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塞畔(pàn)                 尹(yǐn) B.一束(shù)                 卞(biàn) C.寂寞(jì)                    飞奔(bèn) D.装饰(shì)                 舵手(duò) 2、下列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苍芒             嘶哑             装饰             簇新 B.翡翠             眷属             沸腾             慰藉 C.高傲             绯红             荣光             隧洞 D.困乏             熄灭             喷薄             笑涡 3、下列句子是有关我国传统礼节——座次的表述,依据其内在关联组成语段,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称帝”之说; ②“堂”多用于举办活动,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 ③我国古代建筑格局通常为前堂后室。 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 ⑤“室”则用于居住,一般东西长,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A.③④②⑤① B.②④①⑤③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 C.“一带一路”将在非洲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D.许多内地教师心怀理想,奔赴新疆,开创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壮丽画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刘方平《月夜》中写出乡村春夜的清新活力,表达欣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旅夜书怀》中以壮阔之景反衬诗人孤寂、悲愤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 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又何间焉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师伐我   师出无名 B.肉食者鄙   鄙夷不屑 C.弗敢加也   强加于人 D.衣食所安   安贫乐道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政治情怀在两篇诗文中均有所体现,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选文 “民本”思想具体体现 “民本”思想解读 曹刿论战(节选)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此处对话,表明曹刿的军事思想以_______为基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句为“曲眼”,一针见血地指出_______(历史真谛),表达了作者_______(思想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单纯 ①“单纯”二字是我心中所能做出的对人的心灵境界的最高褒评。清澈、纯净即是美!朴实、坦诚即是美!拒绝了繁杂、混浊即是美!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 ②心灵的单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一种是超越的单纯。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人在童年时是天真的、纯粹的、梦幻的、艺术的。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正直、善良和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人在童年时期,敢于参天悟地,没边没沿地说些同无限相关、连后世哲人都不敢说的话。人类的童言和稚作就连后世的伟大哲学家、艺术家也极难比肩。 ③岁月像筛子,筛去了人最初的纯真和善良。人成熟了,身体扩展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猥琐,人格缩水了。童年时单纯的心灵宛如一粒花粉,却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拖走。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用生命中天然美好的元素和纯洁高尚的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就像一个单纯的仙女,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④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域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在丢失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能获得超越的单纯。古今中外精神上的圣人、哲人,他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但其心灵世界的核心始终是单纯的。他们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嚣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会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奋进。 ⑤单纯的心灵是精美的,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源自精美的单纯。蒙田苦思冥想创作了启示人类的“随笔”,弗洛伊德倾尽心血写出了探索心灵奥秘的皇家巨著,巴尔扎克夜以继日描绘了人间画卷,梵高饱蘸笔墨画出了含蓄多姿的向日葵,________________。这些当之无愧的珍宝都是单纯的心灵的结晶体。 ⑥清朗明亮如蓝天丽日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洋溢着浪漫气息;读来齿颊生香的唐诗宋词,或精辟犀利,或含情脉脉……这些都是绽放在单纯心灵上的五颜六色的百合。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在琐琐屑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里,我们通过艺术会晤那些单纯的心灵,可以走进不受世俗与物欲困扰的无拘无束的天地,获得精神上的幽静与清凉,心湖一片澄明。 ⑦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拥有单纯的心灵。 [链接材料一] 陶渊明是中国的头号乡村诗人,他带头开唱了乡村之歌,范成大、杨万里……都是追随他的。千百年来的中国田园之美,五柳先生居头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的诗是将人、事的曲折化入自然的典范。 [链接材料二] 我感到厌烦——我从孩提时代起,既有爱说“去做”又有爱说“别做”的两个自己,是他们让我在形形色色的“肯定”与“否定”中迷失自己。这两个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词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相反方向的风——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风帆。 (选自《我的绝妙坏诗》有改动)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2.你认为第三段的画线句是保留更好还是删去更好?请阐明理由。 3.结合[链接材料一],给本文第⑤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用[链接材料一]中涉及的诗派成员的例子),要求与上文语意连贯。 4.你有过失去单纯的经历吗?叙述经历并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抒写词人和朋友出游时突遇风雨的所感所思。 B.“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徐”字刻画出词人在风雨中高声吟咏、悠然行走的形象。 C.“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的喜悦。 D.整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内蕴丰富,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2.词中“风雨”隐喻什么?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请概括。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临近中考,你发现同桌有些精神恍惚,出于关心,你询问他原因。同桌告诉你由于快中考了,他心里非常烦躁紧张,又不想父母知道后担心,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50字左右)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要求:①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