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第三职业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第三职业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各种细胞内都含有溶酶体,该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范畴 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参考答案: C 【知识点】细胞质和细胞器 解析: 原核细胞内没有溶酶体,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水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从图中可知,溶酶体内的水解酶PH环境为酸性,它破裂后,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PH为中性,水解酶活性下降。 【思路点拨】根据图示结合相关知识分析。 2. 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 结构1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结构3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物质的合成有关 D. 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该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 参考答案: D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1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构2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结构3为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结构4为液泡;结构5为细胞质基质。 【详解】1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二三阶段的场所,每个阶段都有ATP生成,2为叶绿体,光反应阶段产生ATP,5为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会产生ATP,A正确;结构1线粒体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将丙酮酸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B正确;结构3为细胞核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rRNA的合成有关,C正确;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该细胞染色,但是不好观察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因为此细胞有叶绿体会干扰颜色观察,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示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 右图表示人体部分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C B.体液就是指A、B、C中的液体 C.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A的pH仍可维持稳态 D.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 B 4. 下列对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 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B.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结果 D.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小且亮度变暗 参考答案: D 5. 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中含有的茶多酚,易溶于水及乙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也能抑制细菌繁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茉莉花可配制花茶等茶饮料,也可用于提取植物芳香油,提取流程如下:茉莉花+水→过程A→油水混合物→油层分离与粗提取→过程B→过滤→茉莉油。过程A表示____________,过程B表示向粗提取精油中加入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茶多酚可以用萃取方法分离得到。萃取装置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受到原料颗粒大小等条件的影响。 (3)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时,为检验使用的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操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活菌计数不用平板划线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水蒸气蒸馏    (2). 无水硫酸钠    (3). 去除水分    (4). 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5).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6).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恒温箱中(倒置)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成    (7). 得到的菌落多数不是单一菌落(菌落数远小于活菌数) ............ (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以茉莉花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茉莉油的操作方法是:茉莉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加入NaCl,分离油层→加入无水Na2SO4,除水→过滤→芳香油。所以题中过程A代表水蒸气蒸馏;过程B代表加入无水硫酸钠,目的是去除水分。 (2)用萃取方法提取茶多酚,其萃取装置中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3)实验室检验使用的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恒温箱中(倒置)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成。 (4)活菌计数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不用平板划线法,原因是平板计数法得到的菌落多数不是单一菌落,与实际活菌数相比,相差太大。 【点睛】注意:一是水蒸气蒸馏法的操作过程;二是萃取装置和萃取效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 B.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 C.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不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 D.早期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才可取出向受体移植 参考答案: B 7. 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两个类群 参考答案: B 8. 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C.若甲和乙中玉米的数量相同,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且甲能养活10000人,则乙能养活500人    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DDT,则甲中的人比乙中的人体内DDT低 参考答案: D 9. 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理散热都发生在体表,所以皮肤是唯一有效的散热器官 B. 岀汗是哺乳动物在35℃以上环境中,最有效的散热机制 C. 在高温环境下,可以通过降低产热甚至不产热来维持体温恒定 D. 与高温环境相比,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下产热多,散热多 参考答案: D 【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 (1)机理:产热═散热; (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措施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A、物理散热都发生在体表,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A错误; B、岀汗是人在350C以上环境中,最有效的散热机制,有些哺乳动物没有汗腺,在高温环境中通过呼吸道增加蒸发量以加快散热,B错误; C、在高温环境下,通过减少产热,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稳定,C错误; D、恒温动物在寒冷环境下,散热增多,为了维持体温稳定,机体会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故与高温环境相比,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下产热多,散热多,D正确。 故选D。 【点睛】人无论在寒冷还是炎热的环境中,只有体温能维持稳定,散热量即等于产热量。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若图2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