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容器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举报
资源描述
智能电容器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 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自动化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凭借产品创新、响应速度及个性化服务,正逐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市场份额方面与国外厂商相比仍存在差距。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外资企业占据了自动化设备市场约70%的市场份额。 与国内企业相比,国外企业在技术、品牌及资金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在成本、服务及响应速度方面存在一定劣势,因此国外企业加快了本土化进程,通过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逐步缩小了成本、响应速度、服务等方面与国内企业的差距。 在非标自动化设备领域,研发设计需考虑客户的生产线、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等因素,并根据客户定制要求进行零部件、模块的选配和组合,因此对厂商的配套设计能力、项目执行经验、客户服务能力的要求较高。国外企业受上述能力的制约,在我国非标领域占比相对较低,而国内多数非标自动化设备制造商选择专注于一个或少数几个领域,在我国非标领域占有一定的份额。 二、 工业设备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一)低压电器行业 低压电器是指工作在交流电压小于1,000V、直流电压小于1,500V的电路中,根据外界的信号和要求,能手动或自动地接通、断开电路,以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和调节作用的元件或设备,以及利用电能来控制、保护和调节非电过程和非电装置的电气设备。 低压电器应用广泛,几乎渗透到所有用电领域,属弱周期性行业,但与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及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走势相关性较高。低压电器与用电关系紧密,各类低压电器主要应用于工厂、商场、住宅等工业用、商用及民用建筑中的配电系统、机床等各类工业设备的电控制部件以及电网的配套设施。因此低压电器是低压用电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用电的重要保证,在我国用电智能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从技术发展角度而言,我国低压电器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四代:目前第一代产品已经被国家强制停产,第二代产品的生产量越来越少,第三代产品是国内低压电器的主流产品,第四代产品目前已经在发达国家批量生产,但国内企业尚未具备规模生产的能力。国内不少企业正在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攻关,试制第四代产品。我国部分低压电器企业已经掌握了第三代产品的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正集中力量进行第四代产品的研发制造。目前已经研发出的第四代技术主要掌握在以施耐德、ABB、西门子为代表的第一类企业手中,该类企业同时掌握着第三代技术中的一些最新技术。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电网建设的重要方向,智能电网、智能成套设备、智能配电及智能控制系统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同时这一趋势也将加速我国低压电器产品升级换代以及低压电器市场的重新分割。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电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将推动更多的企业转向第三代低压电器的改进完善、第四代低压电器的研发。行业优秀企业正愈发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研发投入规模不断增长,坚持以科技创新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提升企业生产的精益化水平。 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风力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伴随智能电网建设、电力设施升级换代以及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市场对低压电器的需求将大大提升,低压电器产品也正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模块化、小型化方向快速发展。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 工业自动化属于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涵盖了机械、电气控制、传感器、信息管理等多领域跨学科的先进知识和前沿技术。通过对计算机、电子装备、控制理论等相关生产技术的综合运用,工业自动化可以实现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在无需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完成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进而实现对工业化生产全流程的检测、控制、调节和改进。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促进节能降耗。当前,工业自动化广泛用于电子行业、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和物流仓储等行业的仪器设备的自动化加工、检测与控制。 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特点主要包括:自动化水平很高,降低对人力操作的依靠;能够产生高水准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可以有效地保障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产品生产的一致性,提高企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能更好地适应规模化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使得生产成本下降。 三、 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自动化行业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7年,我国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7.43%。在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产业升级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自动化行业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自动化生产线需求量达到25,897条,而国内厂商产量仅为12,698条,较大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商占据,国内厂商依然无法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未来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核心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国内自动化设备行业仍将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四、 工业设备市场规模 (一)低压电器行业市场规模 电能大多通过低压电器配送或控制,低压电器市场发展与电力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以及全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长,低压电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2020年,我国低压电器市场规模862亿元,同比增长6.4%,从2016年到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3%。根据业内经验估算,在传统低压电器方面,每增加1万千瓦发电容量,约需要6万件低压电器元件相配套。根据国网发布的《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2021年发展承诺:电网投资4730亿元,同比增加125亿元。国家电网的大力投入对稳定电力行业低压电器产品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新型电力系统为低压电器带来增量市场,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有望逐步增大,用电量的高增长将进一步推动低压电器设备需求的增长,为低压电器带来增量市场。此外,低压电器还与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息息相关,行业增速也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由2011年的30.1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4.4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09%。稳定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保证了低压电器需求的稳定增长。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 作为制造业大国,随着我国劳动力价格的持续上涨,制造业的人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传统制造业的自动化升级需求显著,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从2016年到2020年,工业自动化的市场规模从1,421亿元增长至2,07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86%。随着未来我国自动化核心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202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达2,220亿元。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工业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提升工业自动化水平是我国制造业提高智能制造能力、加速实现工业4.0目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措施。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自动化行业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五、 工业节能产业链梳 工业节能设备主要包括工业动设备以及余热利用设备。其中工业动设备的节能以节能电机和压缩机为主,余热利用设备主要包括余热锅炉以及热泵等。工业节能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能耗较大的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制造业等行业。 十二五以来我国加大工业绿色发展,成果显著。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5-2021年中国累计消耗能源约683亿吨标煤,2021年能源消费52.4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煤炭消费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及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十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长12.5%,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15年间能源消耗年均增速显著放缓,分别为6.7%、3.8%和2.8%。 十四五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2021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节能目标:到202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降低13.5%。十二五、十三五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8%、16%,2021年下降5.6%。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6吨标准煤,与2010年的1.59吨标准煤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一。预计2022-2026年国内工业领域年节能量将超过2000万吨标准煤以上,较2019~2021年平均1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增长25%。 十四五时期,制造业用能需求将刚性增长,制造业能耗控制压力仍然较大。2020年制造业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5.6%,电力、采掘业分别占我国能源消耗的10.7%、5.3%。生活能源消费和交通运输业耗能分别占比12.9%和8.3%,其余12%的能源被建筑业、农业、餐饮住宿等行业所消耗。具体的子行业来说,钢铁、化工、建材、石化、电力、有色、煤炭、纺织等八大重点耗能行业的年耗电量占据了工业行业耗电量的80%以上。 从能源消耗的种类上来看,我国工业耗能主要包括三大类:煤炭、石油以及电力。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其中工业煤炭消费量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超过80%,工业耗电占我国用电总量超过70%,工业石油消耗量也达到了我国石油总消耗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年来,在国家工业节能的战略方针下,工业用电占比由2003年的73%下降到2020的67%,但工业煤炭消耗量仍然居高不下。 电力供需紧张或将成为常态,工业企业迫在眉睫的是实现自身的能耗优化和整体的转型升级。随着电力供需紧张,燃料成本居高不下,高频率的月度交易电价近期也创出新高,但是受限于20%的涨跌幅限制,难以更加有效调动发电厂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广东暂时取消现货交易天花板,希望通过价格波动区间更大的现货交易激发火电厂还可以调度的电量。2022夏季用电高峰受高温及干旱影响电力硬缺口彰显,未来源/网/荷/储投资力度预计会进一步加大以夯实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根据中电联预测,今年除川渝外,贵州/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用电紧张,明后年河南/湖北也有较大压力。随全球极端天气情况频发和冬季到来,供热需求有望继续提升,能源紧张可能继续发酵。 根据2022年6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大力提升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推进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改造升级;重点领域能效提升绿色升级,主要指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进跨产业跨领域耦合提效协同升级;2)持续提升用能设备系统能效:围绕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通用用能设备,持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加大高效用能设备应用力度,开展存量用能设备节能改造。3)统筹提升企业园区综合能效:推动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强全链条、全维度、全过程用能管理,协同推进大中小企业节能提效,系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综合能效水平;4)有序推进工业用能低碳转型:加强用能供需双向互动,统筹用好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品种,积极构建电、热、冷、气等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能结构。5)积极推动数字能效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工业能效提升的赋能作用,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绿色化转型;6)持续夯实节能提效产业基础:着力提升节能技术装备产品供给水平,大力发展节能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