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荣祥花园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荣祥花园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目ks5u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人们规定的数,没有单位   C.H2的摩尔质量等于6.02×1023个H2的质量之和   D.标准状况下,H2的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 参考答案: D 略 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mol NH2-含有10NA个电子       B.32g CH4中含有2NA个C—H键       C.5.3g Na2CO3溶于100mL水,溶液中Na +的浓度为0.1mol/L       D.1mol 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参考答案: A 略 3.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C.某溶液有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某溶液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参考答案: C 略 4. 金属元素(前18号)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应位置如右图所示,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丁<戊   甲 乙   丙 丁 戊 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参考答案: C 略 5. 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元素周期表原有的主、副族符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在第2列     B.第2~12列元素全为金属,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C.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3RO4       D.115号元素在第13列,为金属元素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三氧化硫通入水中制硫酸         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C.分离水和四氯化碳               D.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 参考答案: 略 7. 常温下能在浓HNO3中溶解的金属是(  ) A.Al B.Ag C.Fe D.Pt 参考答案: B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常温下,Al、Fe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除了Al、Fe外,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Pt之前的金属都能和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常温下,Al、Fe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所以Fe、Al不能完全溶解;除了Al、Fe外,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Pt之前的金属都能和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Ag能溶于浓硝酸,Pt不溶于浓硝酸,故选B. 8.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且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 B.每1 mol 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Co2+时转移2 mol e- C.FeCl3溶液能使淀粉- KI试纸变蓝 D.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o2+氧化成Co2O3 参考答案: C 9. 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各项中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①电子总数 ②原子总数 ③分子总数 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 A.只有④⑤                                     B.只有②⑤ C.只有①②③⑤                              D.只有①②⑤ 参考答案: D 略 10. 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     )                                                 A.0.1mol         B.0.5mol      C.0.15mol        D.0.25mol 参考答案: 略 11.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镁粉与稀盐酸反应 B. 甲烷燃烧 C. 碳酸钙受热分解 D. 中和反应 参考答案: C 【详解】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A.镁粉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甲烷燃烧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碳酸钙受热分解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 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答题时还需要明确物理变化中的放热或吸热不能归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13. 下列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 A AlCl3 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Al(OH)3 能溶于强碱溶液 B 铝、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  铝比镁更活泼 C 铝箔用酒精灯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铝单质熔点高 D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固体加稀HCl溶解,再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反应后固体中不含+3价的铁   参考答案: A A、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溶解,说明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A正确;B、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据此比较镁铝的活泼性,B错误;C、加热时铝表面生成了一层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高,因此不会滴落,C错误;D、反应中铁过量,生成的铁离子被铁还原为亚铁离子,因此再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D错误,答案选A。 14.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 参考答案: D 略 15.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g)+O2(g)?2SO3(g)的速率如下,其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SO2)=4 mol·L-1·min-1    B.v(O2)=2 mol·L-1·min-1 C.v(SO3)=6 mol·L-1·min-1    D.v(O2)=1 mol·L-1·min-1 参考答案: C 【点睛】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注意换算时单位的统一。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6分)某学生想在实验室中准确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          mL;应称量NaCl固体质量       g; (2)容量瓶上标有以下6项中的哪些项 (         )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⑥酸式和碱式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用一次)                 A、用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Cl固体质量,转移至烧杯中,再加入一定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溶解完全的NaCl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到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配制溶液时,若仪器、药品存在问题,特别是操作不当,都会使所配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偏高或偏低。试分析下列变化并填写:(填“偏低”、“偏高”或“不变” ) ①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中,溶液浓度                。 ②加水定容超过刻度线,又将多余的水吸出,则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 ③溶解时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立即定容,则溶液浓度     。 ④定容时仰视,则所配溶液浓度                。 参考答案: (1) 1000 mL;117.0 g ; (2)A      (3)BCAFED (4)偏低、偏低、偏高、偏低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铜 ④蔗糖 ⑤冰醋酸 ⑥KNO3溶液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参考答案: 略 18. 某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0.5 mol A完全燃烧时,得到1.5 mol 水和67.2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在加入Fe粉后,A与液溴反应生成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A与H2反应生成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略 19.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B、C同周期,A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大的;B、D同主族.已知D元素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C元素的单质可以从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B元素的单质. (1)A元素名称是         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A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写出C元素的单质从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B元素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能否说明C元素的非金属性比B强?        (填“能”“否”) (4)BD2和C2的水溶液均具有漂白性,二者的漂白原理     .(填“相同”或“不同”) (5)B元素的单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与O2发生一系列反应: B(s)+O2(g)═BO2(g)△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