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诬蔑(miè)   屠杀(tú)     卑鄙(bì)       嵌入(qiàn) B.彷徨(páng) 徘徊(huí)   朱熹(xī)       估量(liàng) C.领域(yù)     昂贵(áng)   崭新(zhǎn)   逸事(yì) D.严峻(jùn)   奠定(diàn) 襁褓(qiáng) 野蛮(m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绝壁            膝盖            脑怒            欺侮 B.困惑            挑剔            胆祛            委曲 C.叛徒            诚肯            鉴别            宛转 D.惊异            鞠躬            奖励            家眷 3、下列句子加横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C.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B.初次见面时,还只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的话题,因而谈得很少。 C.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关键在于是否通过生活现象地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D.未来战争必将是海、陆、空、电、网一体化的新型战争,而在这神秘的战场空间,国家意志将充分得到体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选文内容依次默写。 蒹葭(节选)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使/老有/所终 B.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C.是故/谋闭/而不兴 D.故人/不独/亲其亲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A.其此之谓乎 B.弗食,不知其旨也 C.其真无马邪 D.其真不知马也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道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文章中“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斗争,使社会和平安定。 C.本文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排比句,一贯而下,气势十足,让人感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够安居乐业。 D.文章中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男有分,女有归。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 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 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 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 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 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 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 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 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 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2.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3.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中心论点的? 4.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是什么样 的? 5.第二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蒹葭》,完成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清晨露滴尚未完全消散的情景。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为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都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节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叹咏,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可望不可及的绝望情绪。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以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东西。 C.本诗是一首热情的恋歌,感情坦率明朗,表现主人公的无限情意。 D.这首诗描写秋景的语言凝练精妙,由“苍苍”到“萋萋”再到“采采”,写出了蒹葭色彩由暗到明、由模糊到清晰的变化过程。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2016年中考贵州安顺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请你根据下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 七、作文(共40分) 朱世英闻晦堂“君子小有过失就被人责难,而小人终日为恶人们为何不以为然?”晦堂说:“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内,必见于外,故见者称异;小人者,日日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 其实,换一个思路,一切有了答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以“换一个思路”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