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带挈(qiè)        相公(xiàng)       行事(háng)        星宿(sù) B.腆着(tiăn)        解元(jiĕ)          痴心(chī)          簇拥(cù) C.报帖(tiĕ)          拙病(zhuō)        踱步(dù)          心窍(qiào) D.兀自(wù)        桑梓(zĭ)             侥幸(jiăo)        作揖(yī)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草地这种广袤(mào)的疆域里,风与雪所挟(xiá)持的自然力量轻易地主宰着原本脆弱的生命,无数牲畜纷纷倒下。 B.娇艳的荷花早已凋零而去,荷叶却依然亭亭如盖,一阵风吹过,满塘摇曳(yè)舞动着,卷(juǎn)起一波又一波长短绿浪。 C.不要憎(zēng)恶生活给予的负荷,因为跋涉的煎熬、挫败的洗礼会让我们厚重而充盈,让我们用一种佝偻(lǚ)的姿势负重而行。 D.对于传统文艺,不明其理而好之易附拥风雅,一味消费易将其置于鱼龙混杂的尴尬(gà)境地,以致败坏其声名,亵(xiè)渎其尊严。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和尚鲁智深性情暴躁,遇到不平之事,不由分说,举拳便打。 B.这道数学题非常简单,一看到题目我便茅塞顿开,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 C.《范进中举》一文通过对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揭露了人们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心态。 D.历史上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文化。 C.“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D.“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以“榜样力量·烛光暖心”为主题,旨在弘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大国良师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填空。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            ②得踏危石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潮汐汩没之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A.A B.B C.C D.D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4.【乙】文游焦山四件快事: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晚望月孝然祠外;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晓起观海门日出。 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学校计划砍些竹木,将草房顶的朽料换下来。 ②到了行动的前一天。将近下课,我说:“咱们班负责二百三十根料,今天就分好组,争取一上午砍好。”忽然有学生问:“回来可是要作文?不如先说题目,我们今天就写好。”我说:“活动还没有,你就能写出来,肯定是抄。”王福突然望着我,隐隐有些笑意,说:“定了题目,我今天就能写,而且绝对不是抄。信不信?”“我不信!”大家笑起来。王福举起手说:“好,我打下赌!”我说“王福,你赌什么?”学生们纷纷说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王福听到字典,大叫一声:“老师,要字典。” ③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这本宇典愈加神圣。我每次上课,必将它放在讲桌上,成为镇物。王福常常借去翻看,会突然问我一些字,我当然不能全答出,王福就轻轻叹一口气,说:“这是老师的老师。”我将字典递给班长保管。王福把双手在胸前抹一抹,慢慢地说:“但有一个条件,料要到我们三队去砍。”我说:“可以。明天的劳动,大家作证,过程有与你写的不符的,就算你输。”王福并不泄气,说:“好,明天我在队里等大家。 ④第二天一早,我集合了其他队来的学生,向三队走去。在山路上走,露水很大。学生们都赤着脚,沾了水,于是拍出响声,好像是一队鼓掌而行的队伍。大家都很高兴,说王福真傻,一致要做证明,不让他把老师的字典骗了去。 ⑤走了近一个钟头,到了三队进山沟的口上。远远望见王福慢慢地弯下腰,抬起一根长竹放在肩上,一晃一晃地向我们过来,将肩一斜,长竹落在地下,我这才发现路旁草里已有几十根长竹。王福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我赢了。”我说:“还没开始呢,怎么你就嬴了?”王福擦了一把脸上的水,头发湿湿地贴在头皮上,衣裤无一处干,也都湿湿地贴在身上,颜色很深。说:“走,我带你们进沟,大家做个见证。” ⑥山中湿气漫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林中的露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来,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忽然,只见一面山坡上散乱地倒着百多棵长竹,一个人在用刀清理枝权,手起刀落。那人是王七桶。“老王,搞什么名堂?”王七桶向我点头,又指指坡上的长竹。王福走到前面,笑眯眯地说:“我和我爹,昨咋天晚上八点开始上山砍料,砍够了二百三十棵,抬出去几十棵,就去写作文,半夜以前写好,现在在家里放着,有知青作证。”王福看一看班长,说:“你做公证吧。宇典。”王福忽然羞涩起来,声音低下去,有些颤,“我赢了。” ⑦我呆了,看看王福,看看王七桶。学生们看着百多根长竹,又看看我。我说:“好。王却心里明白过来,不知怎么对王福表示。 ⑧王福看着班长。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王福看看我,我叹了一口气,说:“王福,这字典是我送你的,不是你赢的。”王福急了,说:“我把作文拿来。”我说:“不消了。我们说好是你咋天写今天的劳动,你虽然作文是昨天写的,但劳动也是昨天的。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你是极认真的孩子,并且为班上做了这么多事,我就把字典送给你吧。”学生们都不说话,王福慢慢把纸包打开,字典露出来。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抬眼望我,说:“我输了。我不要。我要—一我要把字典抄下来。每天抄,五万字,一天抄一百,五百天。我们抄书,抄了八年呢。” ⑨我想了很久,说:“抄吧。” (节选自阿城《孩子王》,有删改) 1.为了字典,王福做了哪些事? 2.一本小小的字典,为什么会成为“圣物”?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3.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4.抓住加点的关键词分析下面两个句子反映出的人物心理。 (1)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 (2)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 5.文中的“我”通过“赌字典”这件事告诉学生关于作文的道理是什么? 6.结合选文,分析王福这个人物形象。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我爱这土地                          作者: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sī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fǔ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我爱这土地》一诗选自艾青的代表作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ī哑(     )                           喉咙(     )                           fǔ烂(     ) (3)划分下面句子节奏,用“/”标注出两处。 这永远汹涌着衣们的悲愤的河流 (4)联系写作背景,我们知道“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对当时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实写照。 (5)作者在本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阅读《三顾茅庐》,说说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蓝图和策略分别是什么。请摘录原文回答。 七、作文(共40分) 大街上的人流车流,菜市场里的熙熙攘攘,操场上的热火朝天,教室里的你问我答,阅览室里的静寂无声……各种各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随处可见。而在这众多的场景中,有没有一种场景令你特别难忘,总会想起呢? 请以“总会想起那个场景”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