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大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蘸酒(zhàn)   咸享(hēng)   颓唐(tú) B.舀出(yǎo)     笔砚(yàn)     羼水(chàn) C.哄笑(hǒng)   蒲包(pú)       拭擦(shì) D.门槛(kǎi)     木屑(xiè)     阔绰(chuò) 2、阅读下面诗歌节选,对汉字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xūn)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wō)行摸索;我是干瘪(bié)的稻穗(shuì);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摊上的驳船/把纤(qiàn)绳深深/勒进你的肩博;——祖国啊! A.字形有两个错误,注音有两个错误。 B.字形有三个错误,注音有一个错误。 C.字形有四个错误,注音有三个错误。 D.字形有一个错误,注音有四个错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我们不应是过度狂热的追求完美无瑕,以至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甚至到了厌世的境地。 B.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美丽的景色实在引人入胜,游人们不由得陶醉其中。 C.他对答如流的态度是那么的胸无成竹,那十拿九稳的神情,真是让我无地自容,暗暗发窘。 D.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之后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提出问题,就算得上是深度阅读。 B.这起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六千万元以上。 C.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凝结着中华各族儿女对伟大祖国诚挚的热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生不息。 D.随着北斗走向全球,这项中国技术在助力全球互联互通方面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赞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⑴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⑵兴,百姓苦;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⑶其真无马耶?______________ 。(韩愈《马说》) ⑷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⑸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⑹____________,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⑺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⑻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雪》) ⑼____________,是跳舞,是音乐,是诗!(郭沫若《雷电颂》) ⑽____________,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仓鹰击于殿上 (2)长跪而谢之曰 (3)闻寡人之耳者 2.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严正立场和凛然正气。 B.(甲)文情节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 C.(乙)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人物形象生动。 D.(乙)文末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甲)(乙)两文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邹忌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结果分别如何?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②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③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④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⑤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 2.“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在选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3.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孔乙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4.文末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后面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词中所用写作手法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狗,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C.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生动的刻画出主人公的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 D.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2.下列对文章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是写作者非常在意自己的衰老,慨叹报国无门。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以冯唐自比,期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C.词的上阕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下阕抒写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襟抱负。 D.该词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描写以及抵御外族侵略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一种清新雅致的风格,具有一种婉约之美。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仿照画线句的写法,将诗句补充完整,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句和谐一致。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培根在《谈读书》提道:“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两句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鲜明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使用其中任意一种论证方法写一个片段,谈一谈你对读书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