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翌日(lì)     辚辚(lín)    焦炙(zhì)      俯瞰(kàn) B.穹顶(qióng)  拾级(shí)   皑皑(ái)      顷刻(qǐng) C.蔓延(màn)    霓裳(ní)    颠簸(diān)       打嗝(gé) D.沟壑(hè)   隧道(suí)    巉峻(chán)   目睹(dǔ)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偏僻    屹立    人情事故    富贵荣华 B.怠慢    嘱咐    雪夜弛马    垂珠联珑 C.家眷    羁绊    大彻大悟    翠羽流苏 D.严竣    恬静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直接骑回家等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 B.党的十九大结束之后,扬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动员全市上下、各条战线、各个方面开展学习宣讲活动。 C.由于扬州市首家24小时城市书房的正式投入使用,使持有扬州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的读者,可以刷卡步入书屋,享受不打烊的借阅服务。 D.“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不仅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核舟记》文末揭示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              )                 (2)欲穷其林(              ) (3)屋舍俨然(            )                 (4)老人引杨氏入山(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忘路之远近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太穴 B.以耕以蚕                            以其境过清 C.杨氏谢而从之                      潭西南而望 D.不可取食于人也                  生于忧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甲乙两文所写的农民生活的共同之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美的颜色 李良旭 ①“彭小强,你怎么学起画画了?”自习课上,我看到彭小强正在学画画,看得出,他才刚刚学画画,连简单的运笔、反差和对比、配色与留白,还没有入门,就已开始画人物脸部特征,我感到很吃惊。 ②彭小强喜欢写作,从三年级开始,他就开了个自己的博客,他经常将自己写的文章,还有自己刊登在一些少儿报刊上的童话、寓言、诗歌之类的文章帖在博客上。前几天我看他的博客点击量已有30多万,许多小读者还在上面留下了热情洋溢的话语。 ③我经常浏览他的博客,我常常为他的丰富的想象力、诙谐幽默的语言拍案叫绝。彭小强还被同学称为“小作家”。 ④没想到,他开始学画画了,这对他来说,一定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不过这样一来,他的精力够用吗? ⑤彭小强说:“我想像许文知一样,前些天,许文知在学校办了个画展,那个画展,引起了轰动。我觉得还是学画画好,我也想今后像许文知一样,办个画展,那多光彩!”说到这里,彭小强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⑥我听了,心里一震。许文知的父亲是一名画家,从小,他就教文知学画画,加上文知很有画画的天赋,所以进步很大。没想到,看了许文知的画展,竟让彭小强萌发了要像许文知一样学画画,甚至也想办个画展的想法。他这是只看到别人成功的表面,没有看到别人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放弃自己的长处,去学别人的长处,这不是有点本末倒置,缘木求鱼吗? ⑦想到这,我伏下身子,拿起桌上的画笔,在画纸上涂上赤橙黄绿青蓝紫几种颜色。我问彭小强:“你看这几种颜色,哪一种颜色最好看?” ⑧彭小强看了看,说:“我觉得每一种颜色都好看。” ⑨我笑道:“你说得很对,每一种颜色都好看,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角色和位置,在一幅画中,缺少了哪一种颜色,都会使这幅画逊色许多。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最美的颜色,就是自己的颜色!” ⑩“自己的颜色?”彭小强疑惑地望着我说。 ⑪“对,自己的颜色!”我的语气严肃了些,接着说道:“你看,我们班几十个同学,其实都有着自己的颜色,有的擅长短跑、有的擅长长跑、有的擅长唱歌、有的擅长跳舞……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颜色,这才构成了我们这个集体五彩斑斓的画面。如果让擅长短跑的同学去比赛唱歌,让擅长跳舞的同学去比赛长跑,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⑫彭小强静静地听着,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⑬几天后,我在彭小强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是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角色和位置,这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大千世界,这个芸芸众生…… ⑭我为彭小强找到自己的颜色而感到高兴。我仿佛看到彭小强这个自己的颜色,愈发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⑮小学毕业后,彭小强送给我一本他出版的第一本童话集。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彭小强写了这样一句话:李老师,感谢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颜色。 ⑯是的,人世间最美的颜色,永远是自己的颜色。不被外界缤纷的颜色迷住了双眼,找到自己的颜色,看清自己的颜色,永远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聪明! (有删改) 1.通读全文,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吃惊→(      )→(      )→(     )→高兴 2.理解第⑨段“最美的颜色,就是自己的颜色”这句话的含义。 3.文章第段⑫中彭小强为什么“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4.文章以“最美的颜色”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蒹葭》,完成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清晨露滴尚未完全消散的情景。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为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都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节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叹咏,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可望不可及的绝望情绪。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以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东西。 C.本诗是一首热情的恋歌,感情坦率明朗,表现主人公的无限情意。 D.这首诗描写秋景的语言凝练精妙,由“苍苍”到“萋萋”再到“采采”,写出了蒹葭色彩由暗到明、由模糊到清晰的变化过程。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演讲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课文片段在线】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写法分析】语段中的三个“你们……”构成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质问的语气,让读者感觉有一股强大的愤怒的力量直入心扉。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有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写作文。 要求:(1)600字以上;(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有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