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职业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职业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这种碳原 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物质有光学活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产物有光学活性的是 A.与NaOH水溶液共热                B.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与银氨溶液作用                   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作用 参考答案: C 略 2. 油脂水解后的一种共同产物是 A.硬脂酸        B.甘油       C.软脂酸        D.油酸 参考答案: B 略 3. 某物质中可能有甲醇、甲酸、乙醇、甲酸乙酯几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①有银镜反应 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与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时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甲酸乙酯和甲酸 B.一定有甲酸乙酯和乙醇 C.一定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 D.几种物质都一定有 参考答案: C 考点:有机物的鉴别.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甲酸、甲酸乙酯中含有醛基,可与银氨溶液或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甲酸具有酸性,可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甲酸乙酯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①有银镜反应,则可能为甲酸或甲酸乙酯; 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说明不含甲酸; ③与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时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说明含有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因不含甲酸,则一定含有甲酸乙酯, 题中没有涉及甲醇和乙醇的性质,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则正确的只有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反应的现象进行判断 4. 在下列实验中,应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中的是:                             A. 在实验室中蒸馏石油           B.由苯制硝基苯           C.由酒精制乙烯                  D.由乙酸与乙醇反应制乙酸乙酯 参考答案: B 5. 某有机物CH3―CH=CH―Cl,它能发生(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使溴水褪色 ⑤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⑦聚合反应 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   B.只有⑥不能发生    C.只有⑦不能发生       D.只有②不能发生 参考答案: B 略 6. 野外作业时,可用原电池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加热食品。由铁屑、炭粒、食盐、水、空气组成的原电池中,铁屑作 (       )  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 略 7. 在4 L密闭容器中充入6 mol A气体和5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A(g) + B(g) 2C(g) + xD(g) ,若平衡时生成了2 mol C,D的浓度为0.5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2                  B.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增大   C.平衡时B的浓度为1.5 mol·L-1    D.当A与B的正反应速率为3: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参考答案: A 略 8.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5条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有3种同位素B1、B2、B3,B3原子的质量数是B1的3倍,C原子核外有9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D和C可以形成DC型离子化合物,且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6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D+ > C—      B.EA2是原子晶体   C.A和B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以上元素中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C 参考答案: B 9. ℃时,水的离子积为,该温度下,将一元酸HA与一元碱BOH的溶液混合,下列关系式中,可确认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10. 可逆反应mA(s) +nB(g)      pC(g) +qD(g),在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 该反应的△H <0 C. 化学方程式中n >p+q D.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B 略 11. 一种有机玻璃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玻璃是一种线型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B.该有机玻璃的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C.可用过滤方法除去CCl4中的少量该有机玻璃 D.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时,C—O键发生断裂 参考答案: C 略 12. 使有机物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①甲醇与乙醇的混合物与浓H2SO4加热得醚   ②乙二醇与乙酸反应得酯    ③苯酚和浓溴水反应,所生成的有机物的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参考答案: A 略 13. 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消去、加成、消去   B.加成、消去、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取代 参考答案: D 略 14. 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1 = -Q1 KJ/mol          2H2(g)+O2(g)==2H2O(g)              △H2= -Q2 KJ/mol          2H2(g)+O2(g)==2H2O(l)              △H3 = -Q 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出的热量为(0.4 Q 1+0.05 Q 3)KJ/mol          B.放出的热量为(0.4 Q 1+0.05 Q 2)KJ/mol C.△H2 = △H3                                   D.△H2 <△H3 参考答案: A 略 15. 曾经在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 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选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    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 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Ⅰ.(4分)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在做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常观察到试管内生成的气体先为浅红棕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能直接观察到生成的气体的颜色,可在往稀硝酸中加入铜的同时,加入少量碳酸盐,那么加入少量碳酸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酸性不同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下图。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度均为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量取15.00 mL 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 g,并系于铜丝末端;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相关数据;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调整乙和丙中液面使二者处于同一平面,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15.00 mL 1 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所用的仪器是               ;     A.带刻度的烧杯  B.量筒  C.酸式滴定管   D.碱式滴定管 (2)步骤③中a的数值至少是       ;步骤④中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中应记录的数据是             ; (3)本实验装置丙中量筒的规格是         (填序号)。 A.10mL        B.100 mL       C.200 mL      D.500 mL (4) 若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在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____; (5)试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是_________;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试写出镁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参考答案: Ⅰ.(4分)3Cu+8H++2NO  ==== 3Cu2++2NO↑+4H2O (2分) 试管内存在的空气将生成的NO氧化为NO2   (1分) 碳酸盐与硝酸的反应速率快,生成的CO2排走了试管内的空气(1分) Ⅱ.(12分)(1)C (1分) (2)0.18或0.2;(2分)  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或加热)一会,如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升出液面,表明装置不漏气;(1分)   反应起止时间(1分) (3)C (1分)  (4) V /1000×0.0075L·mol-1或VmL/1000mL·L-1×0.0075mol(2分) (5)酸的浓度相同时,c(H+)不同;防止因形成原电池而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各1分)     (6)Mg+2CH3COOH=Mg2++2CH3COO—+H2↑(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B为Na2CO3粉末,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试管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                    。 (2)若B是生石灰,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完全溶解,恰好变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小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溶液,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乙醛与该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