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江水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江水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在开花的桃树,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促进果实的发育   B.光合作用     C.枝叶的生长     D.蒸腾作用 参考答案: D 2. 华北老农常用“清明拔三节”来描述小麦在清明时节迅速长高 的情形。小麦、水稻等植物在拔节期哪种物质在体内含量会相 对增高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参考答案: B 3.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C 4. 下列关于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 C 5. .某夫妇表现型正常,生下一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B. 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C. 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D. 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参考答案: A 【分析】 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妻子表现型正常(XBX ),丈夫正常(XBY),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并伴有色盲的男孩(XbXbY),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 【详解】该男孩可能由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而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是由于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含有基因b的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即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A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伴性遗传,首先要求明确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能根据亲本及子代的表现型推断出各自的基因型;其次要求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并伴有色盲的男孩形成的原因。 6. 在碳循环中,连通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物类群和生理作用分别是(  )。 ①生产者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 ④光合作用 ⑤呼吸作用 ⑥蒸腾作用 ⑦化能合成作用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⑦ C.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⑥⑦ 参考答案: B 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则通过分解作用把有机物变成CO2返回无机环境。 7. 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都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 和RNA两类核酸分子 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参考答案: C 8.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一定浓度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四倍体西瓜可获无子西瓜,这种无子性状不可遗传 B.杂合豚鼠(Aa)卵巢中一批顺利发育的初级卵母细胞共含有20个A基因,则它们减数分裂后最多只能形成10个含有a基因的卵细胞 C.从分子水平看,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内进行DNA分子复制及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D.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的实质都是染色体上DNA分子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改变 参考答案: D 9. 并指Ⅰ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面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最准确的叙述是 A.该病的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B. Ⅲ9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2 C.若Ⅲ9与男性患者结婚,生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孩子,其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的概 率为1/6 D.若Ⅲ9与一男性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AA、Aa和aa  参考答案: D 10.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参考答案: B 11. 如图为人体体液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2进入细胞的主要路径是①→②→③ B.①与②、③、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入①中 参考答案: A 【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细胞膜,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细胞膜的物质,都可以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组织液与淋巴、淋巴与血浆间的转化是单向的. 根据图示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解答】解:A、O2进入细胞的主要路径是①血浆→②组织液→③细胞内液,A正确; B、①血浆与②组织液、④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是蛋白质,B错误; C、①、②、③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错误;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入②组织液中,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2.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区别在于 A.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再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参考答案: A 13. 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是因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B到C的变化过程可能是因为天敌捕食成功率增加的结果 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参考答案: B 14. 下列细胞中核仁较小的是(  ) A.胰腺细胞 B.浆细胞 C.神经细胞 D.下丘脑细胞 参考答案: C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核仁与核糖体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不同细胞核仁的大小、形状不同,如蛋白质合成旺盛、活跃生长的细胞的核仁大,反之则小. 【解答】解:能分泌分泌蛋白的细胞蛋白质合成旺盛,细胞核糖体多,核仁较大; A、胰腺细胞能分泌胰液和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核仁较大,A错误; B、浆细胞能分泌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核仁较大,B错误; C、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蛋白质合成不旺盛,核仁较小,C正确; D、下丘脑细胞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属于分泌蛋白,核仁较大,D错误. 故选:C. 15. 下图为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a具有分裂和分化的功能  B.细胞e所示生理过程取决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C.细胞f中同时含有X和Y染色体        D.细胞c和h中染色体数目与细胞b不同 参考答案: B 16. 吞噬细胞不参与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参考答案: D 17. 遗传因子组合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1/4                B.1/8                 C.1/16            D.0 参考答案: D 18. 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 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 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 参考答案: D 19. 下图表示通过体外受精培育牛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获取的精子经获能后才能进行体外受精 B.②过程中卵黄膜的封闭作用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③过程的细胞增殖方式一定是有丝分裂 D.④过程属于胚胎移植过程 参考答案: B 20.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含量维持在90 mg/dL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运动初期,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血糖进入细胞,通过呼吸产生乳酸、ATP造成的 B.在1.8~4.5 min内,血糖浓度上升,这种变化满足了运动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C.在4.5~5 min内,引起血糖浓度变化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D.9 min后血糖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这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参考答案: B 21. 某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发生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结构变异,图中的字母代表染色体片断,下列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 A.重复、易位、缺失 B.重复、倒位、缺失 C.缺失、倒位、缺失 D.重复、倒位、易位 参考答案: B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解答】解:(1)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abdeh,而甲中基因除了abdeh,多了基因eh,属于重复; (2)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abdeh,而乙中基因的排列顺序为abedh,属于倒位; (3)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abdeh,而丙中的基因只有abde,少了基因h,属于缺失. 故选:B. 22.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23. 突触小泡中含有乙酰胆碱,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被胆碱酯酶所分解。有机磷则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人体发生有机磷中毒时,会发生的效应是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有机磷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后,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持续结合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导致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