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西藏藏族自治区日喀则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皋(gāo)       千载(zài)       燕然(yān)       鹦鹉洲(yīng) B.落晖(huī)       萋萋(qī)       属国(shǔ)       荆门外(jì) C.驱犊(dú)       日暮(mù)       萧关(xiāo)       带禽归(qíng) D.采薇(wēi)       征蓬(péng)       崔颢(hào)       没马蹄(mò)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云霄     白齿     蔓延     混为一体 B.繁忙     嘲讽     渴望     闲情逸志 C.想象     振颤     威力     煞费苦心 D.际遇     消逝     愉悦     苦思瞑想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填空。 (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杜甫《春望》) (2)崔颢的《黄鹤楼》中写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殊的《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龟虽寿》中表现曹操老当益壮,要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短文两篇》,回答后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多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 A.五色交辉   辉映;          晓雾将歇 消散 B.夕日欲颓   萎靡、衰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 C.念无与为乐者   思念;   遂至承天寺   于是,就 D.怀民亦未寝   睡觉;       月色入户   窗户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土共同赞叹的啊) 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晨昏冬夏四个时间段都是存在的啊。) C.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覆盖着水中交错的藻、荇。)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与它一样奇妙的景色了。) 3.以下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是(       ) A.《答谢中书书》虽然仅有六十余字,却括古今、含四时,兼顾晨昏,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如山水相映之美、缤纷的色彩美、声响的动静结合之美。 B.《记承天寺夜游》作者写到承天寺见到张怀民,只用“亦未寝”三个字,略去相见时的对话,省了不少笔墨,使文章显得紧凑、简洁。 C.作者遵循“欲睡一一起行一一寻张怀民一一相与步于中庭一一绘景一一抒怀”的思路,行文一气呵成,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D.《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承天寺”点明游的地点,“夜”点明时间,作者游览在空明澄澈、亦幻亦真、藻荇交横的水边庭院,书写自己复杂微妙的心境。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昆虫记》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只圣甲虫制成了粪球之后,便爬出纷乱熙攘的群体,倒退着推动自己的战利品离开工地,最晚赶来的那些圣甲虫有一个在它的身旁,刚开始在制作自己的粪球,便突然放下手中的活计,奔向滚动着的粪球,助那个幸运的拥有者一臂之力,后者似乎很乐意接受这种帮助。这之后,这两个同伴便联手干起活儿来。它俩争先恐后地努力把粪球往安全的地方运去。在工地上是否果真有过协议,双方默许平分这块蛋糕?在一个揉制粪球时,另一个是否在挖掘富矿脉以提取原料,添加到共同的财富上去呢?我从未看到这种合作,我一直看到的只是每只圣甲虫都独自地在开采地点忙乎着自己的活计。因此,后来者是没有任何既定权益的。 那么,是否是异性间的一种合作,是一对圣甲虫在忙着成家立业?有一段时间,我确实这么想过。两只圣甲虫,一前一后,激情满怀地在一起推动着那沉重的粪球,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有人手摇风琴唱着的歌儿:为了布置家什,咱们怎么办呀?——我们一起推酒桶,你在前来我在后。通过解剖,我便丢掉了这种恩爱夫妻的想法。圣甲虫从外表上看是分不出雌雄来的。因此我把两只一起运送粪球的圣甲虫拿来解剖,我发现它们往往是同一个性别的。 既无家庭共同体,也无劳动共同体。那么这种表面上的合伙儿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纯粹是想打劫。那个热心同伴假借着帮一把手,其实是心怀叵测,一有机会便抢走粪球。 材料二: 巨大的宽宏大量的隧蜂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用其利爪把这个毁其家园的小强盗给开膛破肚了,可以用其大颚压碎它,用其螫针扎透它,但隧蜂压根儿就没这么干,却任由那个小强盗血红着眼睛盯住自己的宅门,一动不动地待在旁边。隧蜂表现出这种愚蠢的宽厚到底是为什么呢? 隧蜂飞走了。小飞蝇立刻飞进洞去,像进自己家门似的大大方方。现在,它可以随意地在储藏室里挑选了,因为所有的储藏室都是敞开着的;它还趁机建造了自己的产卵室。 在隧蜂归来之前,没有谁会打扰它。……私闯民宅者要干坏事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但罪犯的计时器非常精确,能准确地计算出隧蜂在外面的时间。当隧蜂从野外返回时,小飞蝇已经逃走了。它飞落在离洞穴不远的地方,待在一个有利位置,瞅准机会再次打劫。 材料三: 七月,午后酷热难耐,成群的昆虫干渴难忍,在枯萎打蔫儿的花上爬来爬去,想找点儿水解渴,而蝉却对普遍的水荒不屑一顾。它用它那如钻头般的细嘴,在自己那永不干涸的酒窖中钻了开来。它不停地歌唱着,落在一棵小树的细枝上,钻透那坚硬平滑、被太阳晒得汁液饱满的树皮。它从钻孔中把吸管插进去之后,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美滋滋地沉浸在汁液和歌声的甜美之中。 ……许许多多渴得不行的家伙在转悠着。它们发现了这口井,因为从井栏上渗出的树汁,使这口井暴露了。它们一拥而上,一开始还有点儿小心翼翼,只是舔舔渗出来的汁液。我看见拥挤在甜蜜的井口旁的有胡蜂、苍蝇、球螋、泥蜂、蛛蜂、金匠花金龟,最多的是蚂蚁。 最小的,为了靠近清泉,便从蝉的肚腹下钻过去。宽厚仁慈的蝉便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不速之客们贪心越来越大:刚才还谨小慎微的它们突然变成了一群乱哄哄的侵略者,一心要把掘井者从井边驱逐掉。 (选自《昆虫记》,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减) 1.下列探究专题与以上材料内容最符合的一项是(     ) A.爱劳动的昆虫们 B.爱抢劫的昆虫们 C.昆虫界的合伙人 D.昆虫界的热心人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为了布置家什,咱们怎么办呀?——我们一起推酒桶,你在前来我在后。(作者引用歌词有何用意?) (2)它们发现了这口井,因为从井栏上渗出的树汁,使这口井暴露了。(这里的“井”和“井栏”分别喻指什么?) 3.材料一中关于圣甲虫合伙劳动的真相,作者为什么到文末才揭示? 4.你是否赞同下面两句中作者对隧蜂和蝉的评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1)隧蜂表现出这种愚蠢的宽厚到底是为什么呢? (2)宽厚仁慈的蝉便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选出对《黄鹤楼》理解有误的一项(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颈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 示例: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不该遗忘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