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大褚村乡回族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市大褚村乡回族中学2022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A)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B)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A.35%    B.29%    C.28%  D.21% 参考答案: A 【Ks5u解析】DNA双链中A+T与DNA单链中A+T比例相同,所以a链中C占35%,则互补链b上G占35%。 2.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参考答案: D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上,H2O在光下分解的过程也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CO2的固定和淀粉的合成发生在暗反应中,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所以D正确。 3. 下列有关两种生物变异的种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图B中发生了易位,二者都属于基因重组 B.图A和图B两种变异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可能发生 C.当发生图A所示变异时,由同一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是不相同的 D.图A和图B中发生交换的基因都为非等位基因 参考答案: C 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厌氧呼吸获得能量 B.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 和tRNA组成 D. 蓝细菌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B 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但有些含有有氧呼吸的酶,所以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细胞分化、衰老、癌变都会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B正确。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C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也没有染色体,D错误。 点睛:细胞凋亡、衰老、癌变、坏死的区别 项目 细胞凋亡 细胞衰老 细胞癌变 细胞坏死 与基因的关系 受基因控制 可能有关 基因突变 不受基因控制 细胞膜的变化 内陷 皱缩 糖蛋白 减少 破裂 形态变化 破裂 细胞萎缩 呈球形 外形不规则变化 影响因素 受基因严格的控制 内、外因共同作用 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 电、热、冷、机械等各种不利因素 对机体的 影响 对机体 有利 对机体 有利 对机体 有害 对机体 有害 5.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含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B.引起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利用生物资源 C.标记重捕法可用于动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 D.遗传多样性能有效地的增大种群基因库 参考答案: B 【考点】B6: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物种灭绝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正确. B、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引起物种灭绝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B错误. C、标记重捕法是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方法;C正确. D、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D正确. 故选:B. 6.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C.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D.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参考答案: B 7.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P F1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 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 参考答案: C 8.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基因型 DDFF DDff DdFF Ddff DDFf DdFf 比例 1 1 1 1 2 2     A.DDFF×DDFF       B.DdFf×DdFf       C.DdFf×DDFf       D.DdFF×DdFf 参考答案: C 9.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参考答案: A 10. 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  类囊体膜 参考答案: C 11. 果蝇的野生型和突变型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自然种群的果蝇全为野生型,现用该自然种群中一对野生型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研究发现突变型雄果蝇出现是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l)基因突变是指: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若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性状为      ,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 (3)若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母本,判断理由是           .若要推测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显隐关系,可用该突变型雄果蝇与自然种群中的野生型雌果蝇(未发生基因突变)交配,如果      ,则野生型为显性性状. 参考答案: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2)突变型   父本或母本 (3)雄果蝇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来自母本   子一代雌、雄果蝇全为野生型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根据题意分析,一对野生型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且已知是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分析答题. 【解答】解:(1)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2)若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野生型果蝇的后代出现的突变型是显性性状,可能是父亲或母亲的基因型由aa突变为Aa的结果. (3)若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应该为XaXa,XaY,后代雄果蝇为XAY,说明母亲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因为雄果蝇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来自母本.若要推测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显隐关系,可用该突变型雄果蝇与自然种群中的野生型雌果蝇(未发生基因突变)交配,如果子一代雌、雄果蝇全为野生型,则野生型为显性性状;如果子一代雌果蝇全为突变型,雄果蝇全为野生型,则突变型为显性性状. 12. 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下列过程一定在生物膜结构上进行的一组是                (    )     ①氧气的生成                            ②NADPH变为NADP+     ③ADP转变为ATP                         ④光能转变为电能        ⑤DNA复制和转录    ⑥抗体的合成     ⑦构成细胞板的物质的合成                ⑧NADP+变为NADPH        ⑨星射线或纺锤丝的形成     A.①④⑦⑧         B.①③④⑥⑧       C.②④⑦⑧⑨       D.②③⑤⑥⑨ 参考答案: A 13. 下列关于基因、遗传信息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C.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肯定具有相同的碱基数量    D.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 参考答案: C 14. 下列各物质组成中含有糖类物质的是 A.RNA          B.性激素          C.胰岛素        D.血红蛋白 参考答案: D 略 15. 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   B.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   C.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   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参考答案: B 16. 下表为测定的人体细胞外液(表中没列出淋巴的测定数据)与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ol/L) Na+ K+ Ca+ Mg+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 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 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 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参考答案: C 【分析】 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A正确;②血浆中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③组织水肿现象,B正确;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扩散到②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17.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