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城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北京古城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配合物的配位数不是6的是 A、K2[Co(SCN)4]     B、Na2[SiF6]     C、Na3[AlF6]    D、[Cu(NH3)4]Cl2 参考答案: AD 略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都能水解为还原性的糖。  B.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C.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D.天然油脂有的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 B 略 3.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为NA B.常温下,5.6LNO和5.6L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16.9g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 D.含有1molFe(OH)3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胶粒数为NA 参考答案: C 略 4. 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 .乙醇、甲苯、硝基苯                      B.苯、苯酚、乙烯 C.苯、甲苯、环已烷                         D.甲酸、乙醛、乙酸 参考答案: C 略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的水解:HCO3﹣+H2OH3O++CO32﹣ B.以硫酸铝和小苏打为主要反应物的泡沫灭火器中的反应原理:Al3++3HCO3﹣═Al(OH)3↓+3CO2↑ C.1 mol/L 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4 mol/L NaOH溶液:Al3++4OH﹣═AlO2﹣+2H2O D.用惰性电极电解AlCl3溶液:2Cl﹣+2H2O2OH﹣+H2↑+Cl2↑ 参考答案: B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示碱性; B.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 C.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能力大于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溶解前铵根离子先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 D.溶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解答:解:A.碳酸氢钠的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故A错误; B.以硫酸铝和小苏打为主要反应物的泡沫灭火器,铝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故B正确; C.1 mol/L 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4 mol/L NaOH溶液,硫酸铝铵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由于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能力大于氢氧化铝,所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一水合氨,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4OH﹣═Al(OH)3↓+NH3?H2O,故C错误; D.用惰性电极电解Al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气和氯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6Cl﹣+6H2O2Al(OH)3↓+3H2↑+3Cl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选项C为易错点,注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一水合氨. 6. 目前下列工艺过程没有直接使用离子交换技术的是 (  ) A.药剂法软化硬水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NaOH C.电渗析淡化海水 D.海水中提取金属Mg 参考答案: D 解析:选项A,硬水软化常用离子交换树脂脱去其中的钙、镁离子;选项B,电解饱和食盐水常用离子交换膜来阻止气体分子或阴离子通过;选项C,电渗析法淡化海水也用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选项D,不用离子交换膜,加入熟石灰后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然后再加入盐酸进行浓缩结晶,再在氯化氢的气氛中脱水,最后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金属镁。 7.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的南海争端威胁到我们国家的核心利益.下列关于海水资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B.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元素 C.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之一 D.开发海水资源可以不考虑是否对环境有污染 参考答案: D 【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分析】A、海带是一种藻类植物,含有丰富的碘,海水中也含有较多的碘,但远不及海带中含量高,海带能不断吸收海水中的碘; B、海水中主要含有水,其次为氯化钠,海水中所含化学元素的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氢、氯、铜镁、硫、钙等; C、目前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多种,如: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蒸馏法,目前多采用多级闪急蒸馏法. D、资源的开发不能以损害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 【解答】解:A、海水中也含有较多的碘,但远不及海带中含量高,海带能不断吸收海水中的碘;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故A正确; B、海水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氯化钠,含有大量氯元素,故B正确; C、目前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蒸馏法,故C正确; D、开发海水资源,合理利用,绿色化学化工是发展方向,必须考虑是否对环境有污染,资源的开发不能以损害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故D错误; 故选D. 8. 维通橡胶是一种耐腐蚀、耐油、耐高温、耐寒性能都特别好的氟橡胶。它的结构简式如右, 合成它的单体是:    A.氟乙烯和全氟异丙烯                  B.1,1—二氟乙烯和全氟丙烯    C.1—三氟甲基—1,3—丁二烯           D.全氟异戊二烯 参考答案: B 略 9. 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然后将 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          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 较纯的油脂          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 参考答案: C 略 10.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1 mol钠单质与氧气反应分别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电子数均为NA B. 标准状况下,将1 mol Cl2通入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数小于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中含共价键数目为0.4 NA D. 2 L 0.5 mol·Lˉ1 醋酸钠溶液中含有Na+离子的数目为NA 参考答案: C A、 Na在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将1 mol钠单质与氧气反应分别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电子数均为NA,故A正确;B、Cl2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将1 mol Cl2通入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数小于NA,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故C错误;D、 2 L 0.5 mol·Lˉ1 醋酸钠溶液中含有Na+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2 L ×0.5 mol·Lˉ1 =1mol,Na+ 数目为NA,故D正确,故选C。 11. 下图表示反应X(g)       4Y(g)+Z(g),,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6min后,反应就终止了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     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若降低温度,将以同样倍数减小 参考答案: B 12. 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    )   A.  3s         B.  3p        C .  3d       D.  3f 参考答案: D 13.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稀盐酸                   B. 铜丝                        C. 氯化钠固体           D. 蔗糖 参考答案: D 略 14. KIO3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铁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式为KI+3H2O===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时,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电解时,在阳极上产生氢气 C.电解后得到KIO3产品的步骤有:过滤―→浓缩―→结晶―→灼烧 D.电解中,每转移0.6 mol电子,理论上可得到0.6 mol无水KIO3晶体 参考答案: A 电解过程中,阳极I-放电生成IO3-,阴极H+放电生成H2,因此应为惰性电极作阳极。1 mol I-~1 mol IO3-转移电子6 mol,每转移0.6 mol电子,得0.1 mol KIO3。得到KIO3的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15. 下列实验装置图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是(      )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8 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NH3和HCl两种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用气体发生装置(Ⅰ)制取的气体是    ,用气体发生装置(Ⅱ)制取的气体是  。 (2)气体发生装置(Ⅰ)中标号为①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3)A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若气体发生装置(Ⅱ)中产生的气体导入A瓶反应后过量,从瓶口逸出,可在瓶口用湿润的             试纸验证. 参考答案: (1) HCl  ,    NH3      。 (2)  圆底烧瓶   。 (3) 产生大量白烟  。 (4) 红色石蕊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今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已知:甲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乙元素是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丙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1)试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