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晏公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宣城市晏公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则一段时间后 A.h1>h2  Ma>Mb          B.h1<h2  Ma>Mb C.h1<h2  Ma<Mb          D.h1>h2  Ma<Mb 参考答案: B 2. 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不宜作为本实验的材料 B. 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C. 用8%的盐酸处理细胞,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吡罗红与DNA结合 D.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必须用生理盐水配制,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参考答案: A 只能选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做材料,避免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中原有颜色的干扰,A正确;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还需用蒸馏水冲洗才能用染色剂染色,B错误;用8%的盐酸处理细胞,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C错误;甲基绿吡罗红染液不能用生理盐水配制,用蒸馏水和乙酸钠进行配制,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基础实验题,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 将3cm×3cmx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种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种琼脂块NaOH扩散速率一样 B. 3种琼脂块中,边长为3cm的正方体NaOH扩散速率最大 C. 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D.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参考答案: B 【分析】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可采用琼脂块、NaOH、酚酞作实验材料,观察NaOH在琼脂中的扩散速度;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 【详解】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即扩散速率相同,A正确;3种琼脂块中,边长为3cm的正方体的相对表面积最小,则NaOH扩散速率最小,B错误;琼脂块体积越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C正确;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明确细胞的体积相对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 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参考答案: B 用台盼蓝可鉴定细胞死活,被染色的细胞是死细胞,因为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对台盼蓝的选择透过性,能进入而被染成蓝色,如果细胞膜结构不完整,台盼蓝也能进入,故也能判断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A正确;  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中肽键的,因为氨基酸中没有肽键,故不能检测氨基酸的含量,B错误;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以用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液、龙胆紫溶液、改良苯酚品红等试剂染色,C正确;  斐林试剂是由0.1 g/mL的NaOH与0.05 g/mL的CuSO4等量混合配制而成,其中的Cu2+可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正确。 5. 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②与④ 参考答案: C 6. 图2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部分基因,其中染色体变异不会产生的结果是 参考答案: C 7. 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 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 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 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 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A 8.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 B. 真核生物都是异养型的,原核生物都是自养型的 C.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NA D. 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参考答案: B 【分析】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含有氧呼吸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A正确; B. 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型如绿色植物、大部分藻类等,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型如硝化细菌,有些是异养型如大部分细菌,B错误; C.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 D. 真核生物细胞有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构成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正确。 9.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不能用动物细胞培养,因此无法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制造疫苗。自1979年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DNA测序完成后,得知病毒的核心蛋白和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下图是应用生物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也达到了定向改造细菌的目的 B.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仅为编码核心蛋白的碱基序列 C.运用基因工程育种的变异原理是基因重组 D.在②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参考答案: B 10. 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 ATP 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是主动运输 B. 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 ATP 的主动运输 C.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 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参考答案: A 【分析】 由图解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协助扩散。   钠离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为协助扩散;而运出细胞时,则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 【详解】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转运,需要能量,A错误; B、Na+从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根据图示分析可判断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C正确;  D、Na+从肠腔进入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都是由高浓度进入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均为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A。 11. 农杆菌在自然条件下能感染的植物有[    ] A.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少数单子叶植物 B.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少数双子叶植物 C.双子叶植物,少数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D.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少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参考答案: A 12. 大多数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B.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 C.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无机盐,不会导致酸碱平衡失调 D.若将神经元放在高K+的等渗溶液中,会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加 参考答案: A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决定于Na+和Cl-,A正确;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B错误;无机盐参与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无机盐,可能导致酸碱平衡失调,C错误;将神经元放在高K+的等渗溶液中,则细胞内K+通过离子通道外排减少,会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D错误。 13. 下图所示的是有关胚胎干细胞的部分去向示意图,①~③表示不同的过程,a~d表示不同的细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分裂、分化过程,③的过程是在在抗原刺激下出现的 B.图中涉及到的三类干细胞中,细胞分化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是胚胎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神经组织干细胞 C.近年来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还有可能分化成为其他组织的细胞,说明动物细胞也可能具有全能性 D.研究干细胞的目的包括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医学上的组织修复、研究细胞的分化机制 参考答案: B 略 14.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用B、b表示。II1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 A.bb               B.XbY                C.XBY                D.Bb 参考答案: C 15.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鼠属于第二营养级    B. 大量捕蛇可能会引发鼠灾 C. 鹰获得的能量最少    D. 图示生物构成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参考答案: D 据题图可知,鼠属于第二营养级,A正确;据图中食物链可知,蛇以鼠为食物,蛇是鼠的天敌,大量捕蛇,会导致鼠的天敌减少,进而鼠会大量繁殖,引发鼠灾,B正确;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可知,越高的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据图可知鹰属于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C正确;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中的各种生物的集合,叫做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包括该区域内的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而图中缺乏分解者,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D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主要考查的是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认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16. 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B.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组织培养繁育花卉所利用的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 D.愈伤组织的形成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参考答案: C 17.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生物学实验中没用到该方法的是 A.鲁宾和卡门利用小球藻探索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B.萨克斯利用天竺葵证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C.卡尔文发现了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D.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 参考答案: B 18. 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不会产生杂交现象 B.孟德尔的假设是建立在测交实验的基础上 C.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