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彩亭桥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彩亭桥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固体质量减轻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参考答案: C 2. 参考答案: A 略 3. 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Cl-存在 B.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SO42-存在 C.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D.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CO32- 参考答案: 答案:C 4.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下,0.2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室温下,1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参考答案: D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根据电子守恒计算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及分子数; B.氢氧化钠溶液的氢离子是水电离的,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3mol/L; C.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氧气得到电子,1mol氧气得到4mol电子; D.该反应中,铵根离子中的氮原子被氧化成氮气,硝酸根离子中部分氮原子被氧化成氮气,生成4mol氮气转移了15mol电子. 解答:解:A.0.2mol铁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mol,根据电子守恒,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mol,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NA,故A错误; B.室温下,1L pH=13的Na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10﹣13mol/L,溶液中氢离子是水电离的,所以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10﹣13NA,故B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氧气得到电子,标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氧气完全反应得到4mol电子,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A,故C错误; D.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生成4mol氮气转移了15mol电子,28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1mol氮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75mol,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选项D为难点和易错点,注意正确分析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情况. 5. 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参考答案: C 略 6. 向某二价金属M的M(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生成了MCO3沉淀,过滤,将 沉淀置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V L气体,如果计算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你认为还必需提供下列哪项数据      A.M(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B.与M CO3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MCO3的质量                             D.题给条件充足,不需要再补充数据 参考答案: C 略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B.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不能检验淀粉和纤维素是否发生了水解 C.油脂的水解反应,都是皂化反应       D.橄榄油、茶籽油和花生油等都能使溴水褪色 参考答案: D 略 8. 奎宁酸和莽草酸是某些高等植物特有的脂环状有机酸,常共存在一起,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奎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莽草酸的大18 B.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奎宁酸和莽草酸 C.等物质的量的奎宁酸和莽草酸分别与足量Na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H2的体积比为5:4 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参考答案: B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A.由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可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关系; B.莽草酸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奎宁酸含有羟基,都可被氧化; C.含有羟基和羧基,都可与钠反应; D.只有羧基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解答】解:A.奎宁酸和莽草酸的分子式分别为C7H12O8、C7H10O5,奎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莽草酸的大18,故A正确; B.莽草酸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奎宁酸含有羟基,都可被氧化,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含有羟基和羧基,都可与钠反应,消耗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故C正确; D.只有羧基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含有1个羧基,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9. 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W元素的单质是制备漂白液的重要原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X Y   Z   W A. 简单氢化物沸点:XO2-,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能力,解题关键:推断元素,易错点A,明确元素周期律,注意元素性质的特殊性。 10. (双项选择题)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B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溶液变蓝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参考答案: AD 11. (08上海12校联考)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2、AgNO3各0.01mol的溶液加入0.01mol铁粉,充分搅拌后发生的变化是                                    (    )        A.铁溶解,但没有其他金属析出        B.铁溶解,只析出0.01mol银        C.铁溶解,析出0.01mol银和0.005mol铜        D.铁溶解,只析出0.01mol铜   参考答案: 答案:B 12. 生物冶金技术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这项技术的关键之一是寻找 一些特殊的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是一种蛋白质         B.酶只有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选择性和专一性 D.发展生物冶金技术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参考答案: B 略 13. 下列溶液中的各组离子,通入过量SO2气体后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Ba2+、Ca2+、Cl﹣ B.OH﹣、CO32﹣、Na+ C.Ca2+、ClO﹣、Cl﹣ D.H+、Fe3+、NO3﹣ 参考答案: A A.Ba2+、Ca2+、Cl﹣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二氧化硫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OH﹣与SO2气体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ClO﹣具有氧化性,能够将SO2气体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Ca2+反应生成硫酸钙,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O3﹣在H+存在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够氧化SO2气体,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14.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矾与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与消毒,这两者的作用原理是一样的 B.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的富脂食物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里放生石灰    C.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该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酸雨就是pH <7的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SO2、NO2等造成的 参考答案: C 略 15. (08松江区第一期末)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并游离存在于溶液中的c(H+)=1×10-a mol/L。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7时,此溶液中水的电离一定是受到了抑制 B.a<7时,此溶液中水的电离一定是受到了促进 C.a>7时,此溶液的pH为a或14-a D.a<7时,此溶液的pH为a或14-a 参考答案: 答案:B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实验室由铬铁矿粉制备重铬酸钾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Na2CrO4+Fe2O3+CO2+NaNO2 (未配平)。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及含硅杂质。 (2)步骤④调滤液2的pH最合适的试剂是_________。 A.H2SO4溶液 B.KOH溶液 C.浓盐酸           D.K2CO3粉末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粗略判断pH已调至合适范围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至____________,停止加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 (4)本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抽滤的装置,下列关于抽滤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 A.抽滤时,先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B.下图抽滤装置中只有2处错误 C.抽滤得到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支管口倒出 D.洗涤沉淀时,应开大水龙头,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减小沉淀的损失。 (5)某同学用m g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为了测定产率,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将所有产品加水溶解并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入过量2mol·L–1H2SO4,再加1.1g KI,加塞摇匀,充分反应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