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 : 90分钟 满分 : 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比一比,再组词。 据(      ) 忧(      ) 慎(      ) 震(      ) 提(      ) 剧(      ) 犹(      ) 填(      ) 振(      ) 堤(      ) 2、默写古诗《枫桥夜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知内容(读课文《观潮》填空) 本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由衷地赞美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奇丽、壮美的自然景观。 4、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1.(             )则裕,自用则(             )。 2.博(             )之,审(             )之,慎(             )之,明(             )之,笃(             )之。 3.智能之士,不(             )不成,不(             )不知。 4.人非生而(             )者,孰能无惑? 5.老师说:“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5、把下面的词语或诗句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 )意料  腾( )( )雾  归根( )( )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七( )八 (1)这个____的结局令他呆若木鸡,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2)这件事情之所以会搞砸,_____是我们鲁莽行事。 6、填空。 “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鼎”在词典中有以下解释: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②借指王位、帝业。③锅。④大。⑤正当;正在。在“三足鼎立”中的意思应选(      ),在“人声鼎沸”中应选(      ),在“鼎力支持”中应选(      )。 二、书写题 7、会写 请在田字格内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生字。 侯 肤 剂 三、信息匹配 8、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蝙蝠 (biān        piān)        即使(jí       jì)             敏锐 (ruì     duì) 障碍 (zhàng     zhāng)        荧 (yíng     yín)     光屏 (píng   pín) 四、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与理解。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2.请针对上面课文选段,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是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从自然界得到启示的例子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10、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这两句诗,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仿写句子) 花园里的花香得_______________,闻着_______________。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1)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们”在文中指蟋蟀之外的别的昆虫。“随遇而安”一词写出了蟋蟀对居住的洞穴不挑剔,遇到什么样的洞穴都可以。 B.“随遇而安”本意指无论遇到什么环境都很满足。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蟋蟀不满足现状,自己挖洞穴。 (2)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是将蟋蟀当成人来写。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 ①我一回到家,小狗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风一吹来,一墙的叶子就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两个句子,比较一下,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更好?说说理由。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2)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文成公主说:“我要去找松赞干布。”(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必须走过那片沼泽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年轻的松赞干布隆重地迎接美丽的公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12、习作。 从下面的几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350字的作文。 1.《给______的一封信》 2.《一件感人的事》 (把1的题目补充完整再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