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huī),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 B.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鼓动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chuāng)…… C.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dòu)的表现才对。 D.他不屈不挠(ráo),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暴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怀古伤今             喏喏连声             相得益彰             矫揉造作 B.面面厮觑             画龙点晴             走投无路             歇斯底里 C.起程转合             狼狈不堪             一望无际             间不容发 D.李代桃僵             形肖骨立             大发雷霆             细丝锭子 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⑥⑤①④②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是可以得之于自身。 B.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C.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 D.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①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②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③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 ⑤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⑥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⑦蒹葭采采,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诗经《蒹葭》) ⑧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乙】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丙】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渐闻水声          鸡犬相闻          闻鸡起舞 B.临溪而渔          把酒临风          双喜临门 C.往来不绝          来此绝境          聪明绝顶 D.水落而石出       呼尔而与之       不约而同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在于山水之间的自然风光。 理解:这句话点出醉翁之“醉”的深意,作者陶醉于滁州的自然美景中,可见他虽遭贬谪却能寄情山水,心境恬然。 【乙】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上去往山中,傍晚回到家里,一天中的景色不同,游玩的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理解:这句话是对上文“山水之乐”的收束,作者一日之内遍赏山间四时之景,获得无尽的乐趣,心情非常愉悦。 【丙】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翻译:山间的野味野菜,杂七杂八地摆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宴席啊。 理解:这句话写太守宴席上的菜肴虽然都是就地取材,却丰盛而充满野趣,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更是别有滋味。 3.古往今来,很多心系民生的官员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戴。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欧阳修为官有哪些爱民之举。 【材料一】 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宠①示芍药十种,岂胜欣荷②!山民虽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见州人靓装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 (节选自《与韩忠献王书》③) 【材料二】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④。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辱宠]谦辞,屈辱身份来宠爱。②[荷]承受恩惠。③[韩忠献王]即韩琦,庆历新政的主持者之一,与欧阳修声气相投。这是一封答谢韩琦送来芍药花的回信,写此信时欧阳修40岁,始号“醉翁”。④[民便之]百姓感到安逸。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4.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 5.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全词通过写月下之感,表现了词人____________的胸襟和对天下离人的美好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词前小序在词中的作用。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为了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挥青年正能量,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指导下,中国青年报社等联合开展了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下图是活动的标志,请有条理地说明该标志的内容。(文字、字母除外)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列一组名人名言,按要求作文。 (1)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 (2)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