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簌簌(sù)        谚语(yàn)          携带(Xié) B.连翘(qiào)     潮汐 (xī)          陨石(yǔn) C.追溯(sù)        遗骸(hái)          宝藏(cáng) D.曲线(qū)        狩猎(shǒu)        劫难(jié)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次第   骨骼   山麓   不解之迷 B.劫难   陨石   晴朗   衰草连天 C.致密   沟壑   帷幕   天衣无缝 D.喧嚷   枯燥   潮汐   难以置信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B.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C.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D.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 B.对于我们来说,市场经济是个全新的事物。 C.我们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 D.市场经济是个全新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陈涉世家》) (3)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于光中《乡愁》)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与朱思元书》一文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关,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阡陌交通        ________ ②便要还家        ________ ③无论魏晋        ________ ④处处志之        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从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是(     ) A.暮春落花时节 B.深秋时节,百花凋谢之时 C.冬末春初时节 D.夏天水涨之时 4.桃花源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文中有些地方已经做了暗示。请找出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语句。(找出三处) 5.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会如何为自己辩护?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②“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③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④“豆可中吃呢?” ⑤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⑥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⑦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请你仔细品味第②段有关双喜的语言描写,看看包含哪些意思? 2.“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豆被小伙伴们偷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呢? 3.你怎样理解结尾段“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深意?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后面小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黑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诗关注的社会焦点是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下面对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挂”“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和自己境遇之惨蓄势。 B.诗歌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C.从表达方式上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议论;“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是叙事。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直抒胸臆,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即使身处逆境仍乐观向上,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被压扁的沙子》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七、作文(共40分) 假设学校组织竞聘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你准备竞聘其中某个职务。试撰写一份演讲稿,阐述你的竞聘主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