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庙岭中学高一数学文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庙岭中学高一数学文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则有(  ) A.f(3)<f(﹣2)<f(1) B.f(1)<f(﹣2)<f(3) C.f(﹣2)<f(1)<f(3) D.f(3)<f(1)<f(﹣2) 参考答案: A 【考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 【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 ∴f(3)<f(2)<f(1), ∵函数是偶函数, ∴f(3)<f(﹣2)<f(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基础. 2. 已知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O是平面ABC内一定点,P是△ABC内的一动点,若,则直线AP一定过△ABC的(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参考答案: A 3. 已知,,,则等于                 (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4. 某部影片的盈利额(即影片的票房收入与固定成本之差)记为y,观影人数记为x,其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由于目前该片盈利未达到预期,相关人员提出了两种调整方案,图(2)、图(3)中的实线分别为调整后y与x的函数图象,给出下列四种说法,①图(2)对应的方案是:提高票价,并提高成本;②图(2)对应的方案是:保持票价不变,并降低成本;③图(3)对应的方案是:提高票价,并保持成本不变;④图(3)对应的方案是:提高票价,并降低成本.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C 【分析】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图象表示的实际意义,进而得解. 【详解】由图可知,点A纵坐标的相反数表示的是成本,直线的斜率表示的是票价, 故图 (2)降低了成本,但票价保持不变,即②对;图 (3)成本保持不变,但提高了票价,即③对;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读图识图能力,考查分析能力,属于基础题. 5. 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如表,采用分层插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 类别 人数 老年教师 900 中年教师 1800 青年教师 1600 合计 4300 A.90 B.100 C.180 D.300 参考答案: C 【考点】B3:分层抽样方法. 【分析】由题意,老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比为900:1600=9:16,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题意,老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比为900:1600=9:16, 因为青年教师有320人,所以老年教师有180人, 故选:C. 6. 已知,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5 D. 4 参考答案: A 【分析】 二元变量求最值,可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考虑连续多次使用不等式等号条件不一致,所以将化成, 代入运算,即可求出最值。 【详解】解:∵a>0,b>0,a+b=2, ∴y()(a+b)(1+4)(5+2), 当且仅当b=2a时等号成立,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基本应用,要熟悉“1”的代换技巧。 7. 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D为BC边中点,且,那么(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考点】94:零向量;L%:三角形五心. 【分析】先根据所给的式子进行移项,再由题意和向量加法的四边形法则,得到,即有成立. 【解答】解:∵,∴, ∵D为BC边中点, ∴,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加法的四边形法则的应用,即三角形一边上中点的利用,再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再判断其它向量之间的关系. 8.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 A.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B.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C.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 D.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 参考答案: C 【考点】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A中,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在B中,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平行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在C中,由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在D中,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 【解答】解:在A中,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故A错误; 在B中,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故B错误; 在C中,由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故C正确; 在D中,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故D错误. 故选:C. 9. cos()=(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考点】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分析】由条件利用诱导公式化简所给式子的值,可得结果. 【解答】解:cos()=cos=cos=﹣cos=﹣, 故选:C. 10. 已知关于的方程为,则该方程实数解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 B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设函数在实数集R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则的值为       . 参考答案: 2 12. 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 ②如果m⊥α,n∥α,那么m⊥n. 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 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填序号) 参考答案: ②③④ 【考点】2K: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LO: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LP: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根据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及几何特征,分析判断各个结论的真假,可得答案. 【解答】解:①如果m⊥n,m⊥α,n∥β,不能得出α⊥β,故错误; ②如果n∥α,则存在直线l?α,使n∥l,由m⊥α,可得m⊥l,那么m⊥n.故正确; ③如果α∥β,m?α,那么m与β无公共点,则m∥β.故正确 ④如果m∥n,α∥β,那么m,n与α所成的角和m,n与β所成的角均相等.故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 13. 在等比数列{an}中,、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根,则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 【分析】 根据韦达定理,结合等比数列特点可判断出等比数列的偶数项均为负数;利用求得,则,代入求得结果. 【详解】由韦达定理可得:,,可知, 即等比数列的偶数项均为负数,可得: 又    本题正确结果: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明确等比数列的所有奇数项符号一致;所有偶数项符号一致的特点. 14. (5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CB1与平面BDD1B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参考答案: 30° 考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专题: 空间角. 分析: 根据线面角的定义先确定∠B1OC为所求的线面角,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连接AC,BD,交于O, 连接B1O, 则AC⊥平面BDD1B1, 则∠B1OC为直线CB1与平面BDD1B1所成的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则AC=,OC=,CB1=, ∴sin∠B1OC==, ∴∠B1OC=30°, 故答案为:3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求解,根据定义先求出线面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 设a=(,sinα),b=(cosα,),且a// b,则锐角α为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5° 略 16. 函数的最小值为                    参考答案: 117. 化简的值等于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解析: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集合,. (1)分别求:,; (2)已知,若,求实数的取值集合.w.w.w.k.s.5.u.c.o.m   参考答案: :(1)          ……………3分       ………6分 (2)               ……………………………10分   19. (12分)已知 (1)化简f(α) (2)若α是第三象限角,且,求f(α)的值. 参考答案: 考点: 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利用诱导公式化简f(α )的结果为cosα. (2)利用诱导公式求出sinα,再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出cosα,从而得到f(α)的值. 解答: (1)==cosα. (2)∵,∴, 又∵α为第三象限角,∴,∴. 点评: 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的应用,以及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中的符号,化简f(α )是解题的突破口. 20.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a+b+c)(a+b﹣c)=3ab (1)求角C; (2)若边c=2,S△ABC=,求△ABC的周长. 参考答案: 【考点】HT: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分析】(1)由(a+b+c)(a+b﹣c)=3ab,得a2+b2﹣c2=ab,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出. (2),可得,ab=2,又c2=a2+b2﹣ab=(a+b)2﹣3ab,可得a+b,即可得出. 【解答】解:(1)由(a+b+c)(a+b﹣c)=3ab, 得a2+b2﹣c2=ab, ∴, 又0<C<π,所以,… (2)∵, ∴,∴ab=2, 又c2=a2+b2﹣ab=(a+b)2﹣3ab, 所以(a+b)2=c2+3ab=10,, 所以△ABC的周长为… 21. (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集合。 (1)求,; (2)已知,求. 参考答案: (1) , (2)= 22.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n}满足.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Ⅱ)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解关于n的不等式. 参考答案: (Ⅰ)由题意 故时,……………………1分 当时, ……3分             经检验 时,上式也成立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4分 (Ⅱ)           左右两边同乘以, 得    ……6分 两式相减得 所以()………………8分   由………………9分 设则 故时,,数列单调递增; 故时,; 故时,,数列单调递减;………………11分 又, 故或且.         ………………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