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云浮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兴味(xīng)       臼齿(jiù)       盲肠(máng)       洗涤(dí) B.卑微(bēi)        飓风(jù)        濒临(pín)        俯瞰(kàn) C.苦难(nàn)       深渊(yuān)     孤寂(jì)            嘲讽(cháo) D.云霄(xiè)       凋谢(diāo)       舒畅(chàng)     牛犊(dú)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冻僵       躁热       令人厌烦 B.练制       累人       和颜悦色 C.熔化       幼稚       筋疲力尽 D.姿势       荧光       小心冀冀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这篇文章让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B.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C.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走了半天,才找到了要采访的那户人家。 D.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主要取决于他们自身是否善于观察、善于阅读和善于表达。 B.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C.在东京奥运会上,由于全红婵出色的发挥,给大家留下深深的印象。 D.中国体育健儿们向全世界抒发了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良好形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②夕阳西下,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④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⑥征于色,__________,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默写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答谢中书书》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供备。晓雾将歇,猴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B.晓雾将歇       歇:消散 C.夕日欲颓       颓:颓废 D.沉鳞竞跃       沉鳞:水中潜游的鱼 2.下面对句子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A.到南朝的谢灵运以前,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B.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C.到北朝的谢灵运以前,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D.自从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 B.文章开头的“共”与结尾的“未复”,前后呼应,形成对比。 C.文章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D.文章结尾提及谢灵运,乃是闲来之笔。与本文没有关系,是山水游记的一种形式。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分别回答问题。 跑着跑着就到了 王纯 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我被选拔为学校的运动员。我爆发力比较强,擅长短跑,常常参加短跑比赛。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赛,体育老师对我说:“万米越野赛,你也要参加!”我听了,惊讶地张大嘴巴,不情愿地说:“万米?我不擅长长跑啊!”老师笑笑说:“试试吧,就当作锻炼,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坚持不下来也不要紧。” 越野赛那天,我在起跑的枪声中迈开了脚步,心里却想:跑到哪儿算哪儿吧。因为平时短跑训练得比较多,所以刚开始我就迅速超越了身边的很多同学。跑了一段以后,我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节奏,跑起来并不觉得累。就这样,我慢慢地进入了状态。赛程过半的时候,我已经跑到了队伍的前半部分。这时我感到累了,但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被我超越,我还是鼓足勇气跑了下去。当跑到一定程度时,我竟然感觉不到累了,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奔去。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继续跑下去。我对自己说:“好好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跑着跑着,我竟然看到了终点!心中忽然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力量,这时我加速奔跑,开始冲刺。因为经常练习短跑,所以在冲刺过程中,我所向披靡,一路超越了所有选手,冲到了最前面。当第一个冲到终点时,我自己都恍惚了:这是真的吗?周围响起欢呼声,体育老师跑过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让我刮目相看!”我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次胜利是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有时候,人的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跑着跑着,就战胜了自己。蓦然回首,一切都成了身后的风景,你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了!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境界。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但不停地向前奔跑,跑着跑着就豁然开朗起来。记得多年前,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我把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一个个写到纸上,心想,如果有一天,我的文章能发表在报刊上,哪怕只有一篇,那该有多幸福啊!散发着新鲜油墨味的报刊,一定有文字的馨香,闻一闻,会像酒一样醉人吧?就这样,我写着写着,真的闻到了像酒一样醉人的文字的馨香。于是我更加沉醉于写作。如今,我已经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很多文友向我请教写作经验,我只说了三个字:“写下去!”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他的生意做得很成功,资产过千万。有一次,当大家谈起小时候的梦想时,他说:“我小时候想,如果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饼,这辈子就值了!”我笑了,想起作家莫言曾说过,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一日三餐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然后就是想娶石匠的女儿当老婆。 或许,我们不曾有过什么鸿鹄之志,以为自己是一只飞不高也飞不远的麻雀,但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所以就坚持跑下去吧!跑着跑着,就跑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 (摘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学校里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都难以望其项背,现在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用原文语句)。 “我”没想过自己能得长跑冠军,但是跑着跑着,就成冠军了。“我”没想过成为大作家,但写着写着,就_________。“我”的朋友小时候只想_______,但做生意做着做着就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文中划线句。 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 4.作者在叙事时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5.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过一句话:“人的潜能其实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你不挖掘就永远不会知道。”结合董卿的话,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品味“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请你说说诗人为什么以“蓬”“雁”自比。 2.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述出来。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作者介绍《清明上河图》时,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能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请你也写一段话,介绍你所喜欢的一幅画,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宗璞遇见紫藤萝,生的喜悦取代了心的悲痛;海伦·凯勒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黑暗的世界自此有了光明;杜小康遇见孤独,一场暴风雨使他从稚嫩走向成熟。其实,世间的一切,都是一场魅力的遇见。就像,遇见一朵绽放的花,就有了心灵的愉悦;遇见一本睿智的书,就有了思想的提升。遇见一个良师益友,生命就留下抹不去的痕迹;遇见一段多彩人生,生命就沉淀下博大而厚重的精神……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