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瑞安飞云镇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飞云镇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将5 mol·L-1的盐酸10 mL稀释到200 mL,从中取出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 mol·L-1    B.0.25 mol·L-1      C.0.1 mol·L-1      D.1 mol·L-1 参考答案: B 略 2. 对于在恒温恒容容器中进行的反应A(g)+2B(g) 3C(g)+D(g),以下不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B.单位时间内生成3nmolC的同时生成nmolA C.反应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反应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w.w.w.k.s.5.u.c.o.m 参考答案: D 3.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乙醇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铁胶体 参考答案: D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分析】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是指当光束通过胶体分散系时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最常用的简单方法. 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所以只要判断下列分散系是胶体即可. 【解答】解: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100nm的是溶液,大于1﹣100nm的是浊液; A、B、C是溶液,D是胶体. 故选D. 4.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Mn2++2Cl-+Cl2↑+2H2O B.铜与稀硝酸反应:Cu+4H++2NO3- === 2H2O +Cu2++2NO2↑ C.足量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NH3·H2O+SO2=NH4++HSO3-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 +Ca2++OH-=== CaCO3↓+H2O 参考答案: D 5. 金属单质与足量Cl2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式中,不正确的是  A.FeCl2    B.AlCl3    C.FeCl3    D.CuCl2 参考答案: A 6. iphone手机使用的锂电池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备受关注,目前已成功研制出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是Li+MnO2 = 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 B.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C.电池内部产生的MnO2-向锂电极移动 D.钠比锂更活泼,相同质量的钠做电极比锂提供的电能更多。 参考答案: C 略 7.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①将铁钉放入 CuSO4 溶液中:Fe+CuSO4=Cu+FeSO4; ②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3FeSO4+6HNO3=Fe2(SO4)3+Fe(NO3)3+3NO2↑+3H2O; ③将铁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Fe+2FeCl3=3FeCl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和③中的铁钉只做还原剂 B. 实验②中 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C.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D. 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Fe3+=2Fe2+ 参考答案: A 【分析】 A、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 B、实验②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D、离子方程式电子不守恒。 【详解】A项、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则实验①和③中的铁钉只做还原剂,故A正确; B项、实验②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2+只显还原性,故B错误; C项、Fe+CuSO4═Cu+FeSO4反应中Cu2+作氧化剂,Fe2+作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u2+>Fe2+,故C错误; D项、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注意把握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不慎碰翻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失火,马上用湿布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 参考答案: D 略 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B.铁与硫酸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C.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Mg(OH)2+2H+═Mg2++2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OH﹣+HCO3﹣═H2O+CO2↑ 参考答案: C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根据电子守恒判断,该离子方程式中电子不守恒; B、该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 C、注意氢氧化镁是难溶物,应该写成化学式; D、生成碳酸根离子,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A、方程式两边电子不守恒,正确的应该是: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Fe+2Fe3+═3Fe2+,故B错误; C、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OH)2+2H+═Mg2++2H2O,故C正确; D、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应该是碳酸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OH﹣+HCO3﹣═H2O+CO32﹣,故D错误; 故选C. 10. 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 mol Na+,0.25 mol Mg2+,0.4 mol Cl-,则SO42-为( ) A. 0.1 mol    B. 0.3 mol    C. 0.5 mol    D. 0.15 mol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正负电荷守恒,即n(Na+)+2n( Mg2+)="n" (Cl-)+2n(SO42-),所以0.2 mol+2×0.4 mol="0.4" mol+2n(SO42-),解出n(SO42-)=0.3mol,故选B。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催化剂 B.食物放在冰箱中会减慢食物变质的速率 C.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水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D.2mol SO2与 1mol O2混合一定能生成2mol SO3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物质能够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稀盐酸    B. 蔗糖    C. 硝酸钾晶体    D. 熔融氯化钠 参考答案: D 稀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蔗糖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硝酸钾晶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硝酸钾晶体不导电,故C错误;氯化钠是电解质,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D正确。 13. 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下列对聚乙烯塑料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大量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 C.生产原理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D.工业上通过乙烷加聚合成 参考答案: D 略 14. 下列四种物质,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正戊烷       ②新戊烷        ③2-甲基戊烷        ④庚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 C 略 15. 下列微粒中:①12Mg2+ ②  ③   ④O2—,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B ①12Mg2+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②的核外电子数为10,③的核外电子数为17+1=18,④O2-的核外电子数为8+2=10,所以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是①②④;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离子中微粒之间的关系,注意理解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之间的关系: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如下: (1)装置F的名称是          ;按图组装好装置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3)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图装置是洗气瓶,该装置在化学实验中除洗气外,还有多种用途,试再写出其一种用途:              。 (5)实验室有时用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 2 + 5Cl 2↑  + 8H2O 若15.8g KMnO4与足量的浓盐酸充分反应,则有           mol HCl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产生的Cl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参考答案: (1)分液漏斗;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3)Cl2+2NaOH==NaCl+NaClO+H2O (4)缓冲瓶,安全瓶,量气瓶。(任写一个即可) (5)0.5mol;  0.5mol; 5.6L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某混合物由NaCl、MgCl2两种物质组成,其中Na和Mg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12。求 ⑴NaCl与MgCl2的物质的量之比            。 ⑵氯离子总量为8mol时,Mg2+的物质的量是           。 参考答案: (6分)      2:1   ,         2mol   .(每空3分) 略 18. 某学生称取9 g直链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水解的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1)各步所加试剂为: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2)只加A溶液,不加B溶液是否可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足量 C的作用下,当析出10.8 g金属单质时,淀粉的水解率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稀硫酸       NaOH溶液    新制银氨溶液 (2)不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银氨溶液会被破坏,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3)90% 19. (10分)乙烯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结合以下路线回答: 已知: (1)上述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分馏    ②裂解 (2)A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 (3)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D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5)E是有香味的物质,在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制取。   ①反应I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