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教师进修学校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教师进修学校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一个基因组成如下图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卵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精子和多少种卵细胞(考虑交叉互换)(     ) A.2,1             B.不确定,不确定       C.4,4             D.4,1 参考答案: D 2. 下表中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配对错误的是(   )  选项 细胞结构 功能 A 内质网 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B 中心体 在有丝分裂前期能发出星射线,从而牵引染色体运动 C 溶酶体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与病菌 D 核仁 在有丝分裂中,调节核膜的消失与重新形成   参考答案: D 3. 实验研究发现Na+、K+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如下图),但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由12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 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C. 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 D. 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参考答案: A 依题意可知,Na+、K+均不能通过人工质膜,在不提供能量情况下,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说明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运载钾离子的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综上分析,A错误,B、C、D均正确。 4.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 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 分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 B.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没有被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 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是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 D. 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 参考答案: C 5. 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 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年份 1870 1900 1930 1960 1990 S基因频率(%) 10 50 65 50 12 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 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参考答案: D 解析:1870年,种群中S基因频率为10%,则s占90%,浅色个体ss=81%;从1900年至1960年,S频率发生了变化,表明种群发生了进化;从表中不能确定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6. 甲家族某对夫妇都正常,但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乙家族的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部分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甲家族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该夫妇所生孩子不会患白化病 B. 若推测某白化病产妇后代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白化病家系进行调查 C. 图中Ⅱ3与Ⅱ4若生男孩,则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4 D. 图中Ⅱ3与Ⅱ4若生女孩,则患血友病的概率为0 参考答案: B 假如控制白化病的等位基因为A、a,控制血友病的等位基因为H、h。甲家族某对夫妇都正常,但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故甲的基因型为AA或Aa,而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其基因型为AA,因此夫妇所生孩子不会患白化病,A正确;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B错误;据系谱图分析可知,4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HXh、1/2XHXH,3号的基因型为XHY,因此Ⅱ3与Ⅱ4若生男孩,则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1/2=1/4,若生女孩,不会出现XhXh基因型的个体,即若生女孩患血友病的概率为0,C、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血友病家族的部分遗传系谱图,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发病率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要能够识记常见的几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如白化病、血友病等;能够利用遗传系谱图判断各个体的基因型,再利用分离定律计算概率。 7. 下列物质中,能够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 A.脂肪   B.钙离子   C.糖    D.ATP   参考答案: D 8. 校运会期间,某学生为增加能量,在正式比赛前口服ATP注射液。那么,ATP进入肌细胞内发挥作用至少需要经过            层磷脂双分子层。 A.14            B.3             C.6             D.7 参考答案: D 9. 下列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的正确叙述是          (      )      A. 不同长度的DNA分子变性后,在合适温度下复性所用的时间基本相同      B. 热变性后的DN A经缓慢冷却后可复性      C. 热变性的DNA迅速降温过程也称作退火    D. 复性的最佳温度为700C-850C 参考答案: B 解析:  热变性的DNA骤然冷却时,DNA不会复性,在缓慢冷却时可以复性;DNA的片段越大,复性越慢,DNA的浓度越大,复性越快,当将双股链呈分散状态的DNA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现象称为“退火”。DNA复性温度受G+C含量影响而各不相同。    10.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参考答案: B 11. 能够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参考答案: B 12. 选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判定植物分生组织细胞的部位        (    )   A.有蛋白质的合成     B.有RNA的转录     C.有DNA的合成                   D.光合作用旺盛 参考答案: C 13. 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把合成β-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VA缺乏的转基因水稻 参考答案: B 14. 在生物体中脂肪比糖类更适宜做储能物质的原因不包括 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      B.必要时脂肪可直接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 C.脂肪不能被氧化分解,这样有利于长期保存 D.脂肪疏水,而糖类亲水,故前者在细胞中占体积小 参考答案: C 15.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参考答案: B 16.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  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 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   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 参考答案: D 17. 某二倍体植物的开花时间有正常开花、早花和晚花三种表现,由促进和抑制两类基因控制.基因A促进开花,基因E抑制开花,a和e的双突变体表现为晚花,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 (l)请写出晚花植株的基因型                      . (2)让基因型为Aaee的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开花:早花:晚花=l:1:2,则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让子代中的晚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e的基因频率为     . (3)研究发现基因F也能抑制开花,且a和f的双突变体表现为早花,若只研究A、a和F、f两对基因,为探究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某研究小组用基因型为AaFf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演绎推理,请完成推理过程. ①假设基因A、a和F、f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Ff植株自花传粉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②假设基因A、a和基因F、f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若AaFf植株自花传粉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花:早花=3:1,则    ; 若AaFf植株自花传粉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花:早花:晚花=2:1:1,则      . 参考答案: (1)aaEE、aaEe、aaee (2)aaEe     75% (3)①正常开花:早开花:晚开花=9:4:3        ②A、F连锁,a、f连锁    A、f连锁,a、F连锁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意知,A(a)、E(e)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按照题干信息可知,A_ee早开花,A_E_表现为正常开花,aaee、aaE_表现为晚开花. 3、基因F也能抑制开花,且a和f的双突变体表现为早花,因此若只研究A、a和F、f两对基因,A_F_表现为正常开花,A_ff、aaff表现为早开花,aaF_表现为晚开花;两对等位基因如果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定律,连锁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可能是A、F连锁,a、f连锁或者是A、f连锁,a、F连锁.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晚开花的基因型是aaB_、aabb. (2)让基因型为Aaee的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开花:早花:晚花=l:1:2,1:1:2符合1:1:1:1的变形,相当于2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测交实验,因此该植株的基因型是aaEe;子代中晚开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Ee:aaee=1: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E:ae=1:3,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Ee:ee=1:6:9,e的基因频率是(6+9×2)÷(16×2)×100%=75%. (3)该实验的目的是用基因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