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面加点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砚冰(yàn)       耄老(mào)   嗜学(shì)   俟其欣悦(sì) B.硕师(shuò)   裘葛(qiú)   逾约(yú)     既加冠(guān) C.皲裂(jūn)     叱咄(duō)   冻馁(něi)   负箧曳屣(qiè xǐ) D.媵人(yǐng)   容臭(chòu) 为贽(zhì) 以衾拥覆(qī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咆哮     捣蛋     雕粱画栋     咬牙跺脚 B.雕塑     凝视     另请高明     骂骂咧咧 C.囫囵     伺侯     无可奈何     喃喃自语 D.半响     积蓄     喜出望外     另请高明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优雅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B.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桠,随风轻轻地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子。 C.这场球赛十分精彩,台下观众个个袖手旁观,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 D.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八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经典诗文默写    (1)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2)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9)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①得钱,则市盐酪径归,尽则更出。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遗一衲袍,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②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闭。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③,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④如此,是大可笑。适⑤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节选自宋·郭彖《睽车志》,有改动) 【注】①丐:乞讨。②褐:粗布衣服。③营营:内心不安。④方寸:内心。⑤适:恰巧。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蹴尔而与之(      )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③尽则更出(      ) ④因市一锁(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弗得则死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B.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C.或衣以出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D.忽自悟以一袍故     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自 得 袍 之 后 不 衣 而 出 则 心 系 念 4.翻译下列句子。 (1)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5.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朗读下面句子时,加点词该用什么语气?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2)对于他人的给予,【甲】【乙】两文中的“乞人”最终都选择了拒绝,这样的选择分别反映了他们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议论文阅读。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诫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庸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悖。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指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有删改)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两段都用了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学生__________ 3.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4.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 5.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 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 C.选文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明末诗人夏完淳的《别云间》,完成小题。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本诗从体裁上属于五言______诗,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尾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表明了诗人什么样的心迹?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根据下面材料,给“无现金社会”下个定义。 2017年,“无现金社会”成为一个热词,微信、支付宝正逐渐成为大家的“皮夹子”,支付宝甚至喊出了5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的口号。无现金支付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或提法,在信用卡推出之际实际上就隐含着不用现金支付结算的意思,而随着手机支付、电子钱包、快捷支付等电子支付领域的创新,无现金社会的概念更加凸显出来。届时,无现金支付将成为社会的主流支付方式。 七、作文(共40分)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成功运用外貌(肖像)描写,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请运用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描写一个人。(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