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2表示某种活性物质在一个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含量变化曲线。这种物质可诱导 A.染色体复制                     B、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 C.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参考答案: B 2.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和加酒所发挥的作用相同的是(     ) A.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用豆腐块变硬 B.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C.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D.促进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参考答案: B 3.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内质网——“养料制造车间” B.叶绿体——“能量转换站” C.囊泡——“深海中的潜艇” D.ATP——能量“通货” 参考答案: A 4. 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冬季采用了“四位一体”(“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考)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下列关于此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温室和猪禽舍间CO2和O2的扩散,有利于提高产量 B. 禽畜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减少,生长速率提高 C. 粪便、落叶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液沼渣可作为肥料 D. 温室保温所需的热能主要来自于生物呼吸产热 参考答案: D 5. 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Ⅲ-13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甲病、乙病均是单基因遗传病。已知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Ⅱ-8,请据图回答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 A.他的父亲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B.他的母亲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C.他的父亲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D.他的母亲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参考答案: D 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母亲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X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裂,姐妹染色体没有分开,导致染色体异常。故选D 6. 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萤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获得高水平的表达。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 ①萤火虫与烟草植物的DNA结构基本相同 ②萤火虫与烟草植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③烟草植物体内合成了萤光素 ④萤火虫和烟草植物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7. 以RNA为模板,即按照RNA中核尊酸顺序合成DNA(称逆转录)此过程中需要的酶是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RNA指导的RNA聚合酶     C.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参考答案: C 8. 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D.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 参考答案: C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 土壤稀释液灭菌会将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杀死导致无法获得所需菌种。 9. 下列各组物质,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A. ATP、胰岛素、性激素 B. 多肽、RuBP、丙酮酸 C. 糖原、乳糖、乳酸 D. 油脂、叶绿素、甘油 参考答案: C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组成元素是C、H、O;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等;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 脂肪的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元素是C、H、O; ATP是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组成,含有C、H、O、N、P元素。 【详解】A、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组成元素是C、H、O,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胰岛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三者不同,A错误; B、多肽的组成元素和单体氨基酸是一样的组成元素有:C、H、O、N,个别的还有S、P;RuBP的组成元素是C、H、O、P;丙酮酸元素组成为C、H、O,因此B错误; C、糖原的组成元素是C、H、O;乳糖属于糖类中的二糖,糖类的元素组成只有C、H、O;乳酸是由C、H和O三种元素组成的,C正确; D、油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为C、H、O、N、Mg;甘油的组成元素有碳氢氧,D错误。 故选:C。 【点睛】易错点:叶绿素元素组成为C、H、O、N、Mg,有一个Mg元素容易忘记;糖类的元素组成只有C、H、O。 10. 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参考答案: C 11. 当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并不相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两套,设为甲、乙,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下列构思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在光照下测定O2释放量,乙装置在黑暗下测定CO2释放量 B.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CO2释放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C.甲装置烧杯中盛放清水,测定气体体积变化量,乙装置换成CO2吸收剂,测定O2消耗量 D.甲装置烧杯中盛放CO2缓冲剂(可吸收和放出CO2),测定氧气消耗量,乙装置放死亡种子作对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噬菌体和根霉 B.蓝藻和变形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变形虫和草履虫 参考答案: D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常考的生物: ①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②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③常考的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解答】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根霉是真核生物,A错误; B、蓝藻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B错误; C、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C错误; D、变形虫和草履虫都是真核生物,D正确. 故选:D.   13. 右图是探究温度对水螅种群增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培养过程中,水螅的种群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B.在30℃时水螅种群呈“S”型增长,种群增长速率在15天左右最大 C.在10℃、20℃时水螅种群呈“J”型增长,且20℃时种群增长速率较大 D.实验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水螅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参考答案: D 根据图示分析,水螅的种群密度20℃时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30℃时水螅种群密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变化不大。 14. 右下图为某雄性动物皮肤生发层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分裂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型是:BbXAY和BbXaY B.该细胞发生的变异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引起的 C.该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D.若B所在的染色单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则其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全部异常 参考答案: C 15. (02粤豫桂卷)给成年大鼠连续3周饲喂甲状腺激素后,与对照组比较,会出现     A.体重增加                        B.嗜睡          C.耗氧量下降                      D.对低氧环境耐受能力下降 参考答案: 答案:D 16. 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  块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情况 尿素 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铵 硫酸铵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 55.56 65.26 56.88 55.44 55.11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A.K            B.N            C.P        D.S 参考答案: A 17. 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和O2释放量的变化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该细胞可以不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为b时,该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光照强度为c时,该细胞有机物积累量为零 D.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为8个单位 参考答案: A 18.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                          A.1/2       B.1/4          C. 5/8       D.3/4 参考答案: C 19.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却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男孩的几率是1/8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l/2 参考答案: 答案:A 20. 运动性低血糖症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血糖降低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不适的现象,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者死亡。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运动性低血糖症的形成与胰岛素有关,与胰高血糖素无关 B. 出现运动性低血糖轻微症状时,可通过饮用糖水得以恢复 C. 当内分泌紊乱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时,易发生运动性低血糖症 D. 为防止发生运动性低血糖症,应避免在饥饿时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参考答案: A 分析】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详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运动性低血糖症的形成与胰岛素有关,与胰高血糖素也有关,A错误;出现运动性低血糖轻微症状时,可通过饮用糖水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从而缓解低血糖症状,B正确;当内分泌紊乱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时,会使血液中血糖含量降低,易发生运动性低血糖症,C正确;饥饿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降低,若饥饿时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则会引起运动性低血糖症,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运动性低血糖症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血糖降低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不适的现象,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者死亡”,再根据题意作答。 21. 在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