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鼎兴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鼎兴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Na2O2与足量的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后冷却,残留的固体是 A、NaOH、Na2CO3       B、Na2CO3、          C、NaOH         D、NaOH、Na2CO3、Na2O2 参考答案: B 2. 参考答案: B 略 3.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一的 B.当同一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不同的 C.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 D.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反应的焓变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 B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焓值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B、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与终态有关; C、焓变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 D、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焓一定,和变化过程无关. 解答:解:A、焓值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所以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一的,故A正确; B、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与终态有关,则当同一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相同的,故B错误. C、焓变的大小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和反应过程无关,故B正确; D、反应热与反应的始末状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对化学变化与能量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的运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4. 化学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H+得电子释放出H2,钢铁被腐蚀   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OH-失电子释放出O2,钢铁被腐蚀   C、船底镶嵌锌块,锌发生还原反应而被消耗,以保护船体   D、外加电源的正极连接在海水中的钢铁闸门上,可保护闸门 参考答案: A 略 5. 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种类的是     A.碳粉在氧气中燃烧    B. C0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 铁在氯气中燃烧      D.铜和硝酸反应 参考答案: C 6. 拟用右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气体(图中夹持仪器均已略去,abc表示相应仪器加入的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气体 a b c A O2 H2O2 MnO2 浓硫酸 B CO2 盐酸 碳酸钙 饱和NaHCO3 C NO 稀HNO3 铜屑 H2O D SO2 浓硫酸 Na2SO3 浓硫酸 参考答案: C 略 7. 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是NH3则C可能是氧化物 B.若A是非金属单质,则C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为强酸 C若X是金属单质,则B、C 中X的化合价可能是B>C D.若X是强碱,则B可能是两性物质 参考答案: B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性质 解析:A、A、B、C、X可以分别为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氧气,故A正确;B、A、B、C、X可以分别为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氧气,C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为强酸;或A、B、C、X可以分别为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C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为弱酸,故B错误;C、A、B、C、X可以分别为氯气、氯化铁、氯化亚铁、铁,则B、C 中铁的化合价B>C,故C正确;D、A、B、C、X可以分别为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是两性物质,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思路点拨:本题借助典型推断考查了中学常见物质的性质,平时要对连续反应等典型推断进行归纳,可以利用列举法解答。 8. 已知A、B、C、D为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F转化关系,且D为强电解质(其它相关物质可能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它与Mg反应的产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为2:3        B.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处于第二周期第IVA族        C.不论A为单质还是化合物,D都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浓溶液在常温下都能使铁和铝发生钝化        D.若A是共价化含物,O.l mol的A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可能为NA (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 参考答案: B 略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B.分子晶体中的分子内不含有离子键    C.原子晶体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D.分子晶体中的分子内一定有共价键 参考答案: D 略 11. 在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Ks5u                                        A. K+、ClO-、SO42-、H+                     B. K+、H+、NO3-、Fe2+    C. Na+、CO32-、Cl-、Ca2+                   D. Na+、Cl-、SO42-、H+ 参考答案: D 略 12. 右图是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 B.1mol锌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g氢气 C.准确配制450 mL 4.6 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125 mL 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 mol/L 参考答案: C 略 13. 在3BrF3+5H2O=Br2+HBrO3+O2↑+9HF的化学反应中,若有10.8g水被氧化,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是                                                                          (    )        A.0.24mol               B.0.36mol               C.0.40mol           D.0.60mol 参考答案: C 略 1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60克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充分燃烧消耗O2分子数为2NA B. 5.8g熟石膏(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4NA C. 把4.6g乙醇完全氧化变成乙醛,转移电子数为0.1NA D. 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有多种,制取1molO2转移电子数均是4NA 参考答案: A 【详解】A.乙酸与葡萄糖最简式都是CH2O,1个CH2O完全燃烧消耗1个氧气分子,60克的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含有CH2O物质量为2mol,充分燃烧消耗2NA个O2,故A正确; B.熟石膏(2CaSO4?H2O)的物质的量n==0.02mol,由熟石膏(2CaSO4?H2O)的化学式可知,1mol熟石膏(2CaSO4?H2O)中含1mol水,故0.02mol水中含0.02mol水,即0.02NA个,故B错误; C.把4.6g乙醇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氧化变成乙醛,碳元素由乙醇中的-2价升高乙醛中的-1价,故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C错误; D.实验室可以用双氧水、KClO3和KMnO4来制取氧气,当用KClO3和KMnO4来制取氧气时,氧元素由-2价变为0价,故制取1mol氧气转移4NA个电子,当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氧元素由-1价变为0价,故制取1mol氧气时转移2NA个电子,故D 错误; 故答案为A。 15.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过量的氨水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4分)汉密尔顿.史密斯出生于1931年,不修边幅的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名世界级的科学家,自称是“厨房化学师”。“厨房化学”可以理解为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做化学实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活动。某厨房内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实验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C     ,D     。(供选试剂为:浓硫酸、无水CaCl2、碱石灰)    (3)E装置中的仪器名称是     ,它在该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 (4)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或“不能确定”)。 (5)反应前,在B装置中通入空气可减少实验误差,操作方法是         。 参考答案: (1) Na2CO3·10H2O  Na2CO3+10 H2O(1分)             2NaHCO3   Na2CO3 + CO2↑+ H2O(1分) (2)无水CaCl2 (1分) 碱石灰(1分) (3)干燥管(1分) 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D中(1分) (4)偏低(1分) (5)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a,向装置中通入空气(1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已知某饱和 NaCl 溶液的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 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 (1)用m、V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mol/L . (2)用w、ρ表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mol/L . (3)用c、ρ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 % . (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 g . 参考答案: (1)(2)(3)(4) 解:(1)mg氯化钠物质的量==mol,溶液体积为VmL,则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故答案为:mol/L; (2)根据c=可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mol/L,故答案为:mol/L; (3)根据c=可知,w%==%,故答案为:%; 进行公式变形计算; (4)令溶解度为s,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解得s=g,故答案为:g. 18.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100mL0.3mol·L-1的NaHSO4(设该条件下NaHSO4完全电离)溶液和100mL0.2mol·L-1的Ba(OH)2溶液充分混合,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则溶液的颜色变为        , ⑵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