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理工中专高中部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理工中专高中部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 B 2. 下列有关酶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工程产品相对安全且应用广,基因工程产品安全性稍弱且可能影响生态环境     B.酶工程合成的是非天然存在的蛋白质,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C.酶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     D.酶工程中通过层析提纯酶蛋白,基因工程中通过筛选获得受体细胞 参考答案: A 3. 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AB段,DNA进行复制,所需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②若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由细胞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和中心体膜等构成其生物膜系统  ③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该细胞中央平面将出现赤道板  ④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活动  ⑤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在BC段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参考答案: D 4. 下列有关效应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接受兴奋,进行活动   B.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C.是肌肉或腺体   D.是构成反射弧的最后一环节 参考答案: C 5. 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   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 2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双缩脲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    ②温度设置不合理    ③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①和②正确    D.①②③都正确 参考答案: D 6. 在动物的睾丸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分别针对X、Y、Z的答案正确的是(  )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6、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参考答案: A 7. 以少量葡萄糖为碳源,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别培养酵母菌,当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已用尽时,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生长量(干重)和酒精量。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      (    )     A.生长量多,酒精量少                   B.生长量少,酒精量多     C.生长量和酒精量都少                   D.生长量和酒精量都多 参考答案: A 8.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参考答案: 9. 下列与细胞增殖有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③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所有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⑤二倍体生物减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不含同源染色体    ⑥二倍体生物减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含有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参考答案: 答案:B 10.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通常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B. 验证淀粉解对淀粉和麦芽糖的催化作用时,用斐林试剂检测无法区分实验结果 C. 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可将染色体染色 D. 调査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参考答案: B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麦芽糖和其水解产物葡萄糖都能属于还原糖,都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验证淀粉解对淀粉和麦芽糖的催化作用时,用斐林试剂检测无法区分实验结果,B正确;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用于材料的固定,C错误;调査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11.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有C、H、O、N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生物大分子 B.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成分单位 C.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同 参考答案: D 12.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右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参考答案: C 13. 如图为人体细胞合成的某种酶的酶促反应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酶在细胞外液中发挥作用 B.该酶是高尔基体中合成的 C.在a点所对应的温度保存该酶最适合 D.在肝细胞可以检测到合成的酶的基因 参考答案: D 【考点】39:酶的特性.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4、分析题图中人体细胞合成的某种酶的酶促反应曲线: 曲线甲是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由图知该酶约在37℃时催化反应的速率最快,说明改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a点对应的温度)约为37℃;曲线乙是酶促反应速率随pH变化的曲线,由图知该酶约在pH为2时催化反应的速率最快,说明改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约为2;据此推测该酶可能为胃蛋白酶.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知,该酶可能为胃蛋白酶(在胃中发挥作用),胃蛋白酶存在于胃液中,胃液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A错误; B、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B错误; C、在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而保存该酶通常是在较低温度下保存,C错误; D、合成胃蛋白酶的基因存在于人体一切体细胞中,所以在肝细胞中可以检测到合成该酶的基因,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人体细胞合成的某种酶的酶促反应曲线,考查酶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本质和特性,通过分析题图曲线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4.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由此可推测赤霉菌 A.能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B.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 C.能产生赤霉素,促进植株发育      D.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特殊物质 参考答案: D 15. 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 B.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 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 D.细胞在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 参考答案: D 【考点】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本题是对氧气对无氧呼吸过程的影响及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关系的应用,水淹开始,由于土壤溶液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有氧呼吸速率下降,此时的无氧呼吸因氧气存在受抑制,因细胞呼吸下降,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的消耗,逐渐减少,对无氧呼吸的抑制作用减小,无氧呼吸逐渐增强,细胞呼吸强度增加,由于无氧呼吸过程产生酒精对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细胞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又减弱. 【解答】解:A、Ⅰ阶段,由于长期浸水土壤中氧气浓度降低,细胞有氧呼吸的速率下降,A正确; B、Ⅱ随氧气浓度的进一步降低,对无氧呼吸的抑制作用减弱,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B正确; C、Ⅰ阶段活性速率下降是由于氧气浓度降低,有氧呼吸速率降低和无氧呼吸由于氧气存在受抑制,Ⅲ活性速率下降是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二者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C正确; D、a点氧气浓度高于b点,有氧呼吸强度比b大,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氧气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影响,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的毒害作用,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氧气浓度的关系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16. 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元素 C O N H S Fe 含量(%) 92.393 3.518 2.754 1.214 0.006 0.006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参考答案: C 1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参考答案: B 18.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凋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汁数且没有震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参考答案: A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分析】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可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并且打开电灯;采用样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