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长怡实验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南省常德市长怡实验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 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 ,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 V 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 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 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参考答案: B 分析题文:在没有迁入之前,该种群中残翅果蝇(vv)的比例是4%,则v的基因频率是 20%,V的基因频率是1-20%=80%;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种群数量增加一倍,v的基因数目没有改变,则v的基因频率是20%÷2=10%,V的基因频率是1-10%=90%。v基因频率降低的幅度是(20%-10%)÷20%=50%,A正确;V基因频率增加了(90%-80%)÷80%=12.5%,B错误;杂合果蝇的数目不变,但种群数量扩大了一倍,因此杂合果蝇的比例降低了50%,C正确;残翅果蝇的数目不变,但种群数量扩大了一倍,因此残翅果蝇的比例降低了50%,D正确。 2. 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称,南美洲新生儿小头症患者数量猛增,很大程度上与寨卡病毒有关,已经构成了国际卫生紧急事件。寨卡病毒是单链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寨卡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 B. 寨卡病毒的RNA位于其拟核之中 C. 人体T细胞产生抗体可清除该病毒 D. 蚊虫与其体内的寨卡病毒是寄生关系 参考答案: D 【分析】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种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结构。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为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 【详解】寨卡病毒的核酸为RNA,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而彻底水解是产物是核糖、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A错误;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无拟核,B错误;人体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而不是T细胞,C错误;病毒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的完成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也无拟核结构,拟核是原核细胞内具有的结构。 3.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可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前期 C.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分裂期可以发生染色体DNA的转录 参考答案: 答案:C 4. 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其结果是 (  ) A.变成其等位基因             B.DNA分子内部的碱基配对方式改变 C.此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     D.此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A 5. 植物细胞液浓度为0.3g/ml,将其放在清水中足够长时间后,再移到0.1g/ml的蔗糖溶液中,和清水中相比,该植物细胞的体积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参考答案: B 6. 观察下列关于图中DNA分子片段,选择正确的组合      ①把含15N的DNA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的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100%     ②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③DNA连接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④a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b链中该比值,DNA的该比值表现了DNA特异性;a链中(A+G)/(T+G)的比值等于b链中该比值的倒数,该比值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B 7. (03江苏卷)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参考答案: 答案:C 8.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CO2 B.调查某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选青少年型糖尿病 C.模拟尿糖检测的实验用人工配制的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模拟糖尿病人的尿液 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应将洋葱直接放入4oC冰箱诱导生根 参考答案: C 【分析】 1、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调查某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 【详解】 可用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试剂来检测CO2,酸性重铬酸钾通常用来检测酒精,A错误;调查某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而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B错误;模拟尿糖检测的实验用人工配制的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模拟糖尿病人的尿液,C正确;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应待洋葱长出约1cm的不定根时,再将整个装置放入4oC冰箱中诱导培养36h,D错误。故选C。 【点睛】 理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调查人类遗传病、尿糖的检测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等实验的原理和方法,选择实验材料和试剂便可解答本题。 9. 某品种榕树只依靠榕小蜂为其传粉,而这种榕小蜂也只依靠该品种榕树为其提供繁殖后代的场所和食物。某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该品种榕树之所以能吸引榕小蜂是因为该品种榕树的隐头花絮能分泌4-甲基苯甲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榕小蜂与该品种榕树的种间关系为寄生 B.该品种榕树依靠化学信息吸引榕小蜂 C.榕树开花季节,榕小蜂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有隐头花絮的植物都能分泌4-甲基苯甲醚 参考答案: B 从题干信息可知,该品种榕树与榕小蜂彼此之间在“帮助”对方的同时也能获得“好处”,可见该品种榕树与榕小蜂的种间关系应为互利共生,A项错误。4-甲基苯甲醚属于化学信息,B项正确。只有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才能呈“J”型增长,C项错误。根据“该品种榕树只依靠榕小蜂为其传粉,而这种榕小蜂也只依靠该榕树为其提供繁殖后代的场所和食物”和该品种榕树吸引榕小蜂的原因是该品种榕树能分泌4-甲基苯甲醚可知,只有该品种榕树才能分泌4-甲基苯甲醚,D项错误。 10. 研究人员想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在基因A中,而大肠杆菌不带任何抗性基因,为了准确筛选所需的工程菌,应使用的培养基是(   ) A.含链霉素培养基 B.含CaCl2的培养基 C.含链霉素培养基和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 D.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 参考答案: C 11. 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  ) A.有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参考答案: B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根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公式计算即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可以用以下两个反应式来表示: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有氧呼吸时,二氧化碳和葡萄糖之比为6:1,无氧呼吸时则为2:1,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公式,有氧呼吸时,二氧化碳和葡萄糖之比为6:1,无氧呼吸时则为2:1,由于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又有氧呼吸时氧气和二氧化碳之比为1:1,故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2:1,故有的酵母菌参与有氧呼吸,有的酵母菌参与无氧呼吸. 故选:B.   12. 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萨顿通过果蝇的白眼和红眼这一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 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 摩尔根等绘出了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 参考答案: D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的红白眼这一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C错误。摩尔根及其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D正确。 点睛: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需要实验验证,而假说-演绎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 13. 下列关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流经肝脏后的血液,血糖含量可能升高或降低 B. 血浆中含有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C. 血浆的葡萄糖可以被肌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分解 D. 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与蛋白质、Na+和Cl-的含量有关 参考答案: C 肝脏细胞可以合成肝糖原,也可以分解肝糖原,从而影响血糖浓度,所以液流经肝脏,血糖含量可能升高或降低,A正确。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分布在血浆和组织液中,B正确。血浆的葡萄糖被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被线粒体氧化分解,C错误。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D正确。 14.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浆蛋白和脂肪酸等     B.免疫系统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碳酸、乳酸具有调节血浆pH稳定的作用     D.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病毒、细菌都能进入毛细淋巴管 参考答案: C             15. 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生命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代谢活动的强度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无关     ②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③糖类、蛋白质、脂肪在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都产生水  ④水分和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平衡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稳态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一项    参考答案: A 16. 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参考答案: B 17. 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不会明显增加 B.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对于动物和大多数细菌来说乙→甲所需要的能量均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