工的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吐 参考答案: 答案:D 8.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   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卡尔文循环是通过追踪检测14C标记的有机物,最终探明了有机物中的碳通过呼      吸作用转化成了CO2中碳的途径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液培养洋葱的根尖,可以在      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少量的H218O 参考答案: D 9. (06北京卷)用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参考答案: 答案: A 解析: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子细胞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用标记了DNA分子双链,则细胞内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均被标记。第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两个子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的每个DNA分子均有一条链被标记。在第二次细胞分裂时,中期染色体数为20条,均含有被标记的DNA分子,含有40条染色单体(其中含有被标记DNA分子的染色单体为20条);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数目加倍为40条,含有被标记DNA分子的染色体为20条。 10. 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升高 参考答案: A t1→t2,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类囊体薄膜上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A正确;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也不再提高,B错误;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光反应和暗反应都增强的结果,C错误;t4后短时间内,光照停止,ATP产生停止,但是还在消耗ATP,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D错误。 11. 右图表示人体内的某化学反应,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 B.参与b过程的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a、b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 D.反应速率与温度、pH值有关 参考答案: B 12.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7主要用于合成ATP C.6可以来自叶绿体 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     A.第6位的C替换为T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参考答案: B 14. 如图表示人体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部分变化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段核DNA复制 B.b段出现23个四分体 C.d段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D.e段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参考答案: D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专题】坐标曲线图;有丝分裂. 【分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主要变化: 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纺锤丝.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a段DNA含量不变,说明DNA已经在a段之前完成复制,A错误; 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B错误; C、d段由于着丝点分裂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 D、由于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因此在e段即末期不存在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5. 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A.既产生双倍体细胞,又产生单倍体细胞     B.既产生双倍体细胞,又产生三倍体细胞     C.只产生双倍体细胞     D.只产生三倍体细胞 参考答案: B 16. 下列条件中,改变哪—项与提高农作物产量关系不大 A.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B. 适当提高温度 C. 适当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    D. 适当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要求考生理解环境条件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强度的影响,明确农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越多,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越少,则有机物的积累量越大,植物的产量越高。 农作物的产量一般可用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越多,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越少,则有机物的积累量越大,植物的产量越高;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量,有利于提高产量,A不符合题意;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B不符合题意;适当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可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C不符合题意;适当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会增强植物的细胞呼吸,增加有机物的消耗,不利于增加植物产量,D符合题意。 17. DNA的分布,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不存在DNA  B.原核细胞如果含DNA就不含RNA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都不含DNA D.SARS病毒的DNA分布在拟核 参考答案: C 18.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力作用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的方向 B.植物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均能反映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因为其促进了乙烯的合成 D.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来调控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 C 【分析】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有两种:①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有单侧光或者重力的作用),②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和单侧光的影响)。  2、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4、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同时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也会影响激素的合成。 【详解】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的下端运输,不受外界刺激影响,A错误;茎的背地性是指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近地侧生长快,而表现为背地生长,只体现促进作用,B错误;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C正确;植物激素通过调节细胞代谢来调控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运输以及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9. (06全国卷Ⅱ)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与变异之遗传物质的结构和特点。DNA和RNA的组成中五碳糖不同,碱基种类不同,双链结构的都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数量特点应为A=T(U),C=G。 20. 关于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