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第十八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福建省宁德市福鼎第十八中学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的方法步骤如下表所示。有关评价不合理的是(  ) 步骤 项目 试管1 试管2 1 新鲜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2 可溶性淀粉液 2 mL 2 mL 3 37 ℃水浴 5 min 5 min 4 1 mol/L盐酸 1 mL / 5 1 mol/L NaOH / 1 mL 6 碘液 2滴 2滴 7 结果预期 均不变蓝   A.缺少对照组 B.实验预期结果不正确 C.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 D.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 参考答案: D 实验目的是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设置3组实验,从表格看出,缺少加蒸馏水的正常pH的对照组,A正确;在强酸或强碱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失活,淀粉没有分解,遇碘变蓝,故结果预期不正确,B正确;依据实验目的及实验原则,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先调节pH,再加入新鲜淀粉酶溶液,所以该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不合理,C正确;该实验可以选用碘液作为实验结果的检测试剂,D错误。 2. 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自然选择是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C.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D.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A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 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 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 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 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A 正确; B、自然选择不能决定新基因的产生,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B 错误; C、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C 错误; D、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 错误. 故选:A.   3. 不同结构的膜之间可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参考答案: B 4.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参考答案: D 5. 右图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字母代表基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果蝇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CXD的配子 B.该果蝇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 C.该果蝇共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D.另外一种性别的全部果蝇都没有D基因 参考答案: D 6. 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 参考答案: C 7.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参考答案: D 8.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    B.低温和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相同的,而过酸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C.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时间,因此待酶作用完后立即煮沸失活    D.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参考答案: B 9.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酶比无机催化剂更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淀粉酶被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光合作用所需的酶仅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 D 胰岛B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参考答案: C 10. 结合题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昔酸序列中 B.核昔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参考答案: D 11. 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斑”开始,氧气释放速率增加,表明此时植物开始光合作用且强度大于呼吸 B.图中的A点两条曲线重合,表明植物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C. “光斑”照耀开始时限制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 D.A至B段,两条曲线出现差异,此时CO2吸收速率大于氧气的释放速率.表明植物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一对夫妻中,男性色觉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和时期分别是(   )     A.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参考答案: C 13. 把经过相同时间饥饿处理、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放在透明玻璃罩内(密封),钟罩内的烧杯中放有不同物质,如下图所示。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以及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A.①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③ 参考答案: B 14. 对如图①和②表示的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以DNA的双链作为模板 B.②的产物是氨基酸 C.①和②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①过程有遗传信息流动,②过程没有 参考答案: C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T  T﹣A  C﹣G  G﹣C A﹣U  T﹣A   C﹣G  G﹣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解答】解:A、①为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A错误; B、②为翻译过程,产物是多肽链,B错误; C、①和②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 D、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遗传信息流动,D错误. 故选:C. 15.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正确的是() A.萨顿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D.赫尔希等人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 B 16. 根据DNA含量,将某二倍体植物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比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部分细胞发生核糖体的增生 B.乙组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的S期 C.经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后,乙组细胞数比例会增加 D.丙细胞内含有2个或4个染色体组 参考答案: C 17.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获得转基因植物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 参考答案: B 解析:蛋白质工程是对现有基因进行改造,控制合成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的蛋白质,A正确;克隆动物属于核移植技术,单克隆抗体制备属于体细胞杂交技术,B错;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转基因的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物,C正确;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D正确。 【知识点】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与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工程与单克隆抗体 18.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 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 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 B 19.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荒漠地区生物种类少”,“许多鸟类在春季交配繁殖”.在上述生物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子依次是(     ) A.阳光、水、温度           B.温度、水、阳光 C.温度、温度、水           D.阳光、水、阳光 参考答案: B 20. 下列操作对胃蛋白酶溶液(1mL)中胃蛋白酶活性影响最小的是(  ) A.加入1mL淀粉酶             B.从35℃降至0℃     C.加入2g氢氧化钠            D.加入1mL新鲜胰液 参考答案: A 21. 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 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 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 过程②中产生NADPH用于C3的还原 参考答案: D 过程①为有氧呼吸过程,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②为光合作用,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过程①为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过程②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中的氧来自CO2,C错误;过程②产生的NADPH([H])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D正确。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 22.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或常染色体显性,但最不可能是伴X显性 B. 若Ⅰ1为纯合子,则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 C. 若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