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若(ruó)        翘首(qiào)        瞬间(shùn)        潇洒(xiāo) B.优雅(yǎ)          屏息(píng)        飘浮(piāo)        由衷(zhōng) C.掠过(lüè)        酷似(kù)            敛声(liǎn)        慷慨(kǎi) D.刹那(chà)        旋风(xuàn)        悄然(qiāo)        缭乱(liáo)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荻港             抵耐                 桌有成就            摧枯拉朽 B.翘手             建树                 纷纷愧退            殚惊竭虑 C.即己             闲熟                 苍海桑田            一丝不苟 D.桅杆             刨哮                 杀戳百姓            度过长江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3月3日这一天,天无纤云,草堂外戏蝶在菜花里飞舞,几若透明。 B.精彩的歌舞让人头晕目眩,拍手叫好。 C.三峡的山真高啊!隐天蔽日,不是正午时分,根本见不到太阳。 D.深秋时节,九寨沟林寒涧肃,别是一派清秋一洗的别致风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 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C.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它还是得到了我。 D.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理解性默写填空。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从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皎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小题 【甲】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住,飞鸟相与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甲诗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代哲学家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的闲适心境。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作者没有知己的孤独。 C.“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迷惘。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写出了作者对牡丹值得众人喜爱的认同。 4.甲诗和乙文都通过写花来表达生活态度,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是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蔡年迟蒲海洋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XXXX起飞,预计XXXX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XX,航速XX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宫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X时XX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XXX!”着舰指挥员:“航向XX,航速XX……”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带着泪花的笑容:“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能不激动吗?“快点!快点”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摘编自《人民海军报》,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之间时断时续的简单对话流露出他们内心的紧张畏惧心理。 C.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表现了作者对舰载机成功着舰时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D.“刀尖上的舞蹈”“凌波海燕”等语言使作品具有更强的阅读美感和震撼力。 2.看下面的选段,揣摩作者是如何获得新闻素材的?在语言的表达上有何特点?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能不激动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对这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河”指银河,“帝所”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三山”指的是蓬莱等三座仙山。 B.“九万里风鹏正举”的“鹏”是指大鹏鸟,孟子的《逍遥游》对它也有描绘。 C.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融入梦境,巧妙用典,隐含对生活的失望,对理想的向往。 D.整首词表达的主旨是:词人尽管生活美满,还是更加向往逍遥自在的理想世界。 2.这首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词人的作品中别具一格。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词人的浪漫主义特色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一选择的理解。 【链接材料】 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鲁迅《呐喊·自序》)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不该遗忘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