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可见光通过胶体出现“光路”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 B.胶体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C.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搅拌可制得Fe(OH)3胶体 参考答案: B 2.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参考答案: B 【知识点】元素化合物 【答案解析】B解析: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发生的反应为CuO+H2Cu+H2O,固体由CuO变为Cu,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A错误;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固体由Na2O2变为Na2CO3,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B正确;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反应前后各物质均为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C错误;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Zn + Cu(NO3)2 ==== Zn(NO3)2+ Cu,固体由Zn变为Cu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D错误。 【思路点拨】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根据方程式判断量的变化,不一定要具体计算。 4. (08福建省质检)黄磷(P4)与浓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4 + 3KOH + 3H2O    PH3↑+ 3KH2PO2 被氧化的P与被还原的P的质量之比为(   ) A.1∶2             B.2∶1              C.3∶1             D.1∶3     参考答案: 答案:C 5. 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电源的负极 B.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C.阴极区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H213.44L时有0.1molCr2O72﹣被还原 参考答案: BD 解析:A.由图可知,右侧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右侧铁板为阴极,故左侧铁板为阳极,故A为电源正极,故A错误; B.左侧铁板为阳极,铁放电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被溶液中的Cr2O72﹣氧化,反应生成Cr3+、Fe3+,发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故B正确; C.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氢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pH增大,故C错误; D.13.44 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6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Fe2+)==0.6mol,根据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可知,被还原的Cr2O72﹣的物质的量为0.6mol×=0.1mol,故D正确; 故选BD. 6.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有“”的包装材料可以用来包装食品 B.酒精消毒原理是将病毒彻底氧化 C.GaN中的氮和镓均属于第IIIA族元素 D.麦芽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参考答案: D 考点:蔗糖、麦芽糖简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乙醇的化学性质. 分析:A、聚乙烯能用于包装食品,聚乙烯塑料标志是PE; B、消毒杀菌的作用是让细菌、病毒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C、N元素处于第VA族; D、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为多羟基醛,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答:解:A、聚乙烯能用于包装食品,聚乙烯塑料标志是PE,PVC标志是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包装食品,故A错误; B、消毒杀菌的作用是让细菌、病毒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故B错误; C、N元素处于第VA族,Ga处于第IIIA族,故C错误; D、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为多羟基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正确,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塑料的表示方法,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其应用,难度不大. 7.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 D.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氧化性:2MnO+6H++5H2O2===2Mn2++5O2↑+8H2O 参考答案: A 略 8. 某温度下,0.1 mol/L醋酸溶液的pH=3。将该温度下0.2 mol/L醋酸溶液和0.2mol/L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pH=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0.0l mol/L醋酸溶液的pH=4 B.该温度下,用0.1 mol/L醋酸和0.01 mol/L醋酸分别完全中和等体积0.1 mol/L的NaOH溶液,消耗两醋酸的体积比为1∶10 C.该温度下,0.2 mol/L醋酸溶液和0.4 mol/L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pH<4.7 D.该温度下,0.2 mol/L醋酸溶液和0.4 mol/L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pH=4.7 参考答案: BD 9.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加热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C.棉、麻、丝、毛燃烧后都只生成CO2和H2O     D.远距离运输水果时,为防止水果早熟,可以将水果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 参考答案: B 略 10.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 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6OH-=NH3↑+H2O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3NO3-=Ag++NO↑+H2O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B 略 12. 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现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主要结构在不同pH条件下有以下存在形式: (GlC=葡萄糖基)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I和Ⅱ中均含有二个苯环 C.I和Ⅱ中除了葡萄糖基外,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I和Ⅱ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参考答案: B 略 13.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但互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A2-与B3+有相同电子层结构,C、D同周期但不相邻,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D>B>A 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D的强 C.A分别与B、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B、C单质均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2-和B3+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为O,B为Al,C、D位于第三周期,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即C为Si,D可能为S,也可能是Cl,A、半径大小比较: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原子序数,电子层数相等,半径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减小,因此有r(S2-)或r(Cl-)>r(O2-)>r(Al3+),故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即非金属性S(Cl)>Si,故错误;D、2Al+2NaOH+2H2O=2NaAlO2+3H2↑,Si+2NaOH+H2O=Na2SiO3+H2↑,故正确。 14. 知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右图是最简单的Cu—Zn原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铜片做正极、锌片做负极       B.锌片上有氢气生成       C.铜片上的反应是:        D.离子交换膜可用阳离子交换膜,也可用阴离子变换膜   参考答案: 答案;B 1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NH4Br的电子式:        B. S的结构示意图: C.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D.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装置 实验序号 试管中的药品 现象 实验Ⅰ 2mL银氨溶液和数 滴较浓NaOH溶液 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银镜 实验Ⅱ 2mL银氮溶液和 数滴浓氨水 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Ag(NH3)+2  + 2H2O == Ag+  +  2NH 3  +  H2O     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 (I)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__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                              ②产生Ag2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瑕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 实验及现象:向AgNO3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还原Ag2O。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   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稀HNO3,清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辉铜矿石主要含有硫化亚铜(Cu2S)及少量脉石(SiO2)。一种以辉铜矿石为原料制备硝酸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1)写出浸取过程中Cu2S与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回收S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