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晴岚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晴岚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若已知太阳的一个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可求(  ) A.该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D.太阳的平均密度 参考答案: B 解:A、研究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mr,知道行星的运动轨道半径r和周期T,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G,通过前面的表达式只能算出太阳M的质量,也就是中心体的质量,无法求出行星的质量,也就是环绕体的质量.故A错误; B、通过以上分析知道可以求出太阳M的质量,故B正确; C、本题不知道行星的质量和体积,也就无法知道该行星的平均密度,故C错误. D、本题不知道太阳的体积,也就不知道太阳的平均密度,故D错误. 故选B. 2. 在100 m跑的比赛中,测得王强同学6s末的速度为9.2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4m/s,则他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 A.9.8m/s B. 10.4m/s C.9.2m/s D.10m/s 参考答案: D 3. 关于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 参考答案: D 4. (多选)一起重机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时,起重机的有用功率达到最大值P,此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至重物达到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为止,则整个提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B.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C.重物的最大速度   D.重物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参考答案: ACD 5. 人造卫星在太空绕地球运行中,若天线偶然折断,天线将 A.继续和卫星一起沿轨道运行 B.做平抛运动,落向地球 C.由于惯性,沿轨道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远离地球 D.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向地球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横波瞬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此时的运动方向向下,且经过0.2s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此波的传播方向为 向左 ,波速为 0.05 m/s. 参考答案: 解:质点A的振动方向向下,根据上下坡法知,波的传播方向向左. 可知波形的平衡位置传播到质点A平衡位置处,传播的距离为1cm,则波速v=. 故答案为:向左,0.05. 7. 质量为0.4kg的小球,用0.4m长的细线拴住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在圆周最高点速度为3m/s时,细线的拉力是         。 (2)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4N,则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是        。 参考答案: 8.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最大刻度为5 N)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沿直线运动(如下图).试问:(1)这时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为___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N,     (2)如果在木块上再加一个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滑动摩擦力将____.(变大/变小/不变)这一事实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3.0N   3.0N    增大      增大   压力有关 9. AC、BD两杆均以角速度ω绕A、B两固定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转动,AB=,转动方向如图所示,当t=0时,a =β=600,则t时刻交点M的速度为      ,加速度为     . 参考答案: 10. 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1 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烛做的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在蜡块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假设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蜡块在玻璃管内每1 s上升的距离都是10 cm,玻璃管向右匀加速平移,每1 s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 cm、7.5 cm、12.5 cm、17.5 cm.图乙中y轴表示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轴表示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蜡块位于坐标原点. (1)请在图乙中画出蜡块4 s内的轨迹; (2)玻璃管向右平移的加速度a=________; (3)t=2 s时蜡块的速度v2=________. 参考答案: (1)(3分)   (2)5×10-2 m/s2      (3分) (3)0.1414 m/s 或 11. 如图所示,A、B两轮半径之比为1:3,两轮边缘挤压在一起,在两轮转动中,接触点不存在打滑的现象,则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_____。A轮半径中点与B轮边缘的角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_____。   参考答案: 1:1    ,     3:1    12. 小明和小帆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变化关系,对于橡皮筋和小车连接的问题,小明和小帆同学分别有两种接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填“甲”或者“乙”)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        。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参考答案: 甲      D    13. 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段加速度为           m/s2,在AB段作               运动,加速度大小是       m/s2。 (2)物体的最大位移是         m。 参考答案: 1,匀减速直线,2,12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        . (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g取9.8m/s2) (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   m/s.(g取10m/s2) (4)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参考答案: (1)水平   初速度相等 (2)1.6 (3)1.5    2 (4)BC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分析】(1、4)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 (2)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根据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间隔求出初速度. 【解答】解:(1)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斜槽末端应切线水平,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 (2)根据y=得,t=,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2L=gT2得,T=,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B点的竖直分速度. (4)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不影响实验的测量,只要保证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故A错误.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会增大误差,故B正确. C、建立坐标系时,应以小球在斜槽末端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为坐标原点,若以末端为坐标原点,会增大误差,故C正确.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远一些,会减小实验的误差,故D错误. 故选:BC. 15.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高度释放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A.调节斜槽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轨迹已擦去).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L=2.5cm.g取10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①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②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是       ③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 参考答案: (1)ACD (2)①1m/s;②1.25m/s;③0.075s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 (2)根据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间隔求出初速度.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b点的速度.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抛出点到b点的时间. 【解答】解:(1)A、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需调节斜槽的末端切线水平,故A正确. B、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相等,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故B错误,C正确.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防止由于摩擦改变小球的运动轨迹,故D正确.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平滑曲线连线,作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故E错误. 故选:ACD. (2)①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L=gT2得,,则初速度. ②b点的竖直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b点的速度=m/s=1.25m/s. ③从抛出点到b点的时间t=. 故答案为:(1)ACD (2)①1m/s;②1.25m/s;③0.075s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12分)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求:        (1)工件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2)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工件从A到B的平均速度  这说明工件在6s内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1)设工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则  且S-1+S2=L   联立解得t1=2s (2)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17. 质量是1kg的小球用长为0.5m的细线悬挂在O点,O点距地面的高度为1m,如果使小球绕过O点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细线的最大承受拉力为12.5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