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第二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参考答案: C 略 2. 常温下,取pH=2的两种二元酸H2A与H2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   H++A2- B.pH=4的NaHA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A-)>c(A2-)>c(H2A)>c(OH-) C.含NaHA、NaHB的混合液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A2-)+c(HB-)+c(H2B)+c(B2-) D.Na2B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B2-)>c(OH-)>c(H+) 参考答案: D 略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某烯烃与H2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3,3-二甲基-1-丁烯 参考答案: D 解析:选项A中的有机物应命名为1,2,4-三甲苯,原名称未遵循取代基位次之和最小的原则;B项中有机物的名称应为2,2,4-三甲基戊烷;炔类物质命名时,应从离碳碳三键最近的一端编号,故C中有机物应命名为3-甲基-1-丁炔;2,2-二甲基丁烷去掉2个氢原子,只能得到一种烯烃:(CH3)3CCH=CH2,名称为3,3-二甲基-1-丁烯,D正确。   4. 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毒品的是 A.冰毒、黄连素                 B.味精、麻黄碱 C.纤维素、尼古丁                 D.大麻、摇头丸 参考答案: D 略 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Z为0.3mol/L B. Y2为0.4mol/L  C. X2为0.2mol/L D. Z为0.4mol/L 参考答案: A 6. 分子式为C5H12O的某醇与溴化钠.硫酸混合加热得卤代烃,该卤代烃与强碱醇溶液共热后,不发生消去反应,该醇可能是:        A.1-戊醇             B.3-戊醇               C.2,2-二甲基-1-丙醇                   D.2-甲基-2-丁醇 参考答案: C 略 7. 把物质的量均为0.1mol的AlCl3、CuCl2和H2SO4溶于水制成100ml的混合溶液,用石墨做电极电解,并收集两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电路中共转移0.9mol电子 B.阳极得到的气体中有O2且其物质的量为0.35mol C.阴极质量增加3.2g D.铝元素以Al(OH)3的形式存在 参考答案: A 略 8. 目前上海机动车正逐步采用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两类清洁燃料。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                                   A.烷烃             B.烯烃         C.卤代烃          D.醇类 参考答案: A 略 9. 下列四种情况分别表示过程的焓变、熵变,则逆过程不能自发的是 A.△H>0  △S<0                                       B.△H<0  △S<0 C.△H<0  △S>0                                       D.△H>0  △S>0 参考答案: C 略 10. 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水     B、加热     C、加少量盐酸         D、加少量醋酸钠晶体 参考答案: B 略 11. 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修材料,它们会释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  ) A.甲烷                            B.氨气 C.甲醛                            D.二氧化硫 参考答案: C 略 12.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M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由于W、Z、M元素的氢气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C.元素Y、Z、W的单质晶体的熔点高低顺序为:Y>Z>W D.化合物ZW2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参考答案: C 略 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被誉为与原子弹、雷达齐名的当时三大发明之一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阿司匹林 C.麻黄碱 D.抗酸药 参考答案: A 14. 在一定条件下,将A、B、C三种炔烃所组成的混合气体4g,在催化条件下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4.4g三种对应的烷烃,则所得烷烃中一定有:   A.甲烷        B. 乙烷       C.丙烷      D.丁烷 参考答案: B 略 15. 如图三条曲线表示C、Si和P元素的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负性:c>b>a 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a>b C.I5:a>c>b D.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a>b>c 参考答案: C 【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 【分析】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P元素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故Si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由图中第一电离能可知,c为Si,P原子第四电离能为失去4s2能中1个电子,为全满稳定状态,与第三电离能相差较大,可知b为P、a为C. A.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 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C.碳、Si失去4个电子为ns2全满状态,能量更低,再失去1个电子时,第五电离能电离能与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P失去4个电子为3s1状态,第四电离能与第五电离能均失去3s能级电子,二者能量相差不大; D.均形成分子晶体,没有氢键存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 【解答】解: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P元素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故Si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由图中第一电离能可知,c为Si,P原子第四电离能为失去4s2能中1个电子,为全满稳定状态,与第三电离能相差较大,可知b为P、a为C. A.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故Si的电负性最小,故A错误; B.Si的非金属性最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SiH4的稳定性最差,故B错误; C.碳、Si失去4个电子为ns2全满状态,能量更低,再失去1个电子时,第五电离能电离能与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P失去4个电子为3s1状态,第四电离能与第五电离能均失去3s能级电子,二者能量相差不大,故第五电离能C>Si>P,故C正确; D.均形成分子晶体,没有氢键存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故SiH4的沸点最高,CH4的沸点最低,故D错误, 故选: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鉴别下列几组物质,所用试剂与现象是: (1)苯、乙醇、CCl4,试剂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乙酸、乙醇、乙酸乙酯,试剂________________ , 现象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水;混溶的为乙醇,分层水在上层的是CCl4,水在下层的为苯 (2)石蕊试液;混合液变红的为乙酸,混溶不变色为乙醇,分层的为乙酸乙酯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丙烷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也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作为能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已知: (1) C3H8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 (2) C3H8在不足量的氧气里燃烧,生成CO和CO2以及气态水,将所有的产物通入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①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 a.体系中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d.C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T℃时,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发生反应并保持温度不变,   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 第5、6min时的数据是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后测得的。则第4-Smin之间,改变的条件____,第5-6min之间,改变的条件是____。 (3)一定温度下,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并发生反应。若容器容积恒定,10min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原来的7/8,则N2的转化率a(N2)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参考答案: 18. 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电解制碱技术是离子交换法,如图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 B.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 Cl2,便产生2 mol NaOH D.粗盐水中含Ca2+、Mg2+、Fe3+、SO42-等离子,精制时先加  Na2CO3溶液 (2)现有离子交换膜A和B将电解槽分为I、II、III三个区域(下图所示),在这种电解池中电解Na2SO4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钠、硫酸等物质。A为       离子交换膜、B为        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电极均为惰性电极。Na2SO4溶液应该在   区(填“I”、“II”、“III”)加入。通电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III区得到                 。当外电路总共通过30 mol电子时,生成的NaOH 960克,则电解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率为:           参考答案: (8分)(1)D(2分) (2)阳(1分)   阴(1分)  II (1分)  2H2O + 2e- === H2↑ + 2OH-(1分) H2SO4溶液、氧气(1分)  80%   略 19. (6分) [本题包括2小题,每位同学只需选做一小题。若两题都做,按第(1)小题计分。]  (1)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上述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步骤中,试剂A可以选用         ,试剂B选用          。 ②分离出Mg(OH)2后的溶液C中除NaCl外,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