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砖桥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砖桥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右图表示甲、乙两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和乙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分别是    A.减少,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稳定      D.增大,稳定 参考答案: B 2. 下图为人体细胞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表示细胞的分化,c表示细胞的分裂 B.c过程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⑤⑥细胞的基因组相同,表达的基因也相同 D.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的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增强 参考答案: B 3. 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tRNA,③mRNA         B.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 C.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至少含有360个碱基 D.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 参考答案: C 4.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3个 B.绿色植物吸收CO2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45小时 C.实验开始的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弱 D.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参考答案: C 【知识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解析:图中细线是在恒温密闭环境中测得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当吸收速率为零时,表示植物不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此时光合作用所需的所有二氧化碳全由呼吸作用提供,即此时呼吸速率与光合作用相等。根据图解可知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点有4个,分别在6、18、30、42时,A错误;据曲线分析,CO2吸收速率的最大时对应的时间是36h,因此,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36h时,B错误;由曲线图看出,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CO2吸收速率低,因此,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弱,C正确;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及相关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5. 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B.某一种群密度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C.生物入侵的种群最终将呈“S”型曲线增长 D.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 参考答案: D 6.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Ⅰ阶段生成ATP和NADPH所需要的能量可以是光能也可以是化学能 B. Ⅰ阶段中生成的NADPH将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 C. 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D. 若该植物是水稻,根部在水淹较长时间后,其④过程的产物Y是酒精和CO2 参考答案: A 【分析】 据图分析:Ⅰ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Ⅱ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场所是叶绿体基质;Ⅲ为细胞呼吸过程,⑤表示有氧呼吸,④表示无氧呼吸。 【详解】高等植物体内Ⅰ阶段生成ATP和NADPH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A错误;Ⅰ阶段中生成的NADPH将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B正确;过程③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在叶绿体基质进行,④为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正确;水稻根部长期水淹,根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即④无氧呼吸的产物Y是酒精和CO2,D正确。 故选A。 7. 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 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 参考答案: B 8. 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1)(2)(3)属于杂交育种      B.过程(2)需经过减数分裂 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D.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参考答案: 答案:B 9. 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参考答案: C 10. 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参考答案: B 11. 下图为电镜下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B.此细胞既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植物细胞     C.结构2、3、4不含磷脂     D.6中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参考答案: B 12.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振荡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参考答案: B 13. 以下有关体液免疫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吞噬细胞摄取处理;②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细胞集团或沉淀;③T细胞接受病原体特有的抗原;④B细胞增殖分化;⑤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⑥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病原体结合 A.①⑤③④⑥②B.①③⑤④⑥②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②⑤③④⑥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知识。 体液免疫的过程是:抗原入侵经过吞噬细胞处理暴露出其特有的病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物和细胞集团,最后被吞噬细胞消化。 14. 豌豆、果绳等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研究人员针对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下关于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天然豌豆一般是纯种,结果可靠又易分析 B.用豌豆测交法验证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只需观察后代数量比是否符合1:1:1:1 C.摩尔根选择果蝇是因为它的染色体数少、易观察、繁殖速度快,所有性状都与性别有关 D.玉米作为常用遗传材料的原因是它的子代数量多、属于单性花,自然条件下不能自交 参考答案: A 【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分析】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2、果蝇适用于进行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原因:培养周期短,容易饲养,成本低;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某些相对性状区分明显等. 【解答】解:A、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一般是纯种,结果可靠又易分析,A正确; B、用豌豆测交法验证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需观察后代表现型种类,并统计各表现型的数量,看各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是否符合1:1:1:1,B错误; C、摩尔根选择果蝇是因为它的染色体数少、易观察、繁殖速度快,但不是所有性状都与性别有关,C错误; D、玉米属于单性花,在自然条件下能自交,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和摩尔根杂交实验选择的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过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 下列关于小鼠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在获能液中于37℃、5% CO2 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使精子获能 B.小鼠在特定光控周期条件下饲养,注射相关激素有促进超数排卵的作用 C.分割的胚胎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发育成的个体没有形态学差异 D.注射到囊胚腔中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参与个体器官的发育 参考答案: C 精子在获能液于37℃, 5% CO2条件下培养,可使精子获能,A正确,给小鼠注射促性膝激素可促进其超数排卵,B正确;分割的胚胎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发育过程中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影响等,最终发育成的个体可能会有形态学差异,C错误,肛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培养成各种组织器官,D正确。 【考点定位】体外受精,胚胎发育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外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精子获能和超数排卵,理解胚胎干细胞的功能特点,难度中等。 16. 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依次是   A、2、42    B、9、42    C、 2、51    D、 9、51 参考答案: B 17. 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 。这说明(  )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C.细胞和病毒被搅拌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结构特点一致 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 D 18. 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DNA片段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     A.果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B.葡萄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果糖、多肽、脱氧核苷酸 参考答案: C 19.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参考答案: C 20.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⑥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A 21. 下列选项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