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天门市渔薪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天门市渔薪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关于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检流计流向铜电极 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  + 2e- = H2↑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酒香扑鼻                      B. 蜡烛照明 C.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 太阳能供热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酒香扑鼻是酒精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蜡烛照明是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这一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D.太阳能供热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 3. 常温时将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混合后两者的体积可以相加),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有关所得混合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混合液中c (Na+)> c (CH3COO-)> c (H+) > c (OH-) B.混合后溶液PH=7 C.混合后溶液中存在c (CH3COOH )  + c (CH3COO-)   =   c (Na+) + c (H+) D.所得混合液中存在c (CH3COOH )  + c (CH3COO-) = 0.05mol/L 参考答案: D 略 4. 关于天然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B.改液化石油气为天然气作燃料,燃烧时应减小进空气量或增大进天然气量 C.天然气燃烧后的废气中,SO2等污染物的含量较煤与石油的多 D.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不会发生爆炸 参考答案: B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液化石油气是一系列烯烃和烷烃的混合物,将液化石油气改为天然气后,相同体积燃料耗氧量减小,所以燃烧时应减小进空气量或增大进天然气量;天然气是动植物残骸分解产物,其中必有蛋白质降解产生的硫化物,但其含量与煤及液化石油气相比,还是要少得多;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后都会爆炸。 5.  2011年5月,台湾曝塑化剂(DEHP)污染饮料事件。中国大陆地区的相关部门也非常重 视。目前,卫生部已组织各地省级疾控中心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开展应急监测,并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此次违规添加的DEHP学名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其结构如右图所示,有关DEH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烃的衍生物    B.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3种 C.化学式为C24H38O4      D.属于酯类物质 参考答案: B 略 6. 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参考答案: C 7. 常温时,将pH为5的HCl溶液与pH为2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最接近于() A.2×10﹣12mol/L    B.(10﹣9+10﹣12)mol/L C.(10﹣9+10﹣12)mol/L            D.(10﹣5+10﹣2) 参考答案: A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计算出混合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再根据溶液的Kw计算出溶液的c(OH﹣). 解答:解:pH=5的HCl溶液中c(H+)=1×10﹣5mol/L,pH=2的HCl溶液中c(H+)=1×10﹣2mol/L, 混合后混合溶液中氢离子浓度=mol/L,则溶液中的c(OH﹣)=mol/L=2×10﹣12mol/L,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种酸混合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先计算氢离子浓度,再根据离子积常数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即可,难度不大. 8. 反应:①PCl5(g)?PCl3(g)+Cl2(g)  ②2HI(g)?H2(g)+I2(g) ③2NO2(g)?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 a%.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                          B.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C.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        D.均增大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体积不变,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可以等效为将原来的容器缩小体积,实际上增大的反应体系的压强,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体积不变,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可以等效为将原来的容器缩小体积,实际上增大的反应体系的压强, ①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转化率减小; ②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所以转化率不变; ③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转化率增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利用等效平衡把改变物质的浓度转化为压强,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解答较简便,难度较大. 9.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     A.稳定的液体    B.透明的液体    C.混合物    D.化合物 参考答案: C 10. 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3/2O2(g)===CO2(g)+2H2O(l)         Δ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8 kJ/mol D.2CH3OH(l)+3O2(g) ===2CO2(g)+4H2O(l)       ΔH=+1452 kJ/mol 参考答案: B 略 11. 传统饮用水常以氯气为消毒剂。20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在英国某城调查发现,儿童白血病发病率高的诱因源于饮用氯气消毒的饮用水。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氯气作用于正常细胞使之失去输氧能力 B.人体内Cl-浓度增大,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C.氯气有毒,杀死正常细胞,但不杀灭癌细胞 D.氯气作用于水中的有机物,生成有机氯化物而致癌   参考答案: D 略 12. 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有机产物有两种的是 A. CH3Br B. CH3CH2CH2OH C. D. 参考答案: D 13. 下列物质所属的类别及其所含官能团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CH3CH=CH2  烯烃              B.    羧酸 —COOH C.  醛类 —CHO      D.RCH2OH(R,烃基)   醇类  —OH 参考答案: C 略 14. 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   A.加70 ℃以上的热水,分液       B.加适量浓溴水,过滤        C.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         D.加适量FeCl3溶液,过滤 参考答案: C 15. 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 A.   O2       B.   NO2        C.  NO          D.  Cl2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4分)我国化工专家候德榜的“候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他利用NaHCO3、NaCl、NH4Cl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CO2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摸似“候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b)接(    ) (2)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         ,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          。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第二步骤中必须先让         装置先发生反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                       ,C中广口瓶内产生固体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 (5)第四步中分离出NH4Cl晶体的操作是 ;其所得的NH4Cl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NH4Cl。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                                                                                                                        参考答案: (1)f e d,c (2)块状石灰石,饱和NaHC03溶液, CaO+NH3·H20=Ca(OH)2+NH3↑ (3)B (4)防止倒吸,NaCl+NH3+C02+H20=NaHC03↓+NH4C1 (5)过滤;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后固体大部分消失,在试管口又有较多的固体凝结。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后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 a.NH3  b.CO2  c.NaOH  d.HNO3 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