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不属于活细胞的是                               (   )  A植物成熟导管细胞              B人神经细胞  C 血液中的红细胞               D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 参考答案: A 2. 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水解产物不全是葡萄糖的是   A.淀粉         B.糖元         C.纤维素         D.蔗糖 参考答案: D 3. 如右图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 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种酶均被该种蛋白酶降解 B.乙酶遇双缩脲试剂显紫色 C.两种酶作用的原理都是降低活化能 D.甲酶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参考答案: C   略 4. 有关细胞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元素C、H、0、N的物质是核酸、果糖、脂肪 B.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是氨基酸 C.组成人肝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有机物分别是水、蛋白质 D.性激素、维生素D、抗体都属于脂质 参考答案: C 5. .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14N培养基中进行复制,当测得含有15N的DNA分子数为12.5%时,该DNA分子的复制次数是(  )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D 6. 下列生物中,没有染色体的是                                     A.酵母菌、草履虫      B.乳酸菌、蓝藻      C.水螅、团藻    D.蚯蚓、蛔虫 参考答案: B 7. 蛋白质合成是细胞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下列人体细胞中不可能发生该过程的是 A.神经细胞       B.肝脏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参考答案: C 8. 如图为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从图可以推断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  B.4 C.1和3  D.1和4 参考答案: C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病,7号为隐性纯合子,致病基因一个来自5号、一个来自6号;6号致病基因来自3号;5号致病基因来自1号. 【解答】解:从题意和图可知,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女性患病亲代男性患病,女性至少为致病基因携带者,这个才能各为子代女性提供一个致病基因,6的基因来自于3,5的基因只能来自于1,所以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1和3. 故选:C. 9. 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b处,而不能滴在a处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黄绿色 参考答案: B 10. 遗传物质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下列物质中,不能储存遗传信息的是(   ) A.核酸       B.脱氧核糖核酸       C.核糖核酸     D.核苷酸 参考答案: D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参考答案: A 12.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包扎伤口,是为了皮肤表皮细胞从空气中吸收利用O2 B.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只进行无氧呼吸 C.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都以热能形式散失,不形成ATP D.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参考答案: D 【分析】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第一阶段中释放的少量能量中只有少量储存在ATP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部分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以补充有氧呼吸所供的能量不足。由于参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的酶不同,所以不同呼吸方式生成的产物不同。 【详解】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可在伤口深处大量繁殖,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增加通气量,可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使其不能大量繁殖,A错误;剧烈运动时大多数骨骼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只有部分骨骼肌细胞因缺氧而进行厌氧呼吸,B错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C错误;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D正确。 故选D。 13. 下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⑤④③②  B.①④⑤③②    C.②③①④⑤  D.⑤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 A 14. (2012·上海卷)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基因   B基因                        白色色素粉色色素红色色素 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 参考答案: C 15. 下图是有关变形虫的实验图示,据图能总结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生物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B.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在没有细胞核的情况下,细胞质也同样不能生存 D.在没有细胞质的情况下,细胞核是不能生存的 参考答案: A 16. 下列物质中,人体内细胞不具有的是 A.果糖      B.糖原       C.核糖     D.淀粉 参考答案: D 17. 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它从细胞核中出来进入细胞质后与核糖体结合的过程中,通过的生物膜有 A.2层 B.1层 C.0层 D.3层 参考答案: C 18. 将药物装入米纸(淀粉)做的胶囊中,可有效减轻某些口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酶具有专一性,胃中的蛋白酶不能消化淀粉   B.唾液淀粉酶在胃液中活性丧失,不再起消化作用   C.温水冲服使唾液和胃液稀释,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   D.胶囊在口腔中经过的时间短,唾液淀粉酶来不及对胶囊起作用 参考答案: C 19. 甲图为某动物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1段表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乙图为另一生物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处于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 ,这细胞有     条染色体,有       对同源染色体。 (2)甲图7—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                  。 (3)乙图处于               期,此细胞的名称是             ,此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           ,它分裂后得到的细胞名称为                 。 参考答案: (1)初级精母细胞  20   10 (2)着丝点一分为二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卵母细胞  1:1   卵细胞和极体 20. 通过实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和揭示出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孟德尔、摩尔根                    B.萨顿、沃森和克里克 C.萨顿、艾弗里                      D.摩尔根、沃森和克里克 参考答案: D 21. 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 参考答案: C 略 22. HIV病毒、发菜、水绵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 细胞膜    C. 遗传物质       D.细胞核[学科 参考答案: C 23. 下列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 ①消化酶   ②抗体   ③维生素   ④血浆蛋白   ⑤SO2-4⑥O2  ⑦血红蛋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⑥⑦   参考答案: C 24. 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  ) ①花蕾期,不去雄蕊; ②花蕾期,去雄蕊; ③去雄后,套上纸袋; ④去雄后,不套纸袋; 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 ⑥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粉受精.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 C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2、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解答】解:①开花前对母本去雄,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因此在开花前已完成受精作用,须在开花前进行去雄,①错误; ②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因此在开花前已完成受精作用,须在开花前进行去雄,②正确; ③去雄后需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③正确; ④去雄后,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④错误; 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完成杂交过程,⑤正确; ⑥杂交试验需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⑥错误. 所以②③⑤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识记人工异花授粉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5. 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 C 26. 以下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X显性遗传病 C.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参考答案: A 27. 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结构是(  )   A、垂体  B、甲状腺  C、性腺  D、下丘脑 参考答案: A 28. 导致人类发生廉刀型贫血症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缺氧时,红细胞呈镰刀型 B.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 C.合成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D.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D 略 29.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将一枝伊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