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雷州纪家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纪家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B.浆细胞只能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C.T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一定是细胞免疫   D.B细胞、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参考答案: D 2. 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                          A.q+1      B.p-1       C.q-2      D.p+1 参考答案: B 3. 下列物质、结构或生理过程只存在于植物体而不存在于动物体的一组是(    )                                             A.胆固醇、纤维素、淀粉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分裂 C.渗透作用、光合作用、细胞癌变    D.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 参考答案: D 4. GLUT2是肝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GLUT2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 B.GLUT2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 C.GLUT2的数量与转运葡萄糖的速率无关 D.GLUT2的转运功能具有专一性 参考答案: C. A、GLUT2起载体的作用,转运过程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A正确; B、GLUT2的状态A与状态B说明GLUT2的空间结构可发生改变,B正确; C、协助扩散的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数量越多,转运速率越大,C错误; D、载体具有专一性,D正确.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据图分析,葡萄糖分子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5. 在动物种群密度测定中常见的方法如(1)粪堆计数法,(2)鸣叫计数法,(3)标志重捕法,(4)毛皮收购记录法,(5)单位渔捞努力的鱼数和生物量测定法;其中哪个(些)方法属相对密度测定法?     A.以上皆属                              B. (1),(2)和(4)     C. (1),(2),(3)和(4)        D. (1),(2),(4)和(5) 参考答案: D 6. 在解剖蚯蚓时,主要目的是详细观察蚯蚓的神经系统,同时也希望能看到它的主要血管,解剖的方法最好是     A. 沿背部中线将体壁纵切                 B. 沿着身体两侧中线将体壁纵切     C. 沿着腹面正中线将体壁纵切             D. 将蚯蚓横切,剪成3段 参考答案: B 7.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冷却后变紫色 B. 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后都可出现砖红色 C. 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经稀释后可用于检测还原性糖 D. 检测脂肪组织的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组织染成橘黄色 参考答案: D 【分析】 糖类可分为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两大类,除了蔗糖和多糖,其它均属于还原性糖。 【详解】A、DNA分子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冷却后变蓝色,A错误; B、蔗糖是非还原性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后可出现砖红色,B错误; C、斐林试剂中NaOH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其浓度为0.1g/ml,CuSO4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其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中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的浓度为0.1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0.01g/ml,C错误。 D、检测脂肪组织的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组织染成橘黄色,D正确。 故选D。 8. 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Ⅰ中,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 A液减少 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9. 图表示细胞膜功能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③表示的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C.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④有关 D.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相邻的细胞间通讯 参考答案: B 10. 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和C都属于消费者     B.能量③约占能量②的10%~20%     C.能量①和④都是未利用的能量     D.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02的形式循环 参考答案: C 11. 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畸变,它们与二倍体西瓜属同一物种 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均有可能发生 参考答案: B 12.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肽键数目减少7个              ②C原子减少12个  ③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④O原子数目不变   A.①②                 B.④                 C.②               D.②③ 参考答案: B 13.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参考答案: D 14. 糖蛋白在细胞识别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生物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多的是(  )        A.B淋巴细胞的细胞膜                   B.神经元的高尔基体膜     C.胰岛细胞的线粒体外膜                D.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膜 参考答案: A 15.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都呈S型增长     B.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C.群落内的种间竞争比种内斗争剧烈     D.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答案: D 16.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 A.YR和YR    B.Yr和Yr     C.YY和Rr   D.Yr和YR 参考答案: D 17. 依右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切断b处的为限制性内切酶 参考答案: D 18. 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某地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主要植物类型 昆虫种类数 昆虫密度实验前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区 海蓬子 互花米草 47 20 14只/m2 2.3只/m2 对照区 海蓬子 海蓬子 47 40 13只/m2 11只/m2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 (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    法。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      ▲       。 (3)根据右侧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   ▲    。 ②若鸟的食物有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    ▲    。(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③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    的作用。 ④鸟与植食性昆虫相比,能量流动的去向缺少了   ▲    途径。 (4)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简要说明理由   ▲    。 参考答案: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样方 速度和方向 (3)①有机物 ②7/9 ③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捕食的能量 (4)达不到 因为与海蓬子所在群落相比,互花米草群落中昆虫的种类和密度均减少,鸟类食物减少,达不到“种青引鸟”的目的。(2分) 19.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有 A.微量高效                  B. 通过神经传导或体液的运输 C.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D..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以保证生命活动调节的灵活性 参考答案: B 20. 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 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C. 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D.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参考答案: A 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A正确;B、刺激图中1、2、3处,均符合兴奋产生与传递的调节,能引起肌肉收缩,相反,刺激4处不能,B错误;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C错误;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D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2、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递,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名师点睛】据图分析:1表示轴突,2表示突触小体,3表示轴突,4表示轴突。图中共有4个突触结构。突触的类型有: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21. 关于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细菌适宜在酸碱度接近中性的潮湿土壤中生长,取样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铲去3-8cm表层土 B. 取土样的小铁铲、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采取干热灭菌措施 C. 称取土样时不能再酒精灯火焰旁,因为会使分解尿素的细菌死亡 D. 某些细菌将尿素分解后产生氮气和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B 细菌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故要铲去表层土,大约3cm,A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