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宝山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宝山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下列说的话可能错误的是ww A.甲乙同时记时 B.乙比甲先运动 C.甲计时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参考答案: B 2. 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某一位置P处斜向上抛出,到达斜面顶端Q处时速度恰好变为水平方向,已知P、Q间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则关于抛出时物体的初速度v0的大小及其与斜面间的夹角α,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有(  ) A.tanα=tanθ B.tanα= C.v0= D.v0=cosθ 参考答案: B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采用逆向思维,物体做平抛运动,抓住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初速度以及夹角的关系. 【解答】解:运用逆向思维,物体做平抛运动,根据得,t=,则P点的竖直分速度,P点的水平分速度=,则=.故C、D错误. 设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根据平抛运动的推论有tanβ=2tanθ,又α=β﹣θ,根据数学三角函数关系可求得tanα=.故B正确,A错误. 故选:B. 3.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它的动能的方向 B.如果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可以肯定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 C.如果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不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使物体的动能增大 D.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冲量不一定能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 BD 4. (多选)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图中所示地形的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 A. 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 B.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 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 D. 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参考答案: AC 5. (单选题)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 B 与水平面间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子弹 A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并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木块、弹簧、子弹合在一起作为研 究对象,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 中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 能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 能守恒 参考答案: B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在月球上以初速度自高h处水平抛出的小球,水平射程可达x远。已知月球半径为R,如果在月球上发射一颗月球的卫星,它在月球表面附近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是           。 参考答案: 7.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像可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m/s2,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是         m。 参考答案: 8. (填空)(2013秋?秀英区校级期末)重力为400N的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当用80N的水平推力推物块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当用160N的水平推力推物块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参考答案: 80,100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μN=0.25×400=100N, 当用80N的水平推力推物块时,推不动,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80N, 当用160N的水平推力推物块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N; 故答案为:80,100 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 (1)FH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m/s (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F时重锤的速度为vF=____________ m/s 参考答案: 10.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s内沿半径是20m的圆周运动了5圈,则其线速度大小是   m/s,周期是    s,角速度是    rad/s. 参考答案: 62.8,2,3.14 解:物体,10s内沿半径是20m的圆周运动了5圈,所以周期:T=s 线速度的大小v==m/s. 角速度:ω===π≈3.14rad/s. 故答案为:62.8,2,3.14 11. 一质点绕半径为的圆运动,若质点运动了周,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__;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    _,最大路程是____  __。 参考答案:            12. 一辆质量为2.0×103kg的汽车在每前进100m上升5m的倾斜公路上向上行驶.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空气和摩擦的阻力共恒为1.0×103N,且保持功率恒为50kW,则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25 m/s;当汽车加速度为4.0m/s2时的速度为 5 m/s.(g取10m/s2) 参考答案: 25,5 解:保持功率不变,当牵引力等于阻力加上重力沿斜面的分量时,速度达到最大即为: P=FV=(f+mgsinθ)V 解得:V= 由F′﹣f﹣mgsinθ=ma得: F′=f+ma+mgsinθ=1000+1000+2000×4N=10000N P=F′V′ 解得:V′= 故答案为:25,5 13. 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1m和2m时,物体的动能之比是________;下落1s和2s后物体的动能之比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1:4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点,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       )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B.描下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D.两个弹簧秤的读数 (2)做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图中的       是和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和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参考答案: 15.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2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 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 “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如图:             (1)实验时,打点计时器采用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v2 =_____________(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  (2)(3)、加速度a=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交流      0.02s        (2)v2 =(d2-d1)/2T (3分)       (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                                 (3)加速度a=__ 0.60m/s2____(3分)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为宇宙中有一个恒星系的示意图,A为该星系的一颗行星,它绕中央恒星O运行轨道近似为圆,天文学家测得A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0, (1)中央恒星O的质量是多大? (2)长期观察发现,A行星实际运动的轨道与圆轨道总存在一些偏差,且周期性地每隔t0时间发生一次异动,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行星外还存在着一颗未知的行星B(假如其运动轨道与A在同一平面内,其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它对A行星的万有引力引起A轨道的偏离(整体上,A轨迹仍可视为圆轨道,如图)。根据上述现象及假设,请你对未知行星B运动的周期和半径做出定量的预测。             参考答案: 见解析 解:求周期T0: 由题意可知,A、B相距最近时B对A的影响最大,且每隔t0时间相距最近,这时A行星恰好比B行星多运行了一圈即2π。 法一:由,解得。 法二:设B行星周期为TB,则有,解得。 求半径R0: 法一:设B的行星质量为m/,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B,则有,解得 法二:由开普勒第三定律:,解得   17. 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d,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1)求绳断开时球的速度大小v1 (2)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 (3)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参考答案: 18. 跳台滑雪是冬季奥运会项目。运动员从倾角为37°角的斜面下滑100m后跳出跳台,如图所示,假设运动员水平跳出平台,运动员跳出平台下落20m高时,运动员往前的水平距离为多少?(假设斜面光滑,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 参考答案: 运动员离开平台后做平抛运动,有 竖直方向:……1分 水平方向: …………………1分 所以水平距离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